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增强高校政保工作队伍的对策研究

2019-06-20 08:25马云鹏
青年时代 2019年15期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

马云鹏

摘 要: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并对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定性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对高校政保工作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通过优化政保队伍结构、加强政保内部信息交流、提示政保队伍人员素质,加强校级全员政保工作等途径,才能满足当前日益变化的政保工作需求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政保队伍

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呈现“加速度”的发展趋势,新媒体产生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普及速度越来越快。新媒体以其内容的海量性、即时性,传受关系的两重性和传播模式的网状特点,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并对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定性产生重要影响,但是这影响是双方面的,一方面新媒体能有效快速的传播社会正能量,使大学生能潜移默化的接受良好的思想教育;另一方面,不良操纵者利用新媒体传播落后或分裂思想,给大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对于高校政保工作而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大大丰富了高校政保工作的内容,为高校政保工作提供新的载体和手段,有助于提高高校政保工作的实效性。同时,也给高校政保工作提出了挑战。我们必须意识到其严峻性,建立强有力的高校政保工作队伍,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政保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高校政保工作形式和途径需紧跟新媒体趋势

大学生对新媒体的高使用率促使高校政保工作必须及时开辟新的领域和领地,而政保工作者对新媒体的了解、掌握和熟悉程度又决定了在高校政保工作中新媒体所能发挥的力量的大小。大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使大学生当之无愧地成为新媒体最早的体验者和推广者,然而政保工作者却可能由于工作内容,个人生活习惯,接收信息方式不同而处于新媒体使用的劣势。在新媒体时代,提高高校政保工作隊伍整体素质成为当务之急,这不仅包括了理论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新媒体素养,认识到新媒体的重要性以及科学系统地运用新媒体开展政保工作的紧迫性。

(二)高校政保工作内容需要更新和强化

大学生群体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新媒体使用普及率,并且大学生也大多乐于自主地将新媒体当作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新媒体以其强大的功能和海量的信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其使用大军的行列中。许多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购物、出行、娱乐等各方面都与新媒体的使用息息相关。在新媒体环境下,丰富多彩的信息虽然拓展了高校政保工作内容的覆盖面,但同时一些腐朽的思想和文化,反社会的言论,消极的观念也大肆地传播,在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尚待成熟的阶段,这些新的现象很容易对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使得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政保工作首先面临着工作内容的更新不及时,进而影响后续工作方向和目标的确立。

(三)高校政保工作目标的提升

社会的高速发展不仅要求大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新媒体为大学生了解和关心时政新闻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在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时,大学生要做到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的立场,以保持我国繁荣稳定的大局。这是当今政保工作的社会总目标。同时,政保工作也要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目标,因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才,同时需要学生在个人的发展道路上做到政治正确,方向明确。故而新媒体时期的政保工作需要政保工作目标更新,将正确的政治方向、创新的政治意识融入学生的个体发展中。

(四)高校政保工作原则的更新

传统的政保工作大多釆取由教育者单方面向受教育者灌输政保教育理论的形式,这种灌输式的方法在受教育者获得信息的渠道较少、信息面相对狭窄的情况下,确实是一种迅速、有效的方法。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一方面大学生接触的信息量巨大,由于先天的条件或后天的背景各不相同,其心理构成也千差万别,个体发展呈现多样性,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的关系较之以甜更加平等,许多师生关系更像是朋友一般,传统的灌输式的工作方法在当今形势下难以取得效果。因此,高校政保工作要将重点放在与大学生的平等沟通上,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事情,联系学生的实际问题,促进大学生对政保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真正做到育人与服务相结合。

二、新媒体环境下增强高校政保工作队伍的对策

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仅仅一名政保干部已无法从教育的内容、时间、手段上实现全方位的覆盖,不能独立完成对大学生的政保工作。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我们更需要的是一个强有力的队伍。

(一)优化队伍结构

传统意义上政保队伍是由政保干部、党、团、学工这几个部门构成的,分别负责基础理论教育、党建、团建和日常学生事务管理。除此之外,大学生还会面临一些心理问题、经济问题,这些也直接会影响大学生的发展,很多学校也将心理咨询工作、勤工助学工作纳入到政保工作队伍中来。在这些事务管理过程中存在大量对政保工作有益的信息,比如大学生的需求、心理动态等,又需要一个畅通的信息渠道来传递,信息工作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空间很大一部分转移到网络上,政保工作队伍人数有限,大部分情况下无法详细了解大学生网络活动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有一部分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去的大学生骨干来了解第一手的信息。因此,一个强有力的工作队伍要尽可能实现时间、空间、内容上的覆盖,形成基础理论教育、党团建设、学工管理、心理咨询、勤工助学、信息管理、学生骨干培养一体的政保工作团队。

(二)增强内部信息交流

政保工作队伍中的信息流动是做好高校政保工作的重要基础。为了提高政保工作的效率,在建立一支高效的工作队伍基础上,还需要加强队伍内部的沟通与整合。辅导员在日常的工作中会了解到大学生的一些思想动态,但是他们却没有很强的理论素养,这时候就需要政保干部在理论上给予一些支持。高校应建立合理的政保工作沟通机制和信息平台,在学生思想动态,学生新媒体使用及反馈,学生近况等方面及时互通,并在新媒体工具的帮助下,定期形成学生动态报告,为进一步的政保工作提供数据参考。

(三)提高队伍素质

新媒体的大环境给政保工作带来了新的内容、新的技术,也对政保工作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政治素养是大学生政保工作的核心。高校政保工作的目标不仅是培养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大学生职业规划、未来设计等人生道理的建议上,要融入国家和社会主义这两个宏大的目标。其次,良好的工作技巧是大学生政保工作得以落实的必要手段。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政保工作内容有着开放、民主、创新等特点,教师的权威性有所削弱,而更倾向于自由与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政保教育是一个影响而非灌输的过程。因此新媒体环境中的政保工作更需要技巧,避免生硬、死板。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逐渐扭转师生高低的位置差,逐渐建立师生相对平等的交流态势,采取多渠道,丰富的交流场景和对话渠道。再次,新媒体培训体系是大学生政保工作的具体落实。面向各单位宣传委员、具体负责新闻传播及网络文化工作的教师,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一线新闻工作者开办“新闻舆论传播与媒介素养”业务培训,大到策划和撰写微信公众号文章、推广和运营微信号,小到选题、采写、排版、美工,全面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四)倡导全员育人理念

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环境相对自由,政保工作者往往只能接触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无法对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引导和服务。而在当今新媒体的渗透背景下,新思潮,新观点以及社会力量的涌入对高校政保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因此,在学校层面建立起全员育人的体制显得十分重要,高校政保工作要做到统筹协调齐抓共管,在发挥政保工作队伍核心作用的同时,更要做到高校全体教师和管理者都来关心和重视大学生的政保工作,形成全员育人的格局。在这个格局下,高校各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利用好新媒体带来的技术红利,将整个高校内的政保工作牢牢把控,使其有序发展。

三、结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政保教育是摆在每一个高校政保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在经济、文化全球化不断推进,中国社会迅速发展,信息、移动技术不断进步的历史环境下,高校的政保工作更需要紧跟这个浪潮,充分关注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政保教育环境的深刻变化,重视对新媒体的运用,充分发挥新旧媒体各自的作用;创新手段与载体,增强政保教育工作的渗透力;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政保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高淑芳,石桂霞.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J].教育现代化,2017(38) .

[2]卢东兵,唐雪莲.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研究[J].理论视野,2015(07) .

[3]陈浩.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的挑战与思路[J].智库时代,2018(30).

[4]李律,郑亚清,施金良,康钢,李海荣.增强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效能的实践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

[5]易卿.新时期高校政工人员的素质要求分析[J].管理观察,2013(25).

[6]张仲博,王孙德,陈上宝.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作用及素质要求[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07).

[7]李连洁.试论高校教学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8]于伟峰,张策.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對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22).

[9]王彩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22).

猜你喜欢
新媒体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