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惠民之艺术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以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这个主张,强调文化惠民的群众性、精神性,对我们理解民族文化工作提供了重要方向。
省民族宗教委实施的“双百”工程一直对少数民族文艺创作给予很大支持。著名舞蹈家马文静的《舞魅高原》演艺剧目,就是众多获得过“百项精品”项目资助的民族文化工程之一。
马文静成长于边疆,深受少数民族文化的滋养。成长为舞蹈家后,她心系故土,不仅创作了很多民族题材的歌舞作品,也培养和带动了少数民族优秀的艺术人才和各级“非遗”传承人。她的创作,像很多“双百”工程资助的少数民族艺术精品一样,遵从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轨迹,诠释和再现了云南的基诺族、傣族等不同民族的文化和精神。
民族艺术是唤起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和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媒介,马文静创作的包括《基诺大鼓》《景颇男儿》《雨林中》在内的很多作品,是云南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重要表征。
·苗族舞蹈《生日的歌》 刘海栋 摄·
2017年,于马文静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这是她从事舞蹈工作的第60个年头。站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在云南省民族宗教委的帮助扶持下,她成功举办了“舞魅高原——马文静从艺60年作品晚会”。整场晚会用《彩云记忆》《雨林回声》和《红土情韵》三个篇章,14个特色鲜明、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呈现了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成为云南省2018年度民族文化“百项精品”工程项目,勾勒总结了这位民族舞蹈家60年来奉献舞坛的艺术生涯,也成为学习传承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优秀范本。
·彝族舞蹈《姑娘的披毡》 刘海栋 摄·
光影交错,舞姿婀娜。电视中播放着晚会当晚的影像资料,一个个精彩的瞬间重现在眼前,让人仿佛又回到了晚会现场。尽管隔着电视屏幕,但依旧能够感受到整场晚会独特的美和震撼。
“我从小就热爱舞蹈,舞蹈是我生活里的阳光。”注视着电视中闪过的一幕幕晚会场景,年过七旬的马文静回忆着自己与舞蹈的这段缘分。她出生在昆明,但从小生活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3岁时,马文静进入德宏州歌舞团,成为了一名舞蹈学员,此后她遨游在边疆民族舞蹈的海洋里,一生没有离开过。
“我年轻时在德宏参加过支农插秧,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原始的风俗习惯和在田间地头的劳作都为我的编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马文静的创作源于她在热带雨林的生活经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生活的日子里,她看到了他们身上善良淳朴的品质,感受到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为了与傣族人民深入交流,理解他们的感情,马文静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傣语,成了一名“傣族通”。在傣族民间舞蹈大师毛相等一批傣族民间艺人的熏陶和培养下,她不仅掌握了丰富多样的傣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舞蹈的形态、节奏以及表演程式,她还熟悉每一类舞蹈的发展脉络,对每一个民间舞蹈所表现的内容都有透彻的认识。
正是因为年轻时的这段生活经历,马文静对养育她的这片土地有着特别的情感。按下电视机的暂停键,马文静的眼睛湿润了。“我从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少年,在边疆小小的宣传队成长到现在,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我要感恩党,感恩这片土地,感恩这片土地上培养我的人民……”在滇西生活时,看到傣族小卜少辛苦劳作后在河中洗澡,马文静创作出了《水之歌》。看到湖中的红蜻蜓陷入泥中,却顽强地振动双翅,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她编创了《蜻蜓》……
“今生能与舞蹈结缘,让人从黑发醉到白头。”马文静写下自己从艺60年心语。在与舞蹈相随相伴的路上,马文静一直在用自己编创的作品歌颂她热爱的人民,追忆雨林中的成长,走向憧憬的远方,让舞蹈浇灌的生命之花在云南高原的红土地上绚丽绽放。
·基诺族舞蹈《基诺大鼓》 刘海栋 摄·
“太阳升起来了,大鼓敲响基诺族远古的呼唤,敲响久远沸腾的回声,敲响生命与热血浇铸的豪迈激荡……”由云南民族村有限责任公司高原艺术团演员和景洪市基诺山乡村民共同演绎的《基诺大鼓》,拉开了“舞魅高原——马文静舞蹈艺术60年作品晚会”的帷幕。《基诺大鼓》曾连续3次被原文化部选作优秀作品进京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展演,也是马文静最满意的作品之一。
当年受文化部的委托,马文静来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对基诺族舞蹈进行编创。在创作期间,马文静走访了基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观察基诺山村民的日常生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他们原来的舞蹈动作很简单,我把他们的动作作了艺术的再创造。”马文静一边讲述《基诺大鼓》的创作历程,一边起身做了几个经过她的艺术加工后呈现出来的舞蹈动作示范。“基诺族是崇尚太阳的民族,基诺鼓像太阳一样,象征着基诺族人民要迎着太阳,走向光明。对基诺族来说,鼓就是民族图腾,就是民族精神所在。将基诺鼓的寓意融入舞蹈中,有了联想,有了灵魂,就不完全是祭祀活动的反映。”
《基诺大鼓》是马文静和当地基诺族传承人、村民们共同创作的结晶,舞蹈造型独特,展现基诺族人民粗犷、质朴、乐观的气质,深受当地基诺族人民和省内外观众的喜爱。经过马文静的艺术再加工以后,这个充满原生态云南元素的舞蹈已经成为了当地学习传承的文化精品,带动当地旅游和经济发展,也成为了一张将基诺族推向全国的文化名片。不少省外游客慕名而来,专程到基诺山看基诺大鼓舞的表演,体验云南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文化盛宴。
“马文静的舞蹈创作始终遵循着从原生态的基因出发、起步,最终会形成一个属于她个人的创作链条,无论在语言、在构成、在形象上,都有她个性的东西,都很强调原生态的提纯。”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罗斌评价说。
除了《基诺大鼓》,马文静还创作了很多展现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作品。回到昆明工作后,她依然坚持深入民间汲取养分,走遍了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村村寨寨。“我所有的作品都来自生活,都是从生活的感悟中提炼的。只有来自民间,经过加工后又回归民间的艺术创作才有生命力,老百姓才喜欢看。”马文静将少数民族民间最精华的传统素材提炼升华为全新的舞蹈形态,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回到老百姓中间,得到了更多的喜爱和认可,她的作品有人气更接地气。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副院长张麟认为,马文静将生活的提炼和民间艺人的优秀传承相结合,以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为根基,进行了艺术化的动态升华。
“像我这个年纪,很多人都开始去旅游享受生活了。我比较热爱这一行,社会需要我们,还是要为社会服务。”年过七旬的马文静,依旧在为舞蹈事业奔忙,退休后的生活忙碌而充实。自2005年开始,马文静就长期在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担任客座教授,亲自到学校去给学生们授课。通过她的傣族舞课堂,更多年轻人认识了生活在祖国边陲的少数民族,爱上了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
马文静的一生,桃李满天下。在她的学生中,有一个群体至今都让她感慨、难忘。“他们都是四肢不健全的残疾人,生活很困难,很孤独。”谈及这次教学经历,马文静再次泪目。晋宁的一次公益活动,让她有机会认识了这个群体,她当时为他们编排了一个展现秧老鼓的舞蹈,手把手地教授每个动作。“有了这个作品以后,他们非常高兴,虽然节奏跟不上,但是他们相互之间有了交流,精神生活得到了充实。”学习舞蹈以后,马文静能感受到生活的阳光逐渐照进了他们每个人的心房。让她难忘的还有每次上完课,他们都会把自己种的蔬菜送给她,在与他们的相处中,马文静获得了不一样的快乐。“我当了一辈子的舞蹈工作者,能通过舞蹈为社会做这些事,去感染和帮助更多的人,也是一种乐趣。”
空闲时间,马文静还会到云南各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去做讲座,给当地文化馆文化站的少数民族同胞授课,教他们挖掘本民族自己的文化价值,通过艺术加工把民族的东西变成作品保留下来。面对自己满满的行程安排,奔走在各个州市之间,马文静乐此不疲。“人要在你可以做事的时候,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为社会带来一些正能量。”说话间,她拿来手机打开微信朋友圈。在兰坪,她为山区人才培训讲课,课堂上座无虚席;在昆明大观楼,她在大观群众讲坛上讲授“我们的广场舞”,深受群众的喜爱。每一张鲜活的照片都反映了马文静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所作的生动实践,每一条朋友圈下面数不清的点赞更是对这位舞蹈家的真诚致敬。
“您一生都行走在为舞蹈事业奋斗的路上,有没有想过什么时候停下来歇歇?”问题抛出,马文静脸上露出了笑意。“可能做到我做不动的时候吧,我要在我的有生之年,在这片红土地上歌颂我们的人民,为他们编更多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