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回想一学期以来的工作,既面临了重重挑战,也收获满满。从开学初的两班合并,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隔阂,到现在师生之间的和谐相处,收获更多的是些许感动。这源自于学生们发自内心的接受了我的教育方法,我的教育真正走到了他们的内心深处。
小飞,是我们班的“睡神”。他每天晚上玩手机到深夜,每天上课的状态就是眯着眼睛昏昏欲睡,精神状态特别萎靡,整天面无表情,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我找他谈了几次,从关心他身体健康的角度和他谈了手机问题,但实际效果不大。有一天,我又一次找到他。我刚问他上课为什么总睡觉,他好像已经做好了防御,一连说出了好几个不合情理的理由。他的态度使我怒气冲天,我真想好好的骂他一顿解解气,但我一看他当时情绪激动,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样,我逼着自己冷静了下来。因为此时此刻无论我说的话多么有道理他也不会听进去的,我的批评不但无效,还会使他对我更加反感。于是,我话锋一转,我说:“你看,老師就是关心你一下,你这么激动干啥。我是想说我发现你在班级的读书分享会上的朗读特别好,出乎老师的意料,我猜你在小学、初中的时候语文一定不错,要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强的朗读功底。”我的话让他特别意外,羞愧的低下了头。我接着说:“你刚才的态度让老师很伤心,我本是一片热心想关心你鼓励你,可你就像拿个冰凉的匕首一样,不由分说的直接扎了我一刀。”他满脸的惭愧,我看时机到了,就把我最初想说的话都和他讲了出来,效果不错,他的眼神让我感觉到他欣然接受了我的想法。
他的转变让我反思:有时我们批评的目的没有达到,反倒适得其反。所以,我告诫自己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先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先让他自省,找到切入口再做有效的批评。
小龙,是我们班有名的“小叛逆”。学校的规章制度到他那里总是执行困难,今天整个怪异的发型,明天不穿校服等等。与家长沟通,家长真是通情达理,而且很支持学校的工作,可无奈家长管不了孩子,动不动就要离家出走。
有一个周日的晚自习,他剪了一个怪异的发型来上学,我很严肃地责令他剪掉,很坚决地告诉他明天必须整理好仪表。放学回家后,家长在深夜里给我发了一条短信,大概意思是孩子的行为家长感到很抱歉,经过母子间激烈的争吵,孩子仍然不思悔改,母亲很无奈。我认真的琢磨了一下这个孩子的行为,他无非就是想标新立异,想引起大家的注意而已。于是,我第二天早上和他说:“你妈妈昨晚和我沟通过了,我了解到你有一个知书达理的好妈妈,我想在这样良好的家教下成长的孩子一定也差不了。既然你这是新剪的发型,我就容许你臭美几天。但学校的规章制度同学们都在认真遵守,你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却不愿意改正。那我就给你几天时间,如果下周一再不剪成合格的发型,那就真的不能容忍了”。他听我称赞他的妈妈,又表扬他有良好的家教,无奈地默许了我的决定。三天以后,他回家主动和妈妈说要去剪头发,说所谓的“新鲜感”让自己很难受。
对他的教育,我虽然没有步步紧逼,采取了缓兵之计,却取得了预定的效果。用这个办法,对付我们班的几个逆反心理严重的学生,屡试不爽。
接任这个班级一年以来,发生了太多类似的事情,我一直本着从学生心理角度出发去处理学生问题。其实,就是用一颗宽容的心,用欣赏的眼光,换一个角度,认识到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不能正视差异就不能落实师爱,爱优生是锦上添花,但爱潜能生却是雪中送炭,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相信学生明天比今天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让教育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