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航
(华东政法大学 商学院,上海 20620)
在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提升创新能力成为企业“以不变应万变”的竞争法宝。开放式创新理念的兴起使得企业日益意识到从外部获取知识对于创新能力提升的战略意义。然而,这种基于资源观的创新思想受到了知识整合学派的质疑,认为知识本身并不能直接带来竞争优势,而必须经过知识整合过程[1-2]。实证研究也支持了知识整合机制对于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影响[2-4]。因此,理论上有必要深入研究如何建立知识整合机制。
目前对于知识整合前因的研究区分了两大关键要素:知识存量和知识交流,然而对于“企业如何从战略层面建立知识整合机制”缺乏解释[3,5-10]。一方面,知识整合机制的建立需要以足量知识为基础。谢洪明等认为,学习是组织知识的主要来源,学习导向对知识整合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5]。李贞和杨洪涛认为,企业通过与其上下游其他企业之间的沟通调整以及合作,能够学习大量的互补知识,进而推动知识整合过程[6]。魏江和徐蕾赞同构建知识网络是知识整合的前提,并实证发现本地与超本地两类知识网络的双重嵌入对知识整合具有正向影响[7]。Tzabbar等发现招募具有远端知识的科学家比与熟悉伙伴的联盟更能够推动知识整合[8]。
另一方面,知识整合的前提是知识拥有者愿意进行知识共享,因此企业要形成一种鼓励合作和分享的文化氛围。张可军等实证分析了变革型领导对知识整合的作用机制,发现变革型领导能够建立和提升组织的信任氛围,此时员工更愿意交换信息和采取合作行为,因而推动知识整合活动的开展[9]。Ghazali等也实证检验了变革型领导与交易型领导对于知识整合机制的影响[10]。此外,Tsai和Hsu发现企业通过推动内部跨职能合作能够建立信任与合作氛围,进而促进知识整合机制建立[3]。总之,目前对于知识整合前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学习导向、网络嵌入、领导风格、跨职能合作等方面,而从国际化战略视角的研究鲜有涉及。
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已成为中国企业获取海外知识源,实现创新追赶的重要举措[11]。现有研究突出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能够获取创新所需的大量差异化和互补性的知识,而对于国际化战略如何推动企业建立利用这些知识的内部机制缺乏系统分析[12-13]。本研究尝试从国际化战略角度探索企业内部知识整合机制的构建机理。具体来说,本研究关注国际化双元战略对正式知识整合机制和非正式整合机制的影响,以及国际知识广度、深度、缄默性的调节作用。首先,国际化程度、国际多样化等指标仅仅刻画了企业在国际化深度和广度方面的差异[12-13],并没有诠释国际化战略的理论内核。吴航和陈劲[11]认为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实际上面临探索和利用两种战略选择,Prange和Verdier[14]更是直接指出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实际上就是探索和利用两种战略的综合应用,因此国际化双元的构念能够更科学地反映国际化战略的差异化内涵。其次,已有对于知识整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正式知识整合机制的建立,而对于非正式知识整合机制的建立关注较少[3],本研究从国际化战略视角同时关注两种知识整合机制的建立。最后,战略匹配理论认为企业战略实施效果取决于战略与环境的匹配程度[13],本研究认为国际化双元战略对于知识整合机制的影响还取决于从国际市场获取知识的属性(广度、深度、缄默性)。研究结论对于知识整合机制前因具有理论贡献,对于企业如何通过实施国际化双元战略建立知识整合机制具有实践启示。
Henderson和Clark[15]率先给出了知识整合的定义,表示企业分析、融合与重构所获取知识的过程[2,16]。对于知识整合机制的类型,Grant[1]最早提出了四种类型的整合机制:规则与指令,依靠计划、预测、规则、政策、标准化的信息和通讯系统来管理知识整合;排序,将企业的生产活动分割成不连续阶段,这样能够有效整合专业知识,同时能够将沟通与协调成本最小化;组织惯例,使得专家们的知识能够得到有效整合,而不需要通过广泛的沟通或者昂贵的交叉学习方式去调整;团队问题解决与决策制定,需要组织人员频繁地沟通以解决重要的复杂问题。De Boer等将知识整合机制划分为系统化机制(代码、计划、指令、政策、程序和手册等)、合作化机制(培训、工作轮换、联络设备、分享等)与社会化机制(建立共同观念、信念与价值观的机制)[17]。李柏洲和汪建康将跨国企业集团的知识整合机制划分为基于人际间密切的沟通互动的互动式知识整合机制和基于指令、规则、程序、计划等形式的系统式知识整合机制[18]。因此,知识整合机制实际上包含了规则、指令和惯例的正式整合机制,以及社会化的非正式整合机制。正式整合机制表示通过事先建立的过程、管理界面来协调和解决差异化的活动。非正式整合机制表示企业通过非结构化的组织设计来实现内部成员之间的非正式交互。
传统国际商务理论对于国际化的刻画往往选用国际化程度、国际多样化等指标,在具体的实证研究中对于国际化的动机也没有严格的区分,然而Luo和Rui[19]发现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双元思维:双元导向、双元能力、双元竞争、双元演化。Prange和Verdier[14]更是直接提出了国际化双元的思想,认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能够探索新的资源和学习机会,同时还能够利用现有竞争优势。因此,国际化双元战略是指企业协调探索性国际化和利用性国际化以实现两种战略的均衡发展。事实上,将组织双元理论引入国际商务领域是一个巨大的理论进步,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现实基础,这种同时考虑短期生存和长期发展的国际化双元战略能够极大地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来自新兴经济国家企业国际化的研究也证实了企业一方面能够利用国际市场实现规模经济,同时更能将国际市场作为发展的跳板,实现对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赶超[20]。因此,本研究以国际化双元来衡量企业国际化战略特征,具有更强的理论解释力和现实依据。
1.国际化双元与正式知识整合机制
正式知识整合机制是指一些事先建立的过程、惯例、管理界面等[16]。组织双元领域的研究已经证实探索和利用具有完全不同的目的和特性。探索性国际化是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注重对新领域知识的搜索,最终获取的是新颖的知识和信息,能够增加企业的知识组合类型,而利用性国际化是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强调对已知领域的更深层次学习,最终获取的是熟悉的效率型知识,能够提升企业的创新效率和降低失误率[20]。因此,双元程度较高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能够获取大量差异性的创新型和效率型知识。国际化双元领域的研究已经证实了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提升需要不断整合这两种知识[11,20]。这意味着企业在国际化双元战略实施后迫切需要建立正式的知识整合机制(跨职能团队、项目分析、专家咨询、常规例会等)来推动探索与利用两部门的交流,分享所搜集到的知识[21]。正如Zahra等[16]、De Luca和Atuahene-Gima[2]所说,国际市场虽能为企业带来海量知识和信息,但必须经过整合才能转化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1:国际化双元对正式知识整合机制具有正向影响。
2.国际化双元与非正式知识整合机制
如前所述,实施较高程度国际化双元战略的企业能够获取大量的创新型和效率型知识,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在于整合这两种差异化的知识[11]。除了正式整合机制之外,企业还需要通过非正式知识整合机制来推动创新型和效率型两种知识的融合。由于探索和利用活动分别隶属于探索性国际化和利用性国际化业务部门,而这两大业务部门往往具有不同的目标和考核体系,在国际化企业内部通常并不是合作关系,存在一定的竞争性[20]。因此仅仅通过正式整合机制难以充分利用从国际市场获得的两种知识,此时非正式知识整合机制(内部聚会、社交活动、研讨会)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非正式知识整合机制能够增强探索和利用业务部门员工之间的信任度,消除不同部门员工之间的隔阂,有利于知识分享和交流[21]。因此,实施国际化双元战略的企业必定会推动建立非正式知识整合机制来充分融合从国际市场获取的创新型和效率型知识。基于此,本研究认为有以下假设。
H2:国际化双元对非正式知识整合机制具有正向影响。
假设1与假设2的提出实际上是基于以下逻辑:企业实施国际化双元战略为企业了带来大量差异性的创新型和效率型知识,企业在挖掘这些知识价值的过程中建立了知识整合机制。然而,本研究认为在国际化双元战略驱使下知识整合机制的建立必定还取决于从国际市场获取知识的特性。Zahra等认为从国际市场上获取的知识特性对企业内部技术学习等惯例必将产生重要影响[16]。De Luca和Atuahene-Gima甚至直接指出企业获取的知识只有被理解、吸收之后才会提升企业绩效[2]。因此,企业从国际市场获取知识的广度、深度、缄默性必将影响企业旨在挖掘知识价值的知识整合行为。
1.国际知识广度
国际知识广度表示企业从国际市场获得的知识所涉及领域的广度[22]。当从国际市场上获取的知识广度较大时,表示企业从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大量分布广泛的创新型和效率型知识,这也意味着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整合这些存在于探索部门和利用部门的知识,以识别潜在的机会并创造价值[23]。尤其是,这些分布广泛的知识并不都是有价值的,企业在应用这些国际知识时必然要经过严格、频繁的整合过程[16]。特别是在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和竞争进一步加剧的情形下,知识更新迭代速度加快,国际化企业在获得广泛、多样化知识后的整合压力进一步加大。Germain和Droge甚至实证发现知识广度是知识整合机制的前因,因为企业只有经过知识整合才能处理四处散布的多样化知识[24]。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3a:国际知识广度正向调节国际化双元与正式知识整合机制的关系。
H3b:国际知识广度正向调节国际化双元与非正式知识整合机制的关系。
2.国际知识深度
国际知识深度表示企业从国际市场上获取知识的复杂性[16]。从国际市场获取的知识复杂性越高,企业对国际市场和技术变化趋势了解越深入。本研究认为当国际知识越复杂时,国际化双元越能推动知识整合机制的建立。首先,高深的创新型和效率型知识意味着知识元素内部的复杂性和相关性更强[25],将会限制企业对这些知识的融合,因此企业需要通过精密的整合机制设计来推动探索与利用两个部门的深度融合。其次,国际知识的复杂性也增添了知识跨部门转移和分享的出错率和误用率,这也增加了建立高效整合机制的必要性。最后,较高的国际知识复杂性意味着企业在国际知识搜索过程中指派了尖端的知识专家。这必将导致“思想世界”的复杂化,增加知识转移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迫使企业需要建立高效的知识整合机制来提升知识的分享效率。鉴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4a:国际知识深度正向调节国际化双元与正式知识整合机制的关系。
H4b:国际知识深度正向调节国际化双元与非正式知识整合机制的关系。
3.国际知识缄默性
国际知识缄默性表示企业从国际市场上获取知识难以编码和交流的程度[2,16]。缄默的国际知识表示企业很难明确传达这些知识,不能明确解释应用这些知识将产生的结果。当探索和利用业务部门从国际市场获取的知识缄默性较高时,此时即使是专家也很难完全解译和传达缄默知识,因而必将大大降低知识的跨部门转移效率。这意味着缄默知识只能通过面对面的长期交互作用、专家咨询、反复的项目总结才能实现跨部门的高效转移和融合[2]。Madhavan和Grover甚至直接指出缄默知识必须经过知识整合过程才能充分汇入现有知识库[26]。因此,当国际知识缄默性较高时,国际化企业在实施双元战略后必定会建立高效的知识整合机制以促进对探索和利用两部门国际知识的理解和融合。鉴于此,本研究认为有如下假设。
H5a:国际知识缄默性正向调节国际化双元与正式知识整合机制的关系。
H5b:国际知识缄默性正向调节国际化双元与非正式知识整合机制的关系。
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展开,调查区域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调查对象主要为公司中高层管理者。在问卷设计过程中综合了已有文献和专家意见,并且通过对问卷题项的英译汉、汉译英过程保证了问卷的可信度和符合中国国情。通过现场发放、委托发放、Email三种形式共发放问卷729份,回收有效问卷227份。现场发放主要是利用项目调研机会以及到MBA、EMBA课堂上发放;委托发放主要是利用同学和同事私人关系发放;Email发放主要是在获取了某高新区的区内企业的电子邮箱后,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放问卷。由于总体样本来自于不同的数据源,因此本研究在开始分析前对三种渠道的样本数据在企业规模、企业年龄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可以合并进行处理。
1.国际化双元
遵循吴航和陈劲[20]的研究,分别采用五个题项来测量探索性国际化、利用性国际化。国际化双元的平衡表示探索性国际化和利用性国际化的相对平衡,国际化双元的联合表示探索性国际化和利用性国际化的整合。遵循Cao等[27]对组织双元的计算方式,先求出探索性国际化和利用性国际化差的绝对值,再用5减去二者的绝对离差来测量国际化双元的平衡。
2.知识整合机制
对于知识整合机制的测度量表,本研究遵循Zahra等[16]、De Luca和Atuahene-Gima[2]、Tsai和Hsu[3]的研究,采用5个题项来测度正式知识整合机制,表示企业综合应用报告、备忘录、信息分享会议等正规方式对国际市场上搜索到知识进行整合;采用4个题项来测度非正式知识整合机制,表示企业在内部建立非正式的关系、营造鼓励沟通的氛围来促进知识整合。
3.调节变量
依据Zahra等[16]对于知识广度和深度的理解,以三个测量题项来衡量国际知识广度,描述企业从国际市场上获取知识的分布领域广泛程度等;以三个题项来测量国际知识深度,描述企业从国际市场上获取知识的复杂性、前沿性等。依据De Luca和Atuahene-Gima[2]对于知识缄默性的理解,以四个题项来测量国际知识缄默性,描述企业从国际市场上获取知识形成文字报告的难易程度等。
4.控制变量
将企业年龄(企业经营年限)、企业规模(企业人数的自然对数)、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重)、国际化经验(国际化运营年限)四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χ2(356)=802.572;χ2/df = 2.254,NNFI = 0.913,CFI = 0.929,IFI=0.930,RMSEA = 0.069),模型拟合良好,且所有标准化因子荷载值均大于0.75(p<0.001),平均提炼变差(AVE)均大于0.50,因此聚合效度符合要求;所有构念的AVE值的平方根均远大于构念间相关系数,证实各变量之间区分效度符合要求。
表1 信度和效度检验
注:所有标准化因子荷载值均在p<0.001水平上显著
从表2中可见,国际化双元与正式知识整合机制(相关系数为0.350,p﹤0.01)和非正式知识整合机制(相关系数为0.431,p﹤0.01)显著正相关。
表2 描述性统计分析与相关系数矩阵
注:**表示p﹤0.01;*表示p﹤0.05
采用层级回归模型进行假设检验。当以正式知识整合机制作为因变量时,模型2显示国际化双元对正式知识整合机制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340,p﹤0.001),假设H1得到支持。模型3显示,国际知识广度正向调节国际化双元与正式知识整合机制的关系(β=0.192,p﹤0.01),假设H3a得到支持;国际知识深度正向调节国际化双元与正式知识整合机制的关系(β=0.161,p﹤0.01),假设H4a得到支持;国际化双元与国际知识缄默性的交互项对正式知识整合机制具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β=0.114,p>0.05),假设H5a没有得到支持。
当以非正式知识整合机制作为因变量时,模型2显示国际化双元对非正式知识整合机制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409,p﹤0.001),假设H2得到支持。模型3显示,国际知识广度与国际化双元的交互项对非正式知识整合机制具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β=0.056,p>0.1),假设H3b没有得到支持;国际知识深度正向调节国际化双元与非正式知识整合机制的关系(β=0.213,p﹤0.001),假设H4b得到支持;国际知识缄默性正向调节国际化双元与非正式知识整合机制的关系(β=0.149,p﹤0.05),假设H5b得到支持。
表3 企业国际化双元与知识整合机制层次回归模型
注:表中系数为标准化回归系数,***表示p﹤0.001;**表示p﹤0.01;*表示p﹤0.05
知识整合理论认为知识本身并不能直接转换为竞争优势,而必须经过知识整合过程[1-2]。已有研究明确了知识整合的创新效应,并且突出了知识存量和知识交流对于知识整合的影响,却对于“如何从国际化战略层面推动建立知识整合机制”缺乏关注[3,5-10]。作为一种重要的创新追赶战略,国际化领域的研究证实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能够获取创新所需的知识和信息,而对于国际化战略如何推动企业建立利用这些知识的内部机制则缺乏系统分析[12-13]。本研究探索了国际化双元对知识整合机制的影响以及国际知识特征(广度、深度、缄默性)的调节效应。
研究发现,国际化双元对正式知识整合机制和非正式知识整合机制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尽管已有研究探索了学习导向、网络嵌入、领导风格、跨职能合作对知识整合的影响[5-10],但对于国际化双元战略如何影响知识整合机制建立缺乏思考,本研究从战略层面丰富了知识整合机制前因的研究。同时,本研究将知识整合机制划分为正式机制和非正式机制,因此能够更加全面剖析国际化双元战略对于两种知识整合机制的影响机理。此外,研究还发现国际化双元与正式整合机制之间的关系受到国际知识广度、国际知识深度的正向调节,国际化双元与非正式整合机制之间的关系受到国际知识深度、国际知识缄默性的正向调节。这说明企业从国际市场获取的知识特征能够影响国际化战略驱使下知识整合机制的建立过程。研究结论深化了两种知识整合机制建立的情景条件。
本研究具有实践启示意义。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应充分认识到实施国际化双元战略对于建立正式知识整合机制和非正式知识整合机制的重要意义。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应积极对外扩张,通过进入海外市场来促使企业建立知识整合机制。同时,企业管理者应认识到从国际市场获取知识的属性对于知识整合机制的建立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当企业从国际市场获得的知识所涉及领域越广、复杂性越高时,越有利于建立正式知识整合机制;当企业从国际市场获得的知识复杂性、编码和交流难度越高时,越有利于建立非正式知识整合机制。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应制定多种税收、融资政策激励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鼓励企业开展广范围的、深层次的国际交流,以此来推动企业内部知识整合机制的建立。
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关于企业如何建立知识整合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本研究从国际化双元视角探索了知识整合机制的建立过程,但只是从探索与利用的双元战略视角来刻画国际化的特征,未来研究可以考虑研究企业进入不同国际市场所导致的国际文化差异、国际技术差异等对知识整合机制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国际化双元对知识整合的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的影响,但没有分析出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之间的关联效应,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剖析两种知识整合机制之间的影响关系。此外,本研究只是考虑到了国际知识广度、深度、缄默性的调节效应,未来研究可以将企业内部特征(高管团队、技术能力)等情景条件纳入国际化与知识整合机制的研究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