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红
STEAM教育强调技术教育手段应用,并提倡跨学科拓展教育范围,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小学科学教育是促进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有效路径,为了优化学科教学效果,构建有效课堂,我们将STEAM教育理念应用到该学科教学活动中,旨在为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提供助力。
小学科学课程作为具备综合性特点的自然学科,在学科内容和内涵上与自然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领域都有密切联系,因此引入STEAM教育理念,对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具有积极意义。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我们当前的需要做到就是结合实际教学需求,做好课程教学资源整合,强化对学生的引导,创设STEAM教育教学情境,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为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实现提供支撑。
一、课程资源整合,创设STEAM教育下的科学教学情境
优化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效果是目前各学科教师应该重视和承担的教学任务。因此,我们在指导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也要结合该学科实用性、综合性的特点,切实融入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跨学科知识素材,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有效课堂。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利于学生主动构建科学学科知识和跨领域知识的关系,获得多元思维发展可能性。如教科版小学科学《阳光下的影子》,笔者在指导这部分知识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引导学生实地观察,让学生在校园中借助参照物计算太阳的高度、确定其位置。我用平臂叠拳法测量太阳的高度,并鼓励学生模仿,然后记录数据。通过这节课的实践活动,学生对“影子”有了深刻认识,之后我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合作探讨,并布置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学生结合问题内容展开探讨,课堂教学氛围十分热烈。这节课的实践操作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了数学知识,测量和计算都体现了数学的工具性和实用性。
二、优化教学引导,提升STEAM教育下的科学教学品质
STEAM教育理念强调学科的横向联系,促进学科知识之间的有效融合。以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基础知识水平来说,我们在组织学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必要指导,切实实现教学资源优化和教学策略调整,以提升课堂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案例分析、集体讨论、实地观察、实验操作、课堂辩论、社会调查、报告撰写等,都属于综合实践教法运用,我们在具体的应用环节,要立足教学内容和目标做好筛选。如教科版小学科学《土壤中有什么》的课时教学中,我课前为学生布置观察土壤的学习任务,然后在课堂教学开端引导学生展示课前观察结果,在提问过程中,有的学生就说:“我看到土壤中有草根、落叶、蚯蚓、沙子……”还有学生说:“土壤中还有很多垃圾,比如塑料袋、饮料瓶子以及玻璃渣子等。”还有学生说:“老师我在课外书中看到,土壤中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钙、铁、锌、钾等,但是我们肉眼很难观察到,因此常常被我们忽视。”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环节,发现了很多平时没有关注到的现象,增加了学生对土壤的熟悉程度,地理、气候、自然科学、社会学等,都成为学生认知构建点。
三、利用模拟实验,创新STEAM教育下的科学教学目标
小学科学课程以实践操作环节为支撑,在STEAM教育理念下,我经常利用课堂上实践操作环节,并做好课外延伸,引导学生体验科学知识的趣味性,感受科学魅力。在组织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活动的时候,就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操作,之后创新学科教学目标,实现多元教学,构建有效课堂。如教科版小学科学《河流对土地的作用》学习时,我为学生设计操作实验,要求学生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材料,开展分组实验活动,合作演示河流冲击土壤的场景,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很快建立合作关系,结合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找到的塑料瓶子、小铲子、报纸、尺子、接水桶、沙子等素材,模拟河流运动,将土壤冲击成小平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和讨论工作,并在实验操作结束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展示,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建立竞争意识。很多小组在成果展示环节都表现得比较出色,如有的小组学生就说出了土壤和泥沙被冲击后会呈现出不同景观,并分析了原因。我对这组学生提出表扬,给出肯定性的教学评价。此外,我还利用图片,为学生展现冲积扇、河流峡谷等景观,展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渗透美育目标,实现跨学科教学。
四、结语
综上所述,STEAM教育理念,对技术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给予很大肯定,提倡学科联系构建,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对学科教学活动开展策略的创新思考。STEAM概念下,我们想要构建高质量的小学科学课堂,就要致力于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树立学科融合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探索创新教育理念,鼓励学生探索和创造,促进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小學科学教学活动中STEAM教育理念的有效应用路径,希望本研究观点可供相关教育工作者参考。
【作者单位:绍兴市柯桥区柯桥小学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