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来源、组成部分与实践指引

2019-06-22 13:47周宏春江晓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年1期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周宏春 江晓军

摘要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靓丽多彩的部分,传承了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时代发展和本土化,凝聚了反映发展中国家诉求的可持續发展国际共识,是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实践探索和认识升华。其组成架构可以概括为,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为基本内核,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本质要求,以公平分享发展成果为价值取向,以恢复美好宜居环境为民生情怀,以打造生态经济为发展基础,以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为方法论,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责任担当,以构筑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为根本保障,最终目标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要来源;组成部分;实践指引

中图分类号 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 2104(2019) 01 - 0001-10 D01:10.12062/cpre.20180934

生态文明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状态。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博大精深,蕴藏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文化底蕴和实践经验,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实践指南。

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以及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系统的生态文明思想。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时代发展和本土化,凝聚了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共识、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贡献,也是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实践探索和认识升华。

1.1 传承了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在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肯定人与自然界的密切联系和有机统一,提出人为“天地生物之心”“仁,爱人以及物”“德至禽兽”“泽及草木”“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及“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等命题。《中庸》指出,“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所有这些论述,构成儒家关于人与自然的主张。道家主张道法自然,通过敬畏自然、融于自然来完善自我。强调人以尊重自然为最高准则,且要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崇高境界。庄子把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合一的境界称之为“物化”,要求实现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融合。中国佛教中的普度众生、参悟万物、慈悲为怀的思想,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涅槃经》中有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一切生命既是自身,又包含他物,善待他物即是善待自身。从善待万物角度出发,佛教把“勿杀生”奉为“五戒”之首。中国佛教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表现出慈悲为怀的情怀,并通过利他主义实现自身价值。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倡导文化、文明必须与生态良性互动的理念,提出要充分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理念,以及要树立生态观念、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制度安排、维护生态安全,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的实践模式,正是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万物有灵”的思想精髓和生态智慧。

1.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时代发展和本土化

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首先体现的是一种辨证自然观: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也在不断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发展起来。其次,体现了生态与政治的内在关系:在由“自然一人一社会”所构成的社会有机体中,生态问题已经超越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界限,而成为一个与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紧密地联系起来的重大政治问题和重大社会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用“新陈代谢”理论形象地说明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一方面,人从自然界获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的服务;另一方面,人要向自然界排放废弃物,影响自然结构、功能与演化。再次,暗含了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辨证关系,强调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同时,还要注意尽量克服盲目性、自私性,坚持以人为本与尊重自然相统一,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后,生态权益观的彰显。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实现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价值诉求,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是人的各项权益的满足与实现。而“生态权益作为人权的重要内容,是直接影响人以及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带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权益,对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予以决定性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充分融合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时代发展,提出的“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就是民生福祉”等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自然观、生态政治观、绿色发展观、生态权益观的本土化和时代发展成果。

1.3 凝聚了体现发展中国家诉求的可持续发展国际共识

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自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成了一对难以回避的矛盾;传统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十分昂贵的生态环境代价。早期发达国家普遍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过程。直到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并以1992、2002和2012年三次首脑峰会,相继发布《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为标志,通过不断的认识深化、行动推进、凝结共识,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诉求得到了充分体现,形成了旨在推动国际社会环境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应当说,中国是国际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也是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倡导者、践行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一方面,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一些地方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大量消耗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快速增长,导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问题突出。发达国家在一两百年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中集中爆发。这种发展方式如不能改变,资源环境将难以支撑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的显著提升,国际上对我国角色和担当充满期待。“在国际可持续发展进程和全球治理体系中,我国从积极参与进程走向主动引领进程、从与国际接轨走向开创新机制、从遵守规则走向维护和制定规则、从“引进来”走向“走出去”的重大调整”。

正是在这一重大转折的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具体体现。早在2013年,习近平就指出,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在2015年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1.4 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实践探索和认识升华

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特点。历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升华的。毛泽东思想关于生态建设实践,从植树造林人手,强调发展林业、兴修水利、治理水患、保护环境、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等工作,这也是当时形势发展的内在需要。新中国成立初,“一穷二白”的现实迫使我国要追求生产力发展,出现了局部环境污染问题。

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以后,要求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开展环境保护工作。1981年,党中央在《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提出,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求“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是全国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党的十二大提出控制人口增长、加强能源开发与节约能源消耗等要求。1983年,环境保护被确定为基本国策。江泽民同志在1992年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指出,“经济发展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良好的条件,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出台,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1997年,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8年长江全流域洪水后,我国启动退耕还田还林还草(一退三还)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成为我国政策引导发展战略转型的标志性工程。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林业工作的决定》第一次出现“生态文明社会”表述。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十七大报告将科学发展观归纳为: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把“建设生态文明”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大目标之一,“人与自然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被写入党章。

在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实践探索和认识升华基础上,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论,并多次、多场合强调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极端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党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高度,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并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略之一。

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基本内核,深入阐明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形成以公平分享为价值取向,以宜居环境为民生情怀,以山水林田湖草为系统思想,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责任担当,以目标责任为主要抓手,以生态文明制度为根本保障的生态文明体系。

2.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基本内核

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论,深刻阐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对立统一。“绿水青山”本身具有价值,是“金山银山”;而价值又是不一样的,即“山”还是那座山,不同发展阶段的生态价值不同。

其一,绿水青山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自然生态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我们必须保护绿水青山、守护绿水青山、留下绿水青山,因为没有绿水青山就不会有金山银山。总体上看,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表现在:木材等产品的产出价值;防风、减少水土流失、吸收二氧化碳等功能价值;竹笋、蘑菇、茶叶等产品的林下经济价值,以及庙宇等文化建筑的附加价值。这些價值,正是相关产业的发展基础和源泉。

其二,生态环境的价值是在不断变化的。在欠发达阶段,人们为生存而“砍柴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诉求由“生存”转向宜居的“生态环境”。“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强调了发展与保护的兼顾,强调了发展的后劲,“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等反映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要立足当前,着眼于长远;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其三,“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金山银山是发展、是财富、是GDP;核心是要采用集约、高效、循环、可持续的利用方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环境容量和生态要素,以体现保护“绿水青山”就是做大“金山银山”、破坏“绿水青山”就是损耗“金山银山”的价值观和政绩观。从世界发展史看,一些国家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提出了通过环境标准优化发展的理念,以环境保护“倒逼”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本质要求

人與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之精华,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和谐,包含多个层次: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的自我和谐等。人类生存和发展要取自于自然,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物质都来自于大自然的馈赠;离开自然,人类就会有失去维持生命的物质资料的可能性。生态环境是关系我们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我国进入新时代,生态环境成为人们衡量幸福的重要指标。习近平同志指出:“以人为本,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不能在发展过程中破坏人自身生存的环境。如果人口资源环境出了严重的偏差,还有谁能够安居乐业,和谐社会又从何谈起?”在发展与环保出现冲突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必须坚持生态在一定程度的优先性;必须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全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本质要求。

2.3 公平分享是价值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杭州G20工商峰会上明确指出,“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公平共享,增进更多民众福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生态环境就如同存储着绿色资本的银行,人们应当为未来存款,而不是将本息全部挥霍掉”。

公平,包括代内公平、代际公平、空间公平和资源权益公平等。从可持续发展内涵可以引申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还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有资源和发展空间。我们没有权利为了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剥夺子孙后代满足他们需要的权利,更不能让子孙后代承担我们过度使用资源和破坏环境的恶果。我们也必须看到,发达国家优先利用了地球上的资源,这一长期以来形成的格局剥夺了应当由发展中国家公平利用的那一部分地球资源来促进自己经济增长的机会。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世界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消除贫困是《千年目标》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优先议题,目的是让后发国家也能得到公平的生存权、发展权。

发展,是公平分享成果的前提。没有发展,就没有财富积累,就没有成果用以分享;试图只“享有”而不“参与”和“尽力”,就会“坐吃山空”。因此,我们只有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的长期供养能力,才能使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后代具有生存和发展的公平机会,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和中华文明的代代相传。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习近平同志的讲话,不仅提出了“绿水青山”是生产力的理论,是对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也饱含了尊重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

2.4 生态经济是发展之基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生态经济,既包含传统产业的生态化,也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化。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按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无农不稳”。因此,要以破解水、土地等资源约束为导向,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以解决地怎么种为导向,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满足人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发展放心农业、生产优质农产品,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

促进工业绿色化。工业为人们的衣食住行游增加供应;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积极开展生态设计,推动轻量化、去毒物、碳减排;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业,采用先进适用的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严重耗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动生态产业化。大力生态经济,既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产业基础和技术支撑,也能拉动投资、消费需求并增加就业机会。支持节能环保、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变一用为多用;发展绿色金融,把自然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按照社会化生产、市场化经营方式,实现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保值增值,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2.5 环境宜居是民生情怀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可以改善民生,还可以增进群众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民意,也是民生”,“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炽热的民生情怀。

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宗旨在民生,根本也在民生。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诉求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升级,他们关心的民生不再是“吃饱穿暖”,而有了更高层次上的需求,如对于生态环境质量的诉求,更加关注饮用水安全、雾霾天气等安全和环保议题。因此,“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生态公共产品,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让老百姓在分享发展红利的同时,更充分地享受绿色福利,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成为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奋斗目标。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这既是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对人民群众生态产品需求日益增长的积极回应,还是提高人民福祉,建设美丽中国、幸福中国的目的之所在。我们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在生态建设中改善民生,在改善民生中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村镇建设,建设并保护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湖还林还草、沿海防护林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防沙治沙工程,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健全灾害预警和防治系统,减轻各种灾害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使人民安居乐业。

2.6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是系統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观、全局观或整体观。2013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说明时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形象阐述了自然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内在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就容易顾此失彼,造成生态系统的失衡或破坏。因此,应遵循生态系统规律,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修复,对自然空间进行用途统一管制,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否则会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在2017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7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时说道:“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深化了对生态系统复杂性的认识。

人类生存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和自然系统耦合的复合生态系统。每个系统既独立又开放,既有自身运行规律又受外界要素的影响与制约;只有当各个系统彼此适应,输入输出平衡时,复合生态系统才能达到平衡状态,才能稳定、持续地良性循环下去。维持自然循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我们要自觉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生态学原理,促进物质、能量和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使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和恢复,自然和经济社会文化得到健康、持续发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以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观为指导,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分类施策,实现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建立健全生态安全体系。应当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其中,生态安全格局,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土地带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两屏三带”,并应与国土、区域、城市尺度上生态安全格局一致。

2.7 制度安排是根本保障

社会行为是制度安排的结果,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制度保障。只有让制度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才能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立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自然资源所有权人不到位、所有权人权益不落实,是影响我国生态治理成效的制度原因。必须坚持资源公有、物权法定和统一确权登记原则,以不动产登记为基础.依照规范内容和程序进行统一登记。试点先行,区分所有权与使用权,创新自然资源全民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的实现形式,适度扩大使用权的出让、转让、出租、抵押、担保、入股等权能,以免自然资源资产流失和贬值;区分资源所有权和监管权,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自然资源部和生态环境部的设立,体现了这一要求。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用途管制制度。科学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界限,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行为。完善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加强土地用途转用许可管理;完善矿产资源规划制度,强化矿产开发准入管理;严格节能评估审查、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实现水、矿产、能源等的按质量分级、梯级利用。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构建水、土地、森林、矿产等资源资产和负债核算方法,建立实物量核算账户,并反映在核算期初、期末的存量水平以及核算期间的变化量,用于对领导干部的离任审计,推动其守法、守纪、守规和尽责。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

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我国排污许可制存在定位不明确、企事业单位治污责任不落实、依证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必须规范有序发放排污许可证,制定管理名录,按行业、地区和时限等要素核发排污许可证,确定许可内容,逐步实现排污许可全覆盖,对固定污染源进行全过程管理和污染物协同控制;落实企业治污责任,强化发证后的监管和处罚。

健全排污总量控制制度。一是根据不同污染物排放现状和发展趋向,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以自然阈值为依据,适时调整排放指标,并纳入约束性指标。二是鼓励各地实施特征性污染物总量控制,并纳入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三是推行行业总量控制。以污染源达标排放为底线,以骨干工程推进为抓手,推动协同治污减排,大幅削减存量,严格控制增量,有效降低环境压力。

构建生态补偿制度。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和共同富裕目标,制定以地方补偿为主、中央财政补贴的机制。鼓励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流域下游与上游地区,通过资金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形式建立补偿关系。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使生态产品提供区域和个人得到合理补偿,激励行动者的积极性。

建立区域联防联动制度。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势和利益格局,按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协调和共享意识,结合自然地理特征、污染程度、城市空间分布及污染物输送规律,完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现修改为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协作机制,提升环境污染防治整体水平。

2.8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责任担当

“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为广阔、更为长远的蓝图,是对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的宏大构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但能立足中国大地生根开花、解决国内问题,也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组成部分和实践指南,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首次在国际社会提出生态文明思想,从生态价值、生态文化、生态伦理等方面直面主题,把追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践行一个大国的责任和义务紧密联系在一起。2015年9月,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指出,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经提出,即受到国际瞩目。生态文明是中国话语、中国原创、中国表达,在世界范围内焕发出越来越强大的生机活力;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意识到要摒弃、改造和提升工业文明下的伦理价值认知、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及与之相应的体制机制。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认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益探索和具体实践,为其他国家应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类似挑战提供了借鉴。习近平主席多次在国际舞台表示,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多边合作机制,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积极贡献,并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由此可见,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本土化、可持续发展国际共识和历代国家领导人的认识升华,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思想来源。在理论升华与实践总结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系,其组成架构可以概括为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为基本内核;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本质要求;以公平分享发展成果为根本价值取向;以宜居环境为民生情怀;以生态经济为发展基础;以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为方法论;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责任担当;以构筑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为根本保障,最终实现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目标,详见表1。

3 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强大的理论生命力不仅在于丰富的思想内涵,更在于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赋予生态文明建设以深刻内涵,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

3.1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应避免陷入误区

生态文明是人类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后,进入的新的文明发展阶段。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力求避免陷入若干误区。

一是误以为生态环境好就是生态文明。一些人只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忽视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把生态与文明的关系简单视为因果关系甚至对立关系,过分夸大了自然环境的作用,忽视物质资料的生产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决定力量,精神文明则是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不可或缺的前提。世界银行的有关研究表明,一个地区越贫困,群众越要“砍柴烧”,导致生态环境退化,结果是群众越贫困,即陷入“贫困一砍柴烧一生态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

二是误以为工业文明必然导致生态危机。一味强调生态文明的基础是生态学规律,工业文明的特征是“反生态”的。对“回不到过去”的怀旧情绪而“追求佛系人生”、对资源开发会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担心,试图“回归田园生活”,宁愿不开发也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等等,均是打着生态文明的幌子对现代工业文明、对发展成果的全盘否定,显然不是生态文明的本质,也是不可取的。

三是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只是工程项目,企求“立竿见影”。一些地方以生态建设之名行开发破坏之实,花巨资在河流和湿地上建起了“三面光”的人工堤坝,破坏了动植物与水的联系;一些地方违背自然规律,用“大跃进”方式建设生态城市,大搞大树进城,指望“今天栽树、马上乘凉”;一些地方打着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名义,“一刀切”地关停企业,增大就业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

四是误以为“有了金山银山,也买不来绿水青山”就是“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同意语。一些人把“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对立起来;事实上,两者的意思不完全相同。其一,对经联合国评价认为“不适宜人生存的地方”,花“金山银山”去买“绿水青山”是得不偿失的。其二,塞罕坝、库布其的治沙实践证明:只要有投资、付出劳动,“荒漠变绿洲”是可以实现的。因此,在肯定“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同时,应当也必须承认,有了绿水青山才能换来金山银山,金山銀山也可以用来建设绿水青山。

上述种种现象,均与生态文明建设原则和思路南辕北辙。我们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对立起来;既不能走进“经济发展必然破坏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必然影响经济发展”的误区,也不能忽视经济建设和民生改善,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懒政、庸政和不作为的挡箭牌。

“文明的一切进步”,或者换句话说就是“社会生产力(也可以说劳动本身的生产力)的任何增长”。生产力发展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最终动力,生态文明本质上仍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问题,即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良性状态。“生态文明要在弘扬工业文明先进生产力和开拓竞生活力的基础上扬弃其人与自然分离的发展观,将物质循环、信息反馈、能源低碳的生态文化和共生、再生、自生的生命活力重新植入人类发展进程中,实现区域发展的统筹及代际关系的公平”。

3.2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

按照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以下六大原则。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二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三是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四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五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加大执行力度,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主要有以下一些。

一是,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要通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二是,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重点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调整区域流域产业布局,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齐头并进,互相推动。

三是,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优先领域。坚决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强化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居民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障饮用水安全,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居民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景象。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四是,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把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態化管理,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抓好已出台改革举措的落地,及时制定新的改革方案。全力打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完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PPP)合作项目,加大重大项目科技攻关,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对策性研究。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彰显我国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五是,创新驱动生态文明建设。随着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逐年减少,土地等资源要素供需形势变化,生态环境硬约束强化,“数量红利”正在消失,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必将由生产要素大规模高强度投入,转向科技创新、人力资本提升带来的“乘数效应”。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障碍,强化技术创新的企业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利用信息化、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通讯信息技术,提高全要素生产力。加强节能、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推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3.3 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建设美丽中国

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科学规划布局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

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城市是生产和生活集中地;城镇化是人的聚集过程、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消费品的升级过程。城里的人多了,满足市民吃饭需求要大量的农田长庄稼;满足生活需求要供电、供水;满足环境需求要处理处置废物;所有这些,构成了城市的“生态足迹”。应科学规划城镇布局,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推动城乡建设由规划变得快、功能分区乱、形象工程多、使用寿命短向规划适度超前、功能分区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建筑物经久耐用转变。以人为本,合理规划和建设城市生产、生活、服务功能区,减少“睡城”和“潮汐式”交通拥堵。科学研究确定城镇开发边界和强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建成区人口密度,完成“三个约一个亿人口”城镇化目标。尊重自然地形地貌形态,保护自然景观,保持特色风貌,传承历史文化,力求避免“千城一面”的情景。发展绿色建筑,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限制“形象工程”建筑,在不影响居民生活的前提下显著降低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生活空间宜居适度。发展综合交通体系,加强交通方式衔接,在大中城市建设形成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协调的道路体系,减少交通工具空驶率;推广新能源汽车,鼓励公众使用城铁(地铁)、公共汽车、共享单车等高效利用能源资源、少排放污染物、有益健康的出行方式,减少不必要出行。维护城乡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杜绝大拆大建,“一张蓝图干到底”,不能或尽量不出现“领导一动规划重弄”的情景。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向农村延伸拓展,惠及广大农民,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要强化规划引导,因地制宜制定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尽可能将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形态加以集成,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广种一养一加、猪一果一沼等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特色农产品,创造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协同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保护设施要具备污水、垃圾处理能力,并不断提高建设、运行和管理水平。推广农村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模式;利用生态措施治理农村分散污水。引导农民在房前屋后、道路两旁植树种草。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建立起公共财政保障的基本制度框架,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进入农村,培育乡村振兴的“永久”带头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形成以工带农、以城带乡的协调发展格局。

加强海洋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开发保护好我国300多万k㎡的海域,对拓展发展空间、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意义重大。根据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科学编制海洋功能区划,控制海洋开发强度,切实改变无序、无度和任意开发海洋资源的情形。实施严格的围填海总量控制制度、自然岸线控制制度。积极发展海洋药物、重大海洋工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护治理和恢复海洋生态环境。建立陆海统筹、区域联动的海洋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长效机制,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强化海洋环境治理、海域海岛综合整治、生态保护和修复,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海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猜你喜欢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略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成逻辑
基于CiteSpace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下的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初探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独特逻辑与鲜明思维
自觉担当,保持定力,努力将内蒙古建设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践行区
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层路径探讨
绿色发展的“库布其模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