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2019-06-24 17:40于晓洁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文本素养思维

于晓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课堂教学不仅要强化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要加强学生思维的发展、审美与创造力的培育,以及文化的理解与传承。这恰恰是语文核心学科素养的基本内容。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导向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怎样的路径开展就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学者所普遍研究的课题。

文章针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从如何合理选择教学文本,加强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如何深入分析教学文本,培育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力,如何围绕教学文本加以拓展,确保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如何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开阔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视野四个方面,建立起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新路径,以期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启发。

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

所谓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学生语言的构建和运用,二是思维的发展和提升,三是审美的鉴赏和创造,四是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这四个方面,包括了能力、思维、意识、创造力,是学生在学习中应该着重加强的领域。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新路径

1.合理选择教学文本,加强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导向下,教师必须将合理选择教学文本、加强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摆在首位,因为这是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语言材料的关键所在,也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要针对本文的核心内容,通过网络搜集、整理相应的教学材料,并制作出适合本班学生学情的教学文本;其次,要针对本课所要掌握的生字、生词进行讲述,让学生能够理解到“昔日、混乱、废墟、瓦砾、疾步、绝望、混乱不堪”等字词的含义;之后,要针对已经选择的教学文本,通过向学生明确本文的内容结构,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文本内容主要讲的是什么;最后,引导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教学文本所要讲述的具体内容,其间,还要引导学生将本课所学习、掌握的生字、新词用于文本内容的表达之中,确保学生能够提高在语言构建与运用方面的能力。

2.深入分析教学文本,培育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与创造力。在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教学文本的主线之后,教师要针对教学文本与学生共同深入地进行分析工作。在这一工作中,主要针对故事情节进行具体的讲述,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解读与分析文本中思考,引导学生感受到教学文本之中所体现出的内在美,并且指导学生以创造性思维来表达出教学文本最终的结局,进而培育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与创造力。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深入分析文本应包括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父亲在地震中救人的环节,第二部分是父亲在救人的过程中不懈的坚持,第三部分是父亲在救人时面对生存机会渺茫时的心境,第四部分是父亲与孩子的团聚。学生充分理解了文本的以上四个部分之后,内心必然会受到极大程度的冲击,必然会被父亲的坚持所震撼,由此感受到文本之中父爱的伟大,也会体会到父爱的“奉献美”。学生进行文本的深入分析之后,他们也能够体会到文本信息中独特的语言美。最后,则是要针对教学文本的分析,让学生试着想象在经历过这场浩劫之后,父子二人未来的生活是怎样的,让学生为这一故事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最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围绕教学文本加以拓展,确保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合理选择教学文本,并深入分析教学文本之后,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和运用新字和新词,同時还能明确教学文本的主线与故事情节,感受到教学文本的核心思想。在此基础之上,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围绕教学文本进行相关的知识拓展,助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在开展《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结合“地震”这一文本题材,通过互联网广泛地收集相关的图片、视频以及文字材料,并且将这些材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分类,用于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拓展。另外,教师还要针对所收集、整理好的所有材料进行深刻的分析,了解学生在观看这些材料后的内心想法,进而制订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方案。在课上教学文本的拓展中,教师要将收集、整理、归纳好的教学材料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听取学生的内心想法。针对学生所表达出的内心想法,教师要从学生能够接受的角度加以引导,进而确保学生在分析教学文本主线时能够保持理性、客观的态度。同时,在分析每一个故事情节、文本结构的过程中,能够以标准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独特的思维。

4.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开阔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视野。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新路径中,最后一部分则应是民族文化的弘扬,引导学生能够以开阔的视野理解并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实现学生文化素养的全面提高。在《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必须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结合我国传统文化中“孝悌”方面的内容,将本课的知识进行补充,让学生认识到父亲为什么可以为孩子付出一切,而孩子长大以后要以怎样的心态和行为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在课上,教师要将这些优秀民族文化内容向学生展示出来,引导学生意识到我国传统文化中父亲的责任与担当,并且在自己长大以后,父亲的责任与担当就会转移到自己身上。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善待子女这一传统民族文化也会在自己身上得以传承,自己也会成长为责任意识强、义务观念重、勇于担当的人。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使学生的素养得到了提升,同时也接受了德育教育,学生理解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观念也逐渐形成,进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实现了学生知识与技能、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导向下,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新路径是一项极为系统而又庞大的工程。它并不是单纯地将某一个方面做好就能在学生语言的构建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方面产生明显的效果。它需要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学者从多个角度不断地深入研究与探索,并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有效调整方可实现。本文所提出的研究观点,势必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还需要广大教师、学者能够积极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确保小学语文教学能够让学生真正地学习好语文学科。

作者简介:安徽省阜阳市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小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文本素养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