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在文本细读中渗透德育

2019-06-24 06:26陈丽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9年5期
关键词:詹天佑词句落日

陈丽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展开文本细读的时候将德育内容渗透进去,以促使学生全面进步。当学生在分析人物时感受到高尚的人格,在剖析字词时体会到积极的情感,在梳理情节时体会到进取之心,在感受环境时看到淡然的心境,他们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情感的提升。

[关键词]文本细读;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5-0011-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课程中要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并培养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文本细读的机会,指导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同时深挖作品中的思想和内涵,促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进而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

一、分析形象,塑造高尚人格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典型的人物形象,对于学生来说有很强的感染力。我在指导学生阅读作品的过程中,便鼓励他们分析并感受这些人物形象,说说从这些人物身上能体会到怎样的思想和情感,这些人物形象对于自己的人生有什么启迪。

苏教版《詹天佑》一文展现了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形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詹天佑的高尚情怀,我鼓励他们从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这两个方面入手展开分析,尝试全方位地感受詹天佑的人物形象。我首先鼓励学生在文章中找出描写詹天佑行为、动作、心理活动的句子,并说说从中能感受到什么。有学生说:“‘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这个句子说明詹天佑不辞辛劳,一直都奋斗在第一线。”“他为何要如此努力工作呢?”“因为他不想让外国人嘲笑,所以一定要造出自己的铁路。”“还有没有展现詹天佑形象的语言描写呢?”“‘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这是詹天佑的话,也展现出他工作十分努力。”我又鼓励学生从侧面入手感悟詹天佑的人物形象:“那么,文章中有没有提到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造铁路这个问题的呢?”“外国人轻蔑地认为能造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可是,詹天佑却成功了,这说明什么呢?”“詹天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的国力,这也是詹天佑爱国行为的体现。”在分析中,学生对于詹天佑的爱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鼓励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使学生从人物的身上得到启发,从而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学生在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也能逐步展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剖析词句,丰富积极情感

在展开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必然少不了要指导学生剖析文章的词句。作者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往往会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文章的词句中。教学时,教师如果能引领学生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分析,则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领悟文章的主旨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这样他们自然而然的就能得到启迪。

苏教版《草原》一文展现了少数民族同胞和汉族人民和睦相处的场景。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尝试剖析其中的词句,感受其中的情感。如让学生分析:“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这里为何用“洒脱”来形容开车呢?学生认为:“因为怎么开都可以。”“生活在这样的地方,人的心境是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呢?”学生认为:“因为草原十分辽阔,在城市里会堵车,但是在草原上不会,所以很洒脱。一直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人或许也会变得十分洒脱。”“那么文章中如何描写草原儿女呢?他们的身上能否让你看到洒脱呢?”学生提出:“‘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等句子都展现出草原儿女的洒脱。”

我还鼓励学生在尝试创作的过程中思考如何能在词句中融入自己的情感。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提高语言建构和应用能力,更能让学生的思维变得细腻,在读写中能够更敏感地体会到作品中的情感,并在生活中也能用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去面对人生。

三、梳理情节,懂得向上进取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作品都有较强的故事性和情节性。在教学时,我常常引导学生梳理文章中的情节,尝试在分析文章脉络的基础上把握人物的情感。这样,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就会更为深刻,就能更好地感受人物形象。

在学习苏教版《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的感受更为深刻,我鼓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体会人物的情感,并想想从老人身上能体会到怎样的品格。在学生尝试表演的过程中,我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参与到情节梳理中:“作者原本写的是爬山的情形,那么为何情节会突然一变,注意到了老人的形象呢?”“因为老人与众不同。别人都气喘吁吁的,但是老人却很轻松,这引起了‘我的注意,想要探究老人为何会如此。”“情节又是如何发展的呢?‘我是否探究到了老人的秘密呢?”“作者没有继续描写登山的情况,而是转而描写‘我和老人之间的对话。在这里,‘我了解了老人的心态,感受到了老人身上积极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从文章的情节发展中,大家能得到什么启迪呢?”学生有所感悟:“做同一件事情,你的心态不同,感受也会不同。作者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一点,从老人的身上得到了启发,感受到了积极的心态对于人的影响。”

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能形成更强的代入感,同时也能更积极地整理文章的情节,对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会有更加深刻的体悟和感受。我鼓励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是作品中的人物,该如何抉择。这能把德育思想渗透到教学中,促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在面临抉择时也能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面对。

四、品味环境,保持淡然心境

环境描写也是作品中常见的描写手法,但是不少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常常会忽视这些内容。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作品中的环境描写,感受唯美的自然环境,并体会淡然的心境。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自然之美,更能让学生的心境变得恬然。

在学习苏教版《三亚落日》时,我鼓励学生尝试分析文章中的环境描写,并且说说从这样的环境描写中能感受到怎样的心态。我给学生播放了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看到了三亚落日的壮美景象,同时也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展开诵读活动,去体会三亚的落日之美。在学生的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后,我又鼓励他们尝试说说文章中哪些词句最好地展现了三亚落日之美。有学生提出:“文章中有几句比喻句,很形象地展现了三亚落日的美。”“那么,具体是哪些内容呢?”“‘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给人俏皮的感觉,‘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体现了落日的形貌,‘最后像跳水员那样展现出最后的状态。”“看到这样的景物,你的内心又有怎样的感受呢?”“我觉得自己似乎也和天地融为一体了,我感受着落日的恢宏和壮观,感受着海天一色的景象。”“这样的景色能让你的心情变得怎样呢?你觉得作者在欣赏落日时,心态有怎样的变化呢?”“一开始有一些激动的感觉,因为终于看见太阳了。渐渐地可能被景色所感染,沉浸其中,内心也变得平静恬然,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纯美。”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品味作品中的环境,我还会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给他们展示一些多媒体课件,播放一些和文章情境相互呼应的音乐。这样能让学生更有感触,从而更好地体会到作者的心境。

正如新课标提出的那样,在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则正好能起到这样的作用,能促使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諧发展。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詹天佑词句落日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简介
大漠落日
落日
多喝水
32项工程喜获第十一届詹天佑奖
AECOM荣获第十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