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景
新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不断改进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强化语文素养。然而从当前语文教学实际看,仍有较多问题存在,表现为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教学质量不高等,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这就要求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打造智慧课堂,改进教学效果。本研究对智慧课堂做简单介绍,从教学准备、教学活动以及教学反思等视角分析如何构建智慧课堂,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一、引言
智慧课堂是近年来各学科教学中倡导的一种课堂模式,主张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效果逐步改进。尽管大多教师对智慧课堂构建提出较多要求,但实际开展教学活动中因教学方法缺失、教学评价模式不合理等,致使教学有效性难以保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语文智慧课堂构建中需考虑的主要问题。因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构建相关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智慧课堂的基本概述
关于智慧课堂,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并未对其概念做具体界定,从大多研究理论看,认为智慧课堂构建中,应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进行个性化、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营造。也有研究认为,智慧课堂的构建,应做到传统教学手段与新兴技术手段融合,如微课引入等,在帮助打造高效课堂方面可發挥重要作用。综合来看,智慧课堂的内涵实质为通过教学手段创新,营造适宜学生学习的环境氛围,推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三、基于智慧课堂构建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
尽管近年来大多教师在智慧课堂构建、教学有效性方面给予足够重视,但实际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仍较多,表现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方法滞后等,要求采取有效的教学改进策略。具体教学中可采取的策略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准备阶段有效策略
教学准备阶段,在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方面,要求从教师自身、了解学生与理解教材内容等方面着手。首先,教师层面。据新课改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在备课理念上做转型,对自己的角色形象重新塑造,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为主导,而教育工作者的功能在于辅助、引导和讲解。备课前,教育工作者针对内容设立明确目标,及时挖掘个人准备缺陷及问题点,在准备的过程中通过多方查证以完善个人能力及素养,从而有针对性地设定目标导向,提前预备课程所需物料道具,以达到激发学生自学兴趣的目的。其次,在学生方面。教师需充分了解学生性格特点,如部分学生对文字语言知识兴趣较差,课堂参与度不高,课堂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教学指导。最后,在教材内容方面。课本是教师工作的依托,是内容学习的支撑点,而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深刻透彻地理解课本材料的内容,而在语文的教育过程中又不能过于局限于现有教材,应以教材为理论点,针对语文教育内容而进行深度分析,从而学习更多的、教材外的知识。这便对教师的备课内容增加了深度,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在透彻理解教学内容的同时,针对内容中的关键点加以分析并结合,准备好合适的辅助教学读物,以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活动过程有效策略
实际开展教学活动中,应在教学策略上不断完善,可考虑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如微课模式引入,将抽象的语文知识内容利用视频形式呈现,这与小学生活泼好动且好奇心较强的性格特点吻合,能集中学生注意力,保证教效果。以《元宵节》课程为例,教学活动中可利用微课将元宵节的活动呈现出来,包括放鞭炮、看灯会、吃团圆饭等,学生很容易通过观看视频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加深对文章知识内容的理解。教学方法创新中,也可考虑引入情境教学法,如设置具体的情境,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悟其中的知识内容,加深理解。以《大地的话》为例,由学生扮演小草、游鱼、飞鸟等角色,作为大地的代言人,替大地说心里话,学生参与度较高,知识学习更加容易。此外,教学活动中,也可考虑引入其他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问题情境等,这些方法的应用,对改善课堂环境氛围均有重要作用,可推动智慧课堂的构建。
(三)教学反思阶段有效策略
除上述教学改进措施外,也要求在教学反思阶段引入有效的策略。该阶段首先要求教师做好自我反思,如对课堂中学生学习情况总结,并阶段性地对学生成绩作业进行分析,保证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另外,教学反思过程中还需将学生评价作为重点,这种学生评价可采取多种创新方式,如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等,应注意改变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模式,在评价中应选取多个指标,包括学生参与积极性、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协作表现以及其他如作业成绩等。评价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改变以往刻板严肃的形象,在语言选择上注意以激励性评价为主,确保学生通过评价获得积极体验。通过教学反思阶段的教师总结与学生评价,在帮助打造智慧课堂方面更能产生积极意义。
四、结语
智慧课堂构建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目标。在进行智慧课堂构建中,应正确认识智慧课堂的基本内涵,立足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从教学准备阶段、教学活动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过程提高教学有效性,从而保证学生综合素养得到培养。
【作者单位: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