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长勋 胡建平 朱星考 毛可荣
(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浙江庆元323800)
L135属于低温弱抗性香菇(Lentinula edodes)品种,因其菇型圆正,较易形成花菇(图1),对于栽培花菇的菇农来说,是花菇栽培的首选品种。但是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菇农移民下乡造成栽培地海拔变低(500 m以下)、种植规模变大造成菇棚连片通风性能变差、遮阳网取代天然遮阳物以及菇农菇棚选址和降温措施不当[1],造成栽培L135出现烂棒、小菇、畸形菇等问题,严重影响菇农收益。笔者根据几十年的香菇技术推广经验,结合实地走访调研,总结出了L135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供广大菇农和技术服务人员参考。
图1 香菇L135子实体
在菌棒进棚前,先修整外棚遮阳设施,“人”字形棚顶裸露处应用芒萁、芒草、杉树枝叶等遮阳,较薄处应及时加厚。用水降温的菇棚其回流热水一定要排放到连片菇棚的外围。有条件的可在“人”字形棚顶1 m高处加建外遮阳棚,搭建时可将外遮阳棚设为2层,2层间距高50 cm,将菇棚四周下垂的遮阳网固定在第2层,顶层到第2层之间可在四周采用裙式垂挂约50 cm的遮阳网,以可摆动的为佳,利于通风、散热,如在“人”字形棚顶外再采用喷水设施进行喷水降温,效果更佳。
菇棚内外水沟需及时疏通,保持水沟顺畅干净。连片菇棚一定要留出散热、通风区域,条件允许的在四周及道路两侧种上白杨树(该树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在华东地区3月份发芽,1个月内能长满树叶,到11月份20 d内能落完树叶,目前是最好的遮阳树种)。棚内菇架应修整固定牢固,有条件的可在菇棚内挖沟,引入“跑马水”,更能起到降温、增加棚内氧气的作用。
不管是在发菌棚培菌还是在出菇棚过道培菌,使用前都要将上年度废弃的菌棒、各类杂物清理,并将地面全面打扫干净,洒上薄薄一层新鲜石灰粉,菇架先喷洒石灰水,3~5 d后再喷低毒农药,并疏通通风道,以降低病虫基数。
香菇菌丝对外界温度十分敏感,气温高于35℃时就可能引起菌丝死亡,因此应在高温季节来临前,选择通风散热较好的场所完成菌棒的散堆、移堆、上架工作[2]。一般安排阴凉天气或者在早晚低温时段进行散堆、移堆、上架等操作,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用力振动菌棒,室内散堆菌棒应呈三角形或“井”字形堆放,堆高3层~5层,且堆与堆间要留有通风道。散堆时如发现有接种口菌丝稀薄、发黄、料发黑的菌棒应移到通风、干燥、阴凉、散光的位置,让其恢复活力后及时对其刺孔通气。最好散堆后马上上架发菌。
刺孔放气用3~5 mm直径的钉,刺孔时要选择袋与料紧贴位置(有脱壁的位置不能刺孔)、距菌丝末端2.5 cm的位置斜向种口方向进行刺孔,避免刺到未发菌部位,引发杂菌污染。放大气时要及时挑选先发透的菌棒(所用刺孔钉的直径不得小于5 mm,最好7 mm)。刺孔做到分批次、分时段、分区域,刺孔放气后要加强通风散热管理,不要轻易翻动菌棒,让其以静止状态越夏。每次刺孔时,如遇到高温、高湿、无风或微弱风的天气,培菌场所要在刺孔后第2天开始,用大功率电风扇顺自然风向吹风4~5 d,促使菌棒早日发透、转色,避免香菇菌棒在高温、高湿季节刺孔放气转色导致黄水发生而引起烂棒、闷棒,从而影响后期管理及出菇质量、产量。若遇连续高温、晴热天气,应停止菌棒刺孔排气或翻动菌棒,以防菌棒受振动,菌丝呼吸作用加剧而使堆温上升。
气温较高时,有条件的农户可在菇棚顶或房顶上铺设微喷水管,接引深井水或者山沟凉水喷水降温,每天应在太阳照射到菇棚之前开始喷水,太阳落山温度下降再停止喷水,喷水降温用的回流水一定要铺设棚缘水槽加以收集并引出棚外(通过喷水,可使棚内温度降低2~5℃),同时要加强棚内通风排湿。
堆放菌棒的场所要保持清洁、卫生,以减少外界病原物污染[3]。每次菌棒刺孔排气要提前3 d对堆放菌棒的场所撒生石灰粉杀菌、杀虫(生石灰与农药不能同时使用),提前一天喷洒高效、低毒、低残留量的药剂,并在刺孔后,再连续喷洒1个星期,防治病虫害。
在其余时期,可以采用诱杀的方式进行杀虫。诱杀剂可用2/3废菌糠加1/3麸皮混合再以300倍敌敌畏液润湿配制。诱杀剂应装入敞开的瓦罐或内衬塑料袋的小纸盒,每个房间设4个诱杀点(放置诱杀剂时必须注意人畜安全)。以上措施需保持常态化,这样才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危害。
L135品种的菌棒通风要求较高,菌棒放(排)气后要及时上架,并做好通风管理。菇架要固定牢固,确保不左右摇摆,菌棒上架后不要轻易搬动菌棒,尽量做到L135菌棒静止状态下越夏。越夏时,卸去菇棚四周塑料薄膜(或者将薄膜固定内棚棬沿),外棚四周下垂的遮阳网等遮阳物,要随太阳移动,适时加强向阳面的遮阳,并且遮阳物与菌棒不能直接接触,要有40~50 cm的间距,背阳面遮阳物要去除或者挑起,使菇棚保持最大通风状态。
L135品种属于低温香菇品种,要有连续3 d以上5℃以下气温刺激。因此,当菌棒菌龄达到出菇要求时,就要注意当地天气预报,选择脱袋后能达到上述气温要求时间段进行脱袋管理。同时要注意,如果菌棒存在转色不够(白棒,大部分是由于保水袋粘棒造成转色和原基形成困难)、转色过头菌棒菌皮过厚、装袋过紧实等情况,要在脱袋之前半个月,选择在气温12~20℃天气情况下,再放一次气(排气孔径不小于5 mm,排气孔数80个,排气后要有一周左右12~20℃的气温),排气后选择合适的天气进行脱袋管理。
脱袋后棚内要及时清理干净,注意通风管理,每天通风3次,同时脱袋3 d后要用清水喷淋菌棒(在通风之后),覆盖薄膜。待菇蕾成型后,如菌棒过轻,在气温10℃以下可以适当注水。
没有脱袋前,若发现菌棒过轻,出菇困难,也可以在气温适合出菇时,振动菌棒(惊菌),再经过3 d以上5℃以下气温刺激,在40%的菌棒有菇蕾时,注水菌棒,再进行脱袋喷水管理,待香菇成形后,挑开塑料薄膜,进行花菇管理。
总之,栽培L135最主要就是要保障菌棒的安全越夏和适时的脱袋、注水管理。保障菌棒出菇后,就可以参照以往的高棚层架花菇管理模式,进行出菇管理和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