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外英语语料输入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2019-06-22 13:44庞愿曲来芝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问卷调查自主学习

庞愿 曲来芝

摘要:技术进步为大学生课外英语自主学习提供了巨量的语料输入。要实现对这些语料的管控,提高输入质量,就需要科学合理地管理其学习过程,同时研究创建更加友好的学习环境。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当前条件下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进行课外英语语料的输入管理情况,为推进语料输入环境的建设、提升语料输入质量提供现实依据。

关键词:语料输入;自主学习;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5-0149-04

引言

语言学习非常依赖語料的输入,而外语学习者的语料输入往往十分有限,特别是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更多的是依赖语言课堂的语料输入。但是,从大学英语课程的安排看,多数学生一周只有6个学时的英语学习课时,就算以英语专业的学生一般每周也不超过20学时的各类英语课堂学时,而且呈现出从低年段到高年段逐年减少的趋势。在课程体系相对稳定、课时增量可能性不大的情况下,自主学习在保障课外英语语料输入的质和量方面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语料输入与自主学习

1.语料输入概述

语料即语言材料,Ellis[1](1985)介绍了语料输入理论中三种主要的输入观。以Skinner[2](1992)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输入观认为语料在输出上具有决定性作用;心灵主义代表Chomsky[3](2006)等人的输入观认为语料激活了人们大脑中的语言习得机制(LAD);Swain[4](1985)等人倡导的交互式输入观将语料输入和习得机制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三种观点都确认了语料输入的重要性,大致也符合Krashen[5](1985)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的假设。

当前国内的外语语料相较于10年、20年前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除了传统的教辅材料、图书资料、报刊杂志,网络资源更是丰富多彩,从视听说多个感知维度向学习者提供包罗万象的语料呈现。值得高度关注的是近年来兴起并迅速繁荣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各种语料平台,为全天候的输入浸泡创造了可能性。这样的形势对于强化语料输入是有益的,不过要保证学习者课外接触的语料落在“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的范围内,就有赖于学习者对于语料的管控,增强自主学习的效果。

2.自主学习在语料输入上的效用

Henri Holec[6](1981)提出自主学习就是 “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Benson[7](1996)认为,自主学习体现学习者在“学习管理、认知过程和学习环境”三方面的自我控制。但是在海量的资源面前,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管理语料输入过程、改善语料输入环境的效果似乎并不乐观。国内关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现实条件下进行自主学习的研究众多,庞维国[8](2001)、彭金定[9](2002)、谈言玲[10](2011)等人观察并探讨了中国英语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状况,发现自主学习意识、行动力、方法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目前还不是海量资讯和技术进步能够完美解决的。

虽然已经有不少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调查和研究,然而,保持对自主学习的实时观察有助于历时地了解自主学习状况,包括在变化的时代条件下,大学英语学习者管理课外语料输入的情况,有助于发现其中的特点和变化,帮助提升语料输入的效果。

二、大学生课外英语语料输入的调查

为了了解普通本科院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进行课外英语语料的输入情况,我们对本校(普通地方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将调查数据进行了汇总和分析。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福建当地一普通本科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1年级2个班62人和3年级2个班52人,英语专业共114名学生和非英语专业2年级3个班103人,共217人。其中,非英语专业来自车辆工程、机械制造、金融三个专业,工程技术类占比约2/3,商业管理类占比1/3,基本代表了该校这些类型专业的学生人数对比。取2年级秋季学期的数据,考虑学生入学普遍英语程度有限、大学学习方法还未成型,到第二年,特别是面对四、六级考试的预期,这些方面会比较稳定,更有参考价值。英语专业采用新生和正处于专业课学习高峰的3年级学生的数据,便于观察学生专业水平和自主学习的变化。同时,在抽样总量上控制与非英语专业学生人数持平,以便于专业和非专业之间可能的比较。此外,本次抽样的班级和学生均为平行班级,不存在各专业内部人为的学习程度、水平、生源、性别等要素的区分。

2.调查方式和目的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由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向本班学生分发问卷,10分钟后收回。问卷共14个问题,除了第1和第2个问题区分被试年级和专业类别,其他12个问题均为语料输入相关问题;其中10题为选择题,分多选和单选,另2题为问答题。我们希望通过对该校1—3年级、英语及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一个小范围调查,了解该校和可能推及的类似院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涉及的语料类型、语料的广度和深度、处理输入语料的方式方法等语料输入方面的管理情况,发现当前条件下学生管理语料输入的特点,为不同学习需求和层次的学习者提供一个现实的学习状况参考,也为教研人员进行自主学习指导和研究,改善语料输入效用提供现实依据。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学习动机的相关方面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目的,二是内容。

在学习目的方面,总体上希望提高语言水平的占比最高,达70.96%;应对作业和考试的选项分别占了约一半,13%左右的留学规划也属于现实的需要;只有三—四成是兴趣选项。现实需要影响下,渴望通过自主学习提升语言水平、应对考试及作业的需求非常旺盛;而且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特别是工程类学生应对作业考试的目的性更强。这种带功利性的学习目的与我们长久以来更加关注通过学习所获得的竞争能力和竞争利益,而较少考虑能够形成持续深入学习的兴趣的现实呈现一致性。

语料内容的选择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习的目的。比较意外的是兴趣成为了首选,呈现出在实际执行上的“平心而论”;专业和测试的选项之和紧随其后,反映出选择上的现实性,特别是英专的学生。专业性的语料在英专、经管和工程类专业上呈现递减的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实践选项明显的少,一方面可能学生参与实践比较少,另一方面参与的实践跟英语挂钩的不多。

多数学生同时涉及多个感官选项,只是选择视频作为语料的,远超通过音频和阅读选项。“既往研究表明:参与学习活动的感觉器官越多,学习效率就越高。”[11]不过英语专业和非专业学生在阅读和音频上表现出不同的倾向:英专的比较平衡,而非英语的更爱阅读文字。这可能跟后者听力水平普遍更低有一定关系。另外,此题为多选题,英专学生在每个选项上的人次比(选项人数/总人数)都比较明显地超过总人数相当的非英专学生,可见前者选用的获取语料的途径更多元。

从语料浸泡程度上看,不论是文字还是视音频语料,3H及3H—7H(每天约0.5—1小时)是热门选项。阅读上总体呈现随着时长增加,人数减少的情况;只有英专3年级表现出0H—7H间的类正太分布。这一分布在视音频方面更为显著,特别是英专的学生;这可能与英专学生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特别是进入3年级的专业课学习会触发一波学习热潮有关。而非英语的学生则在阅读和视音频两个方面都显示出输入偏好与时长的负相关。

此外,获取语料的途径也呈现多元化,除了传统的书籍、文献、现场会、学习网站等来源,以APP为代表的移动端选项异军突起;富有趣味性而且易于接收的电视节目也是热门选择。此外,校内资源成为重要选项,这可能跟相较于其他选项的不确定性和难操作性有关。 英專和非英语的学生在移动端、学习网站和英语节目上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异,前者更倾向于从课外和校外路径获取语料,而后者更依赖校内资源。

我们还对阅读和视听语料的具体来源进行了问答式调查,总体而言,学生列示的材料来源多为境内网站、媒体、出版社等,境外一手来源比较少。英语学习类网站如沪江英语、可可英语等成为热门选项,百词斩、漫听等APP的受众也不少。英专的学生选择更加多元,甚至将网络词典作为学习语料;非英语的学生更偏好考试类语料来源,如新东方等,网络词典不被看作学习语料。

针对语料输入的环境也设计了场所、时段、方式、影响因素等问题,观察语料输入的实际情况。

多数学生喜欢宿舍和图书馆,这也是传统的自习地点。教室特别是语音教室的选项很少,可能跟这类教室在课外时段的供应限制有关系。自习时段集中在晚上,一般大学生的晚间排课比较少,有更多的富余自习时间。

在进行语料输入时,使用一定的辅助手段比较普遍,其中看字幕很突出;单纯依赖感官的输入,如简单重复和不间断听占比最少。英专学生的辅助手段采用得普遍比非英语的学生多;而英专高年级在输入中的能动性反而比低年段有所减弱。

在影响因素中可以看到,语料的巨量存在和难度不适是最重要的妨碍因素,说明语料至少在量上的供应是充足的,只是难易不一、形式各异,需要针对使用者进行匹配性处理,方能便利地使用。加上寻找语料的困惑,现存的语料状况构成了课外语料输入的重大障碍。

四、调查的启示

本次调查从学习动机、获取途径、输入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观察。

被调查的学生多数都将课外英语语料的输入纳入到英语学习的范畴中,很少绝对地依赖课内教学和语料;通过课外自主学习的情况比较普遍。学习动机仍然以传统的功利目的为主,但兴趣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这在输入的实际执行中也有所体现。作为学习的指导者,在激发学生自学热情上就不能只停留在鞭策和利诱上,应当多考虑兴趣的引导和开发,促使学生做更多的自主性探索。

当前,从学校的传统资源到广泛的社会资源,特别是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巨量的语料用于自主学习,不论从数量上还是内容形式上都保证了语料输入的可选择性。移动端的应用开发使得自主学习更加不依赖于场所、设备和时间,因而也一跃成为学生们的输入首选。不过目前移动端的应用还不够丰富,针对性还不够强,学生的选择还比较单一和集中;加之学生对语料输入的研究和认知不够,进行“可理解性输入”的操作比较困难。同时,整体的语料供应质量还不太理想,学生从纷繁复杂的众多语料中要进行甄别、管理、处理的难度很大,这就需要指导者给予帮助,从内容筛选、分层、编辑等方面对语料进行一定的处理,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更加友好的界面,降低自主学习的管控难度,保证输入的可理解性和有效性。当然,教师个体甚至个别研究机构的投入都是有限的,网络内容的研究者还需要同应用程序的开发方进行更多的合作,让众多使用者实现共享。

另外,调查还发现大学生由于其多数处于校园封闭性的居住管理模式中,还是比较喜欢在宿舍、图书馆等传统的自习场所学习,语音教室等具有专业设备和条件的场所开放度太低。 在语料处理还不够成熟的当下,多开放专业设备、再加之有针对性的语料对于困于自主学习管控的学生来说,还是非常有用的。此外,学生多采用个人默习的方式,交互式的语料输入很少用到。许多高校组织的英语角、英语讲座、社团等形式的课外活动基本是小众参与,适合学习动机很强、学习管理和认知能力也都比较好的学生。多数学生在课外进行语料互动往往选择使用更私密、灵活的网络平台。一些自主学习平台还提供用户共享的空间和实时交流工具,但最好有指导者或者管理者参与组织互动,防止平台活动过于松散,达不到促进语料输入的效果。

本次调查样本数量还比较有限,学校类型、专业类别、年段数量等还不够齐全。以后的调查还可以在这些方面有所增进,以期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大学生课外英语语料的输入情况。另外,题目和选项的设计虽然几经测试,然而代表性和完整性还有缺憾,可以考虑用访谈等调查形式更深入、彻底地了解个案。

结束语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观念的更新,中国学生在国内学习英语的环境已经与以往大有不同。学生对课堂的依赖度越来越低,自主学习的需求和可能性也越来越大。传统的意识和做法仍然保有巨大的惯性,深刻地影响着学习者和教学组织者的思想和行为。新的环境在发展中提供大量语料机会的同时也为使用者带来了巨大的管控挑战。这就需要研究者们立足于语料输入和自主学习研究的成果,充分了解和学习发展中的语料环境,为梳理语料资源、开发友好的语料输入使用界面提供支持。

猜你喜欢
问卷调查自主学习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城中村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