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德育教育中信息化技术应用探索

2019-06-21 01:24王肖静
职业·下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智慧教育班级管理

王肖静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加速发展,各专业领域软件开发、社交工具等的运用,高科技逐渐走进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另外,应试教育使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更倾向于专业技能,提高学校的就业率,而忽略了学生德育方面的培养。面对中职学生这样一个特殊庞大的群体,提升个人道德素养远比提升专业技能更加重要。本文站在未来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角度,分析如何将智育教育运用到道德教育中,推动班级德育工作,让学生在个人道德素养方面有一个质的飞跃。

关键词:智慧教育 班级管理 个人道德素养

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手机APP、网络聊天工具的出现,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教育教学与管理也有了革新;教师被纳入一个新的教育领域,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更加密切,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也更加频繁。而“智育教育”就是利用互联网的特性,辅助教师的教学、教育管理工作。大部分教师将智育教育运用到教学中,但是较少考虑如何利用信息化提高中职学生个人道德素质。而只利用班级的德育课或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一是学生已经厌烦了这种说教模式;二是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在互联网中成长的学生。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职教师在抓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德育工作。这不仅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管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公民。

一、智慧教育的内涵及中职学生个人道德素养的不足之处

智慧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IBM的“智慧地球”理念,IBM对“智慧地球”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借助新科技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持,让地球上所有的东西变得智能化。而智慧教育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念作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的改革、学生的发展,让教师和学生适应当下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社会,培养出具有正确价值观、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较强创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在信息化教学中,一切教学因素和环境都将信息化。

中职学生的父母大部分从事务工、务农、经商的家庭,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文化素养方面较薄弱,因工作关系长期和子女分离或者很少沟通。因家庭教育的缺失,成长中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爱,他们往往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将情感寄托于虚拟世界、朋友当中。个人行为习惯没有很好地养成,乱扔垃圾、逃避责任比较普遍,甚至对父母产生抵触情绪。

二、智慧教育在中职学生施行中存在的困难

中职学生自控能力较弱,常沉迷于虚拟聊天、网游当中,在信息化教学中,让学生使用手机进行学习有一定的困难。当学习兴趣消失之后,容易从学习转移到其他方面,如手游等。而且手机的使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校为了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因而教师也无法利用网络进行课前学习资料共享。而德育工作需要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利用提升学生个人道德素养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三、未来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世界正在“缩小”。中职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可以让自己的事业达到一定的高度,那个时候,一言一行就体现着个人的整体素质。甚至于一次简单的出国旅行,个人的言行都代表着中国的形象,甚至于一句过激的言论,一个不败坏道德的行为,都会被上传到网络。

而一家企业,能做多大、能走多远,不仅取决于它的管理者和员工的专业技术,还有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当今社会并不缺技术人才,缺的是道德高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员工。如果员工没有职业道德,无论多强大的企业,都会走向衰亡。而職业道德的培养,要从学校开始,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开始。

四、智育教育在学生个人道德素养提升中的应用探索

1.运用教育管理软件

以往,学生的成绩、个人信息都是手写记录,一是容易丢失,二是不方便将学生每个学期的学习成绩进行统计比较,容易忽略学生的成长和进步。随着学生学习的科目增多,手写记录更是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教育管理软件,以学生和教师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将学生的个人信息、成绩等归纳整理,让教师对学生的个人信息更易掌握和查询,方便结合家庭情况进行教育。更易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总结、比较,找出学生学习上的薄弱环节。同时有助于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可以在软件上进行作业布置,督促学生周末和寒暑假的学习。

利用教育管理软件,教师更易与家长进行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假期生活,帮助家长解决教育上的难题。教师在平台上可定期发布与教育相关的文章,帮助家长在“教育”这一主题上共同成长进步,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融为一体,同时让家长也更加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帮助学生共同成长。教育管理软件记录了学生成长记录,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在其他方面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而不是局限于对成绩的评价。

2.运用信息化技术管理学生的德育成绩

在笔者担任班主任期间,学生经常会出现乱扔垃圾、上课迟到、对考试不重视等现象。在初中阶段,中职学生大部分是被教师忽略的对象,其实他们需要家长及教师更多的关注。把他们每个月的行为进行总结,让他们看到自己与同学的差距很有必要,而这种差距不再只是成绩上的差距,而是个人行为上的差距。

利用信息化技术管理学生的德育成绩,分类记录学生每星期、每月的德育扣分情况,如卫生、迟到、校牌未戴等。将每周德育积分情况公布于班级中,让学生引起重视,培养道德方面的竞争意识。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些行为不符合学生行为规范,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分类教育。将学生的个人行为与班级荣誉结合,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个人行为关系到班级的荣辱,在提升个人道德素质的同时实现班级荣誉的竞争。而不是像以往一样,扣了分无所谓,教师也不能把我怎么样。每月班级德育积分的前几名,利用班费购买小礼物,在班会课中颁发,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引起重视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德育积分影响学生参与各项评优、奖学金评定等,更加引起学生的重视。实现了学生从被动地服从班级管理到主动从事劳动,规范自己的生活习惯。

3.利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培养班级荣誉感

许多中职学生因被家庭和教师忽略,更注重自身个体而不是集体,集体荣誉感较差,觉得集体好坏与自己无关,只要过好自己就行。学生感受不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而互联网的发展,网游的流行,学生更加沉迷于网络当中。如果将这种思想带入以后的工作当中,当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较难考虑企业利益,更不会考虑国家利益。

在教室中,讲台与课桌的关系注定无法平等,学生永远会把教师看成是一个高高在上的领导者,而这种关系下,学生不可能袒露心声。利用微信建立班级微信群,在微信群中教师可以像朋友一样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生活上的难题。这种建立在平等原则上的交流,教师更易与学生融为一体。在过程当中,教师应注意自己的用语,用文明的网络用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文明上网、文明交流,在QQ班级群中上传学生平常学习、活动的照片,让学生体验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及平常他们在学校生活的样子,参加学校比赛时努力的样子。每学期制作班级相册,配上感人的音乐,让学生在视觉、听觉当中感受班级的凝聚力,而不是在毕业晚会上播放高中成长相册,只是让学生感动。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更加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在集体活动中,体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为将来工作岗位中能建立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做准备。

4.通过影片,让学生感同身受

大部分中职学生与父母的关系都是比较疏远的,父母对子女的爱没有找到正确的表达方式,子女对父母有误解。他们的情绪得不到宣泄,他们的情感无处安放上。于是,笔者将一些讲述家庭故事的感人影片搬入课堂,从听觉、视觉中让学生得到情感体验。比如《摔跤吧,爸爸》,影片中的爸爸和大部分中职学生家庭一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只会一味地对孩子严格要求,不会表达对子女的关心和爱。影片当中的两个女儿也同大部分中职学生一样,一度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通过影片的播放,学生不知不觉被带入情境,体验影片中的父爱。

看过影片之后,笔者并不会要求学生写观后感,因为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原本就比较害怕写作文。笔者会设幾个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比如“如果你是影片中的爸爸或女儿,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对方的关心”等问题,让学生自己来解决问题。改变了过去德育课堂的枯燥乏味,有效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五、小结

让参与到中职德育教育中,学生和家长可以主动参与到其中,拉近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发觉自身高尚品德并发扬光大。教师也更容易地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带给学生,改变了以往枯燥的、低效率的课堂模式。

同时,德育工作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创新性强的教育方法,这样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更加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金臻.我国智慧教育研究现状:基于知识图谱和共同分析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6(10).

[2]王森勋.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M].济南:泰山出版社,2010.

[3]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界线[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

[4]卢品卫.浅谈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4).

[5]叶欣.中职德育课程改革中多媒体资源库应用的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5.

(作者单位:松阳职业中专)

猜你喜欢
智慧教育班级管理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