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佳,王瑞宁,卢婷婷,宋幸辉,安玉甫
(1.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制药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2.杭州惠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6)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引起,以母猪妊娠后期流产、早产、死产和产弱仔数量增加,及新生仔猪与生长猪严重呼吸障碍为主要特征[1]。上世纪80年代,该病首次在美国出现,Wenxvoort等首次在欧洲分离到LV(Lentivirus)毒株[2]。我国于1996年首次分离到CH-1a毒株[3]。2006年,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Highly pathogenic PRRS)在我国爆发,感染猪发病后高热,呼吸困难,耳部、腹部和阴部皮肤发绀,故该病又称为“蓝耳病”。随后我国其他地区也分离到HP-PRRSV类型毒株,如JXA1[1],HuN4[4]等。该病死亡率高,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严重损失[5-7]。笔者就2017年11月浙江嘉兴某猪场发病感染的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浙江省嘉兴市某规模化猪场,存栏母猪1500多头,保育猪6000头左右。2017年11月发病,发病率约20%,死亡率10%左右。发病猪只表现精神沉郁、被毛蓬乱、拉稀、食欲不振、呼吸困难,部分猪只出现腹式呼吸、采食量下降、消瘦、后肢肿胀等症状。母猪出现中后期流产,产仔数下降,一胎及二胎低胎次流产母猪占流产母猪的32.35%。
仔猪于14日龄时注射蓝耳疫苗(疫苗株为VR2332)。剖检三头40日龄保育猪,可见肺脏尖叶和心叶肉样变(图1a),后肢关节一边清稀积液一边脓性积液(图1b和图1c),腹股沟淋巴结铁锈色肿大,心脏、肝脏、脾脏、肾脏、扁桃体和回盲瓣无明显病变。
图1 剖检眼观病变注:a,肉眼可见肺及心尖组织肉样化;b,后肢关节积液清稀;c,后肢关节脓性积液
根据发病史、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结合该猪场的疫情病史,初步诊断为PRRSV感染。随即采集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查。
肺脏病料经qRT-PCR检测PRRSV的ORF5(M)基因,PRRSV阳性(图2)。
选取其中一株PRRSV阳性毒株(1903-1)的ORF5基因序列,利用Lasergene7.0软件与Genbank中的经典毒株ORF5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该阳性毒株(1903-1)与美洲型代表毒株NADC30的同源性最高,核酸序列相似性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同为94.3%,与我国1996年首次分离到的CH-1a的核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5.9%和87.4%,与2007年在我国流行较广的JXA1核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5.5%和88.5%(表1)。使用Mega 7.0软件对该阳性毒株(1903-1)ORF5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显示该阳性毒株序列与美洲型毒株NADC30亲缘关系最相近(图3)。
图2 1903-1毒株PRRSV M基因荧光定量图
CH-1aJXA1VR2332NADC30Lelystad virusMLV1903-1CH-1a—93.091.087.66.090.587.4JXA195.4—87.686.16.087.188.5VR233291.788.9—84.17.098.586.2NADC3087.786.186.4—5.084.194.3Lelystad virus26.526.427.225.2—6.55.2MLV91.788.999.386.127.4—85.61903-185.985.585.194.326.884.5—
注:左下方为核酸序列相似性;右上方为氨基酸序列相似性
图3 PRRSV ORF5基因氨基酸序列遗传进化树
病理切片显示肺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内有大量炎性产物,室管膜和血管周围有大量炎症细胞,包括嗜中性粒细胞;肺泡壁增厚,肺泡间质增厚,内有坏死细胞;同时在小肠中还有隐孢子虫感染(图4)。
本文用qRT-PCR方法对浙江省嘉兴市某猪场发病猪只进行了检测,确定该猪场猪只为PRRSV感染。PRRSV的ORF5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该毒株与美洲型NADC30亲缘关系最为相近。病理切片显示,发病猪只疑似有隐孢子虫混合感染,可能是患病猪只免疫系统受损,免疫力下降,导致隐孢子虫感染,临床表现为感染猪腹泻、拉稀。
图4 组织病理学变化a: 肺组织炎症和嗜中性粒细胞增多;b: 肺泡壁增厚且内有坏死细胞;c: 小肠组织隐孢子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