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姬
摘 要:在调研分析中职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本文围绕创新素养培育构建了CIE课程体系,以通识类课程、模块嵌入式课程、实践类课程三大类创新创业类课程开发为例,介绍了课程开发的思路和做法。
关键词:创新素养 CIE课程 课程开发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创新创业教育再次引起万众瞩目,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教育界都对创新创业教育高度重视。在2016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中,明确将“实践创新”写入六大素养之一,创新素养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成为今后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2017—2018年,我们对浙江省15所中等职业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经过调研分析发现,中职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全面铺开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听到了很多质疑之声,发现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得到重视和解决将成为制约创新创业教育在中职发展的“瓶颈”。
一、调研分析:找准中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切入点
1.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不清晰
近年来,中职学校普遍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相当多的中职学校创建了创新实验室、创业一条街或者创业园,但是很多学校仅仅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搞出了几个小发明小创造、开设了几家店铺,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同时,上级部门对于创新创业实验室的考核指标主要以比赛获奖数、店铺经济效益来衡量,功利化的观念导致学校忽略了创新创业教育对人的创新素养和职业品格塑造的本质作用。
2.未能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活动未能与技术创新实践紧密结合,造成创新创业教育孤岛化。许多中职学校以创新创业竞赛指导代替创新创业教育,或者只是开设了部分条块分离的课程,碎片化的课程很难有效促进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
3.缺乏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98%的学生认为“创新发明”是伟大人物的成果,与自己的学习生活遥不可及,他们学习的职业技能仅仅能够使他们更好地完成企业订单,进行创新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创业的理解,75%以上的学生认为创业就是在淘宝上开店或者在微信上通过朋友圈推广产品,没有对创业风险的预判,对于创业所要面临的一系列准备工作缺少常识。目前中职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知行分离”的倾向,没有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使学生的创新素养的培育失去理论和实践基础。
4.創新创业师资队伍缺失
目前创新创业导师严重短缺,教师不注重参与创新创业指导。具体到学校,针对哪些专业学科教师可以担任创新创业导师,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都显得无所适从。专业课教师认为搞创新创业有些不务正业,投入过多会影响自己的专业发展。文化课教师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他们无关,无须涉足。创新创业师资的缺失让学校领导头疼,也让创新创业教育落地艰难。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中职创新创业教育一定要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尽快构建依次递进、有机衔接、与专业有效融合、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创新素养培育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一支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学团队。
二、课程开发:构筑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课程体系的实践
开发基于创新素养培育的CIE[Creativity(创造)、Innovation(创新)和Entrepreneurship(创业)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课程不仅是对中职选修课程的极大丰富,而且它是系列化、有梯度的统一大类课程,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基础的学生需求。中职CIE课程围绕创造模块、创新模块和创业模块三大模块,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线,构建创造性思维类课程、创新嵌入类课程、创业实践类三大类课程体系,通过通识培养、赋能训练、项目实践,分段递进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让学生经历“创造——创新——创业”全过程体验。通过专门化课程形式的创新创业教学活动,培养基于专业技能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使创新创业教育真正成为与人的创新素养培育相统一的教育。
1.通识培养奠定创新底色,凸显创新素养培育的全面性
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线,构建创造性思维类课程作为通识培养课程,让学生认识创新创业。第一层次的创造性思维类课程是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开设《校园“爱迪生”》《我要当BOSS》等创新创业通识培养课程,点燃学生创新创业思维。
创造性思维类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第一阶段课程,注重创智启蒙、开阔视野。坚持教学目标和育人目标的有机统一,凸显创新素养培育的全面性。
链接一:
课程名称:《校园“爱迪生”》
课程特色:该课程集教育性、创新性、可行性和示范性为一体,通过生动的发明创新小故事、有趣的创新思维训练、新颖的发明创新项目,让学生学习创新思维的基本技巧,掌握创造发明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学会创新、爱上创新,诞生更多的校园“爱迪生”。
课程开发思路:课程开发时以学生从“菜鸟”成为“校园爱迪生”的成长经历为线索,用生动形象的创新项目设计案例,为在创意创新领域感兴趣的学生打开了一扇窗。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激励学生在实践中历练成长,把知识变成学识,把技术变成智慧,把技能变成技艺,让学生真正感悟“技术要义在精微,反复磨炼方成器”的“匠心”精髓。
模块一:创造改变世界
任务一:初识创造的魅力
任务二:培养创造的品质
任务三:树立创造的信心
模块二:思维创新训练
任务一:借鉴它山之石
任务二:学会庖丁解牛
任务三:也得反弹琵琶
任务四:列数无限可能
任务五:巧妙搭配组合
任务七:掀起头脑风暴
模块三:创新设计基础
任务一:投影视图基础
任务二:三维建模基础
任务三:3D打印基础
模块四:发明设计DIY
任务一:外观专利设计
任务二:实用新型设计
任务三:发明專利设计
模块五:专利申请三部曲
任务一:专利检索
任务二:设计表达
任务三:申报文件
2.赋能训练强壮创新筋骨,凸显创新素养培育的选择性
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线,构建创新嵌入类课程作为赋能训练课程,是将专业实训项目、跨学科跨专业研修项目等模块嵌入专业课程,同时设立分方向的学期综合实训项目作为创新创业实操类课程,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和创新能力。
创新嵌入类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第二阶段课程注重体验训练、培养能力。将创新理念与专业知识融入课程内容,从真实的生活生产中筛选出“真”项目,一个教学项目的完成就是一个创意设计或者创新创业的过程。在创新嵌入类课程的学习中,我们不是要培养面面俱到的“全才”,而是鼓励有一技之长的“专才”,再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完成项目。所以在学期综合实训项目学习时,学生就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凸显创新素养培育的选择性。
链接二:
课程名称:《人人都是设计工程师
——AutoCAD从入门到精通》
课程特色:该课程集教育性、创新性、可行性和示范性为一体,以AutoCAD软件操作为基础,以其应用特点为知识主线,结合设计经验,注重应用实践,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程开发思路:课程以“人人都是设计工程师——AutoCAD从入门到精通”为主题,打破了传统的“理论——实践——再理论”的认知规律,代之以“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新认知规律,突出“做中学、学后再做”的新教育理念。课程所有设计项目全部取材于生产、生活实际,突出趣味性和实用性,用生动形象的创新项目设计案例,迷宫、雪花、滚动轴承、六角螺母等设计项目可以让学生有亲切感,消除陌生感,不易产生畏难情绪。引导学生循序渐进,从入门到精通,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
3.项目实践炼创新实践力,凸显创新素养培育的实践性
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线,构建创业实践类课程作为项目实践课程,开设网店策划装修、商品拍摄、运营推广等创业实务类课程,使学生掌握创办网店所具备的知识,并在学校创业孵化基地,开展项目模拟实践和创业实践。
创业实践类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第三阶段课程,注重对接市场、创业实战。创业实践类课程在开发时创设基于创新创业的真实环境,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活动过程的内外部规律,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将学生的教学实践与企业实景项目有机结合,按照“教学项目化、实训真实化、实战教学化、考核过程化”的思路,创新专业课堂教学。笔者学校正在建设集创新创业培训、创业孵化、成果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鹅掌楸创新创业中心,为创新创业实践搭建平台,该项目已被成功立项为2018年浙江省“中职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项目,得到省财政专项经费支持。
链接三:
课程名称:《团队创业实景式网店
开设实战之运营推广显神通》
课程特色:课程以电商专业高二年级的学生为主人公,以他的学习成长经历为主线,将专业课程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通过完成有趣实用的任务,将店铺运营成为一个优秀的盈利店铺。
课程开发思路:课程针对店铺已经开设起来后如何进行优化、提升,运营技巧和推广引流及客户维护等方面的实战。利用实际案例引入,让学生们在学校就像感觉在工作岗位实习。课程按照大项目、小任务、助学指导学案的设计主线螺旋展开,在模块化课程内又针对岗位设计专业选修模块课,让团队小组成员有分工有合作,有团队总目标任务,又有个人岗位目标技能定位,符合中职学生的学习。
项目一:打造销量暴涨基石——店铺运营
任务一:店铺推广策略之优惠券制作及应用
任务二:店铺运营之秒杀抢购与限时折扣
任务三:店铺运营之包邮满送
任务四:关注淘宝营销中心,加快运营步伐
任务五:策划店铺活动,全面统筹店铺运营
任务六:学会打爆款,让销量蒸蒸日上
项目二:打造流量源泉基石——店铺推广
任务一:千牛工作台,迈出推广第一步
任务二:建立友情链接,见证共同成长
任务三:淘宝论坛营销,打好推广第一仗
任务四:做好标题优化,让你的搜索排名更靠前
任务五:乘坐淘宝直通车,打造店铺爆款
任务六:加入淘宝客,众人拾柴火焰高
任务七:巧用店外推广,流量滚滚来
项目三:打造好评如潮基石——客服技巧
任务一:客服入职培训
任务二:客服能力及售前准备工作
任务三:客户接待沟通与有效订单处理
任务四:售后服务及交易纠纷的处理
任务五:客户关系管理
项目四:综合实战
任务一:以“好意贝母婴专营”店铺营运商品为例实战
任务二:以易萱阁系列抱枕为例实战
任务三:以汇浦小家电为例实战
三、凸现实践效果:提升中职创新素养新的生长点
1.打造了无界化创新教学团队
围绕中职生创新素养培育,通过开发CIE课程的无界化协同合作打破了团队建设“二元”隔断,将教学与研究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为教师提供了多样化的成长载体,构建了具有特色的教师专业成长范式,开掘出无界化的教学团队建设路径。创新创意教学团队2014年9月被立项为宁波市“先行先试”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2017年5月,教学团队升级为浙江省王姬名师工作室,获得省财政专项经费资助。
团队近三年共出版了创新教材6本,8本教材被立项为浙江省首批中职课改校本选修教材,15本教材在省、市级课改选修教材评比中获奖,开发了10门创新创业类省级微课程。
2.焕发学生化茧成蝶的成长生机
在创新创业教学团队指导下,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被点燃,创造能力突飞猛进,研发了电缆断点查找仪、为残疾人设计的头控鼠标、乒乓发球机器人、感应式便携垃圾桶等创新创意产品。仅2017-2018年,就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1项。近三年指导学生获得创新创业国家级奖项136项,省级奖项31项,市级奖项121項。学校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优秀组织奖,并被评为全国十佳创新名校。学生们的创新创意作品还登上了人民日报、北京日报、CCTV新闻频道和北京卫视,并受邀进入中国科学技术馆进行展示。
3.提升学校社会影响的清源活水
团队成员协同合作为初中和普高开设CIE课程,其中机器人编程和工业产品创新设计两门课程分别被立项为浙江省第一批、第四批普高网络选修课程。团队成员累计为普高、初中开设选修课已超过5000人次。
在近两年的省、市两级专项经费支持的中职质量提升工程、工匠精神培育提升工程中,笔者学校多个创新相关项目榜上有名。
电视、电台、网络、杂志、报纸等媒体多次宣传报道笔者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各级领导和兄弟院校同仁多次来校参观考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笔者学校一张靓丽的特色名片。
四、小结
在创新创业教育推进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下阶段继续深入研究实践。
1.设立创新创业专任教师序列
建立创新创业课程专任教师队伍,是顺利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有利于创新创业师资专业化建设,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加入创新创业的师资团队,有关部门有必要设立创新创业专任教师序列。目前的教师职称晋升、专业荣誉评审等还没有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序列,从事创新创业教学指导的教师不得不回到本专业和学科参加评审,而根据要求本专业和本学科的成果才能作为代表成果,创新创业成果比较难以认定具体属于哪个专业和学科,往往不能得到应有的加分,这就让从事创新创业教学、指导的教师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也直接造成青年教师从事创新创业教学、指导工作积极性受挫。
2.实施创新创业有效教学方式
作为职业教育的另外一个重要部分,课堂教学总是一个令人深感沉重的关键词。在职业教育进入内涵发展“深水区”的今天,创新创业教育在不断开发适合中职学生课程的同时,如何有质量、有成效地将这些课程落实到课堂教学,发挥出它们的最大效益?是我们下阶段要重点研究的内容。我们要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多元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乐于学习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效教学,创建课堂“经济特区”,真正将创新素养培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郭金华.为培育创造力设计课程[J].人民教育, 2016(8).
[2]方展画.创新创业教育的中职定位[J].职业,2011(36).
[3]贺志强,娄建玮,任培华.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以潍坊职业学院电子信息专业群为例[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2).
[4]向雄海.“创新素养”培育课程的三维设计与实施[J].基础教育课程,2018(10).
[5]何克抗.论创客教育与创新教育[J].教育研究,2016(4).
[6]程江平,庄曼丽.中职创新创业教育应回归育人本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9).
(作者单位: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