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学文 范德君
[摘 要]关于小学生的德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专业的思品课中。教师要利用好语文教学这个平台,课前要率先融入文本,从中提炼出德育的精华;教学中要创设催人动情的情境,增强学生吸收德育营养的急迫性;教学后要及时点评,促使学生将对道德的感知逐渐沉淀为自己人生观的基石。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5-0032-01
语文课堂不仅仅是传授语文知识的场所,同时还是情感教育的最佳平台。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德育的基本渗透方式就是情感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可见,只有把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语文教学才能获得成功。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渗透德育呢?
一、教师要率先融入文本,精心提煉出德育精华
常言道:教育者先受教育。要想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就要率先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率先把自己的思绪融入文本中,率先让自己进入角色情感中。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广采博览,把自己在细研教材过程中产生的情感转化为教学激情。有了激情还不够,还要选准动情点,理清煽情的思路。按照心理学中的情感转移原理,沿着“入情—动情—析情—移情”的路数组织教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如在教学《大江保卫战》一课时,在细研文本中,我的思绪从让人恐惧的肆虐的洪水,飘到了解放军战士誓死保卫大堤的誓言上,再到战士们用雨水、汗水、血水筑起的坚定信心上。透过“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的战斗场面,我找到了教学的抓手:祖国是信心,解放军是靠山。我把这些场景作为引领学生思维的动情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催人动情的情境,增强学生吸收德育营养的急迫性,加速德育渗透速度
李吉林老师说过:“情感为纽带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的情感随着课文情感的起伏而推进、延续。课堂教学因为有了情感纽带的牵动、维系,变得更富诱惑力。”教师在教学中只要充分利用好情感因素,使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要恰如其分地发挥录音、图片、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述、动作演示等教学手段的作用,创设情境氛围,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
如教学《大江保卫战》一课时,我播放了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的部分视频。那疯狂地撕咬着千里大堤的洪水,那天连水、水连天的场景,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洪水现场,引起了学生对自然界威力的深刻感知。接着,视频里出现了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的战斗场面。学生们随着视频画面发出阵阵的惊讶和赞叹声。再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伴随着凄凉的哀乐,我把学生带进了首都人民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庄严、肃穆、催人泪下的动人情境中。通过我饱含深情的讲述,学生对周总理的敬佩之情、怀念之意油然而生。
三、及时点评,促使学生将对道德的感知逐渐沉淀为自己人生观的基石
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情感、体验都会随着教师的点拨、引导而发生变化,学生的心灵也会在教师激情的诱发下产生冲动。教师只要适时、科学的对文本内容进行概括、归纳、演绎,从中提炼出德育观点,就能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为学生的人生观树起标杆。我的基本做法:一是针对小学生阅历浅,人生观、价值观可塑性强的特点,有目的地从人生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进行渗透,如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团结互助,爱父母、爱学校、爱老师等,带领学生建立起人生初始的德育基石。二是通过及时点评,让学生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然后迁移成对于德育的基本认同,并逐步建立起同质性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我在教学《灰椋鸟》一文时,反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看到哪里鸟最多?”学生不假思索地说:“我们村头的树林里。”我又问:“鸟为什么喜欢树林?”学生答:“树林里没有人类打扰,又有虫子吃,还可以搭建小鸟自己的家。”我点评道:“爱护自然是我们人类应尽的责任,我们从小就要为人类这个共同的家园做自己该做的事。”一问一答一点评,巧妙地把爱护自然的思想渗透到了文本教学中。三是拓展想象,升华情感。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把作者所描绘的书面文字在头脑中还原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从而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领悟出作者的情感。如在教学《大江保卫战》时,我从解放军战士不怕牺牲,爱国爱民的精神风貌说起,提示学生自己去描绘大江保卫战的场景。学生概括道:“洪水无情人有情,飘扬的军旗、沾满了泥水的迷彩服就是人民的守护神,五星红旗彰显的是人民战胜艰难困苦的信心。”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情感教育,以情促教,真正做到:传为人之道,授处世之业,解人生之惑,于有意无形中点盏前行的明灯。心动、情动,才能行动,才能让学生从心里真正喜欢上语文。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