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贤
【摘要】人物形象有多侧面和多层次,同时又是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不断变化发展的,是动态的。结合具体课文,多侧面、多层次地分析小说人物,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完成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人物形象;《我的叔叔于勒》;人性
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经典的短篇小说,长时间入选初中语文教材。它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故事讲得曲折而不离奇,塑造了栩栩如生而又十分典型的人物形象。这篇课文历来被解读为小市民自私、冷酷、拜金主义的范本,揭露了当时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纯粹是金钱关系,无情鞭挞了小市民的势利贪鄙、冷酷自私的丑陋灵魂。教学设计上也往往把菲利普夫妇作为反面的人物形象典型加以重点分析,而忽略了对其他人物的具体分析,如于勒、若瑟夫。但经过细读作品,笔者感觉对本文中的人物可进行再解读和再分析,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
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之间的关系告诉我们,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的主要构成要素。而人物形象又是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不断变化发展的,是动态的,所以人物形象的塑造往往在作品结束时才能最终完成。
《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主要人物克拉丽丝无疑是一个意蕴丰富的人物,是作者尽心尽力刻画的一个精细、虚荣、自私、贪婪、泼辣的妇女形象。但是,我们忽略了人物形象性格内容的多侧面性和性格发展多层次性的特点。课文开头交代:“我母亲对拮据的生活感到非常痛苦,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十五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当菲利普要去吃牡蛎时,菲利普夫人有点迟疑不决,怕花钱,由于两个姐姐赞成,她只好很不痛快地答应,并特意交代若瑟夫就不必去了;当若瑟夫把找回来的两法郎交给父亲的时候,她马上诧异地问道:“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这些语句都体现出她节俭持家、生活经验丰富的特点。又如,当菲利普神态慌张地怀疑卖牡蛎的人是于勒时,她虽然哆嗦了,但是她很快地布置了让丈夫去找船长确认的任务。当菲利普神色惊惶、脸色煞白地回来报告确实是于勒的时候,她的表情却显得异常镇定:首先提醒丈夫先坐下来;紧接着交代丈夫把孩子们领开,并特意交代别让女婿起疑心。这些细节都体现出她泼辣、处变不惊、当机立断的性格特点。
菲利普也是一个意蕴丰富的人物。相比于克拉丽丝,菲利普的性格特点更容易被忽略。课文在塑造了一个胆小懦弱、没有主见的小职员的同时,还体现出他对亲情的渴盼。课文中有个细节写道:“于勒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由此可以思考:如果菲利普不重视兄弟情谊,在家里还有一个“母老虎”的情况下,他怎么会借钱给于勒?文中还有一个极具玩味的细节:当若瑟夫把卖牡蛎找回来的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开始追问不可能花这么多的钱。而从前文叙述中我们知道,最初的五法郎银币是母亲给的。而他的父亲却没有任何的反应,是不是真的不知道花了多少?细细思索之后我们发现,因为母亲克拉丽丝的节俭、抠门和精明算计是若瑟夫知道的,若瑟夫既然为了亲情敢于冒险给他的叔叔小费,便很清楚一定会被母亲发现,而父亲可能不知道,也或许能悄悄地“默许”给于勒小费。因此,这个细节真切地反映出三者对于落难潦倒的于勒的态度。而且,从叙述称谓和叙述态度上分析,也能确认这一点。当怀疑并确定卖牡蛎的人是于勒的时候,菲利普对于勒的称呼变化和克拉丽丝有所不同。他对于勒的称呼是“我的兄弟”“他”“这个家伙”等;克拉丽丝的称呼则是“他”“这个小子”“贼”“讨饭的”“那人”“流氓”;到了若瑟夫这里,称呼则变成了充满人间温情的“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三者对亲情的态度就形成了鲜明的差别。
于勒作为一个人物形象,他的性格内容的多侧面性和性格发展多层次性的特点则体现得更加明显。虽然在文中他基本上是作为线索人物出现的次要人物,但恰恰是这位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浪荡公子,随着岁月的变迁,变为一个重视亲情、自食其力、替人着想的好人;相反,起初人格正常的菲利普夫妇却逐渐被金钱和生活的压力彻底地毒害和压垮。这样,作品的讽刺性和批判性就在对比手法中达到了巅峰。起初因为挥霍无度、侵占财物被称为“混蛋”“无赖”的于勒,却是作品渴盼亲情的化身,内心并未受到金钱的扭曲和毒害,他被驱赶到南美发财后,立即写信想归还菲利普的财产,并许诺一起过幸福的生活。之前被无情地扫地出门,发财后却“不计前嫌”连续写了两封信,就连被金钱毒害的菲利普夫妇都倍受感动,称赞他为“有良心的人”“有办法的人”。在比较中我们发现,于勒的前后变化和菲利普夫妇的前后变化形成了反正、正反的对应。尤其是于勒生意失败后,宁愿独自过着孤苦伶仃、漂泊无依的水手生活,也不打算再回去拖累亲人,“富则同享,穷则承受”,显示出于勒对冷酷现实的客观认识,闪现着可贵的人性之光。
最后,再看看若瑟夫,他是作品中故事的见证人、叙述者。若瑟夫从头到尾都出现,整个故事是由若瑟夫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思构成的。他坚持正义,高扬人道主义旗帜,这在原文中得到了确切的描述。
总而言之,透过对复杂的人性的解读,我们发现,作品不仅仅意在揭露当时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纯粹是金钱关系,无情鞭挞了小市民的势利贪鄙,冷酷自私的丑陋灵魂,人与人关系的异化,更是通过作品中若瑟夫这一人物的言语巧妙地传达出对美好人性的呼唤,深刻地表达了对于隐含其中的人情、人性、人际关系的思考,以及由这种思考所产生的文本意蕴的深化。所以,在教学这篇小说时,应该着重从人性的角度去挖掘人物形象的隐含意义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层关系。从这里入手,或许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曹殿成在《统编教材〈语文〉九上解读与教学建议——准确把握教材 正确使用教材 教好初中语文》中认为:“梳理小说的情节,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小说的主题。”并说:“少年时代,我们开始睁大眼睛看世界,品尝生活的甘美,也经历着成长的苦涩和无奈。本单元的小说,或涉及少年成长这一话题,或从少年视角观察世间百态,取材独特而广泛。阅读这些作品,可以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确立自我意识,更好地成长。”(见2018年8月24日部编语文教材培训教程)。基于这两点,我们才能引领学生从教学向名著阅读辐射,向生活学习语文;基于这两点,多角度分析理解教学材料,我们的教学才能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体现“全面发展的人”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林琳.初中生小说阅读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2]汪吉.初中語文小说审美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