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思明
摘 要:现如今,小学作为第一个育人的地方,在教育方面越来越被受到重视。对于第一次接触到文化知识的孩子们来说,培养孩子们对多方面知识的学习兴趣成为了小学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为了在日后可以提升学生们全面素质并提升学生们对知识认知态度的基础。教育应该分开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应当做到密不可分。目前,如何培养学生们对于主要科目的兴趣是日后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在主要科目当中,数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科目。但是,在数学知识传授的过程当中一直都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本文即将环绕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对小学数学进行创新性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从多方面寻找到数学教学的新理念。
关键词:教育模式;创新理念;课堂理念
传统教育大多数以关注分数的方式来分出教育是否成功。但是,新时期,数学教学最主要的核心精神应当是探索教育如何能够呼唤出学生关于社会层面的主体精神,只有让被接受教育的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社会更好的发展,才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接触到成功教育的人,我国在教育方面一直在作出不断的探索与改革。第3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当中,主要提出了如何能够指导学生们创新精神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实践能力进行着重培养。新课程标准推出了全新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通俗易懂的讲,就是把以往的纯知识理论的方式改成了以动手实践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们主动发展探索。
一、新课程教学方式下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一)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
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的环节当中,已经实施了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并且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最终目的依旧是想要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但是,在这一方面教师需要发挥重要作用。在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整体的教学结构都应该与全新课程相适应的方式,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们以更快的速度更好的方式来接受到全新的教育理念。新课标针对最具代表性的小学数学科目创新课堂提出了一些思索与探究。
无论教育理念如何更新,如果在基层的教师无法将其贯彻到实际教学当中,永远都是没有意义的。教师作为一个最直观传播知识的人,首先应当适应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并且在课堂教学上面进行更新以及创新,根据自身的性格去适应以及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才会提起他们的兴趣。当然,这一种方式是因人而异的,不能拥有一个大纲就直接照搬。当然,这也不是说只去灌输个性而摒弃了以往的教学理念,我们在创新的过程当中应当注意的是,传统的教学观念当中还是有一定的科学性,以此为基础进行创新才算的上是最保险的行为。小学同学们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都只在初级阶段,如何让课堂变得更加活跃,让学生们在玩的过程当中学习到知识是小学教育理念的核心。所以,在数学课堂的教育上面,应采用不同的风格将理论化的知识化成现学现用的知识,这样不仅仅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提起兴趣集中注意力,同时也有利于塑造各种学生们的个性。
(二)如何精准抓住学生学习思维
小学生们的思维是很难抓住的,但是整体规律还是有的,新奇的事物总是可以提高他们的专注力,以好奇心为基础可以对很多问题进行探索,在这个过程当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教师们应当有意识的去寻找到可以集中学生们注意力的一个点,使学生们对一个问题或者一个理论先产生疑问,再产生可以探索的兴趣。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比如1+1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来说,如果只用简单的理论是毫无新意的。但是,如果告诉学生们一个有趣的物体和另外一个有趣的物体进行相加,产生一个全新而且在数量上有变化的物体,这样的话就可以让学生们对此产生兴趣。对于数量词上面的分析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就比如在元角分上面可以进行着重分析。对于这样的算式来说,如果单纯的对学生们进行传论知识的话,肯定是很难被学生们所接受的,但是我们如果要是稍加思索告诉学生们在出门买东西的时候给别人一块钱,别人买了5毛钱的东西,该找你多少钱的时候可以导入这个理论,这样就可以通俗易懂的把这个理论传授给学生们。毕竟对于这种日常生活当中随处可见的问题对于小学生们来说是很容易被接纳的。
(三)如何培养学生多方面思维
除了在学习方面对学生们进行引导之外,如何让学生们主动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理念方面上着重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于学生们的质疑应该提出鼓励,比如学生们对于老师传授的知识提出质疑的時候,哪怕这个质疑非常的幼稚,老师也不应当去用消极的方式或者愤怒的方式去否定学生,而是以鼓励的方式告诉学生,他的质疑也是有规律可言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们在学习方面上的主观能动性,对将来解决问题可以提出很多新的可能性以及新的角度,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在一些稍微难点的问题上面,老师应当寻找到可以从侧面方式对学生们进行教学的技术。比如400÷25的结果是多少?然后以此为成两倍,提800÷25的结果是多少?这些看似简单的延伸问题,则可以让学生们从中找到一定的规律。对于一些比较聪慧的学生,这样简单的问题,可以让他们发展扩散性的思维。
(四)如何培养学生在联想与知识上的有效结合
让小学生们动手实践其实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毕竟当前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还不是很成熟。培养学生们如何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方式。在布置作业上面应该避免重复呆板,让学生们进行机械性的练习,这样不利于学生们的练习兴趣,甚至会产生一种厌烦心情,让学生们以应付的态度对待作业知识。关于动手实践这方面,老师买应当提起自身的责任态度,细心的指导学生们对于一些问题上面的亲自动手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动手的过程当中掌握到知识,或者以联想的方式对学生们进行大脑联想,比如要简单的加法题则可以用饼干两元,面包两元,面包9元等等他们加一起的数字是多少?这种方式进行不仅仅有助于学生们发挥想象力,而且在学生们解决问题方面也有着很大的帮助,让学生们有兴趣去解决这个问题,将知识融入到联想的情景当中,这样不仅仅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进行探索,还有助于让学生们创新潜力在多方面进行发展。
二、学生们自尊心的培养对于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学生在学习知识方面都会有着自尊心的体现,对于这种知识上面的自尊心,如果不能得以维护的话,则很容易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出现过度的偏激,甚至会出现对于学习的厌倦与恐惧。尤其是对于数学领域这一方面的学习来说,如果在学习上面不能够及时的得到老师的鼓励以及教导很难提起兴趣的,尤其是在犯错误的时候,如果教师不能够积极的继续培养起学生们的兴趣,而反倒是用错误的心态而面对学生否定学生,这样绝对会给学生们的学习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所以,老师应当积极的解放了自己的思想,哪怕是打乱了自己原有的教学程序,也要跟随着学生们的意愿,引导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的积极性,让学生们知道,有问题就问不懂就问,错了就改他的积极心态。面对学生们的质疑,老师应当一直培养着自身的积极心态,要注重民主,让学生们感受到知识的学习上面学生之间是地位平等的,不管理解能力的快慢,只要敢学敢问,那么就会有收获,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学生们对学习的充分信心,只有心态积极起来的话,则可以让大脑进行充分的运转着,对于数学学习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三、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教学的相互融合
我们都有这样一个强制性的观点,就是课堂上的教学与生活上的教学是不一样的,其实二者是有着很大联系的,而且完全可以进行相互转化。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完全可以拿生活当中的种种事情来作为教学的知识点。就比如,在数学当中的对称轴图形当中就完全可以通过现实当中的各种东西物品来举例子同时增加学生们的兴趣,就比如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提出现实生活当中的对称图形都有哪些?比如教室内的黑板等物体都是一些对称图形。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让学生们深化的理解对称图形的意义同时让他们知道生活当中是离不开知识与数学的,让学生们利用轴对称图形来解决问题也是一个提升学生们主动性的学习的办法。比如给学生们一半图形,然后让同学们找到另一半与其相似的图形,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提供一些小型的奖励措施来激发学生们对于该图形的寻找主动性,这样不仅仅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深化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学习含义,同时也调动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
四、教学设计创新的重要性
在教学设计上面应该着重于创新,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学在让他们学到知识的同时,能够拓展他们的思维性是很重要的。数学教学作为一个理科学科,在培养学生拓展思维上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学生们无法从小就培养起关于数学方面的拓展性思维,那么在今后的学习过程当中一定会感到非常的困难,而这一步教学设计思路是很重要的。要从小培养起学生们对于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发展性的思维,让学生们通过数学的学习,也可以积极的动脑动手,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以及让学生们感到数学知识在生活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小学数学教学使用传统型的教育方式也可以達到教学的目的。但是,使用硬式的灌输方式教导学生们学习数学会影响着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同时也会让学生们感到学习的压力。针对这一样的问题,老师们应该起到引导的作用,培养起学生们对于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以及对于学习数学的耐心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仅需要创新教学思路,还要深化了解小学生们内心思想,小到细节上面关注每一个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自尊以及自信,哪怕是稍微麻烦一点,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也要着重于培养学生们对于数学学习的耐心与活力。对于数学知识水平的实践能力是需要一点点构建起来的,如果可以以此为基础适应了新课程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那则是极好的。所以,说在新课程小学教学模式下,各种科目如何实行创新提高学生们对于科目的实用性以及主观能动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邓振邦.浅谈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9(03):141.
[2]王爱美.基于新课程改革探究小学数学创新课堂教学办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