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间失格》浅论丧文化

2019-06-20 05:58刘玉杨秋芬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5期
关键词:失格理性

刘玉 杨秋芬

摘  要:外来文化的输入伴随社交网络的传播,使得“丧文化”逐渐成为一种在青年网民群体中影响较大的亚文化。《人间失格》是作者太宰治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从其入手析“丧文化”的表现形式与发展现状,探寻“丧文化”背后的青年态度和积极意义。

关键词:丧;经济不景气;失格;妥协;理性;现世安稳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5--01

作者太宰治并不是一个合群的人,也算不上一个能让人快活起来的作者,他的一生都充满了颓废阴暗与消极的暗色调,他和他的作品很大程度上都反应了当今世界很多青少年身上的消极面――丧。

20岁,第一次自杀。在家中服下大量安眠药,后因为药剂量不够,自杀未遂。

21岁,第二次自杀。与相识不久的女招待相约殉情,同是服用安眠药,情人死了,太宰治被救过来。

26岁,第三次自杀。因生活学业不顺,跑到山中上吊自尽。但绳子断了,悻悻而归。

28岁,第四次自杀。因妻子与旁人有染,携妻子赴温泉自尽,因剂量不足自杀未遂。

最后一次,就是写完《人间失格》后不久,与情人山崎富荣投水自杀,享年39岁。

《人间失格》是太宰治的最后一部作品,书名的真正含义为“丧失为人的资格”。故事的前半段,主人公很不不讨喜,甚至让人觉得烦躁。后来他又太早熟、太敏感。终于等到他开始反抗了,好色、自杀,又让他成为了家族的污点,并被默许脱离家庭独自生活,然后就是放浪形骸以及自生自灭。

读这本书用了我一个下午的时间,读完之后的第一感觉是很压抑。“死是无法去死的,但是活又很难”,在太宰治的笔下,那个少年活到了27岁,却像是40岁一般苍老,因为出生在一个大家庭所以要装作一副很有用的模样,所以少年在还是个男孩的时候就知道要扮出滑稽可爱的样子努力做出存在感。然而这种违背本心的迎合“世人”从一开始就不会获得报偿,所以他的每一步都是最终失败的预告。

那种深入骨子里的丧让人难受,后来一个晚上,我又鬼使神差地拿起这本《人间失格》原文版,想看到译文背后的希望。但只是发现全书贯穿一个观点: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真的是丧到了极点。

是什么时候这种观念深入到了日本青少年心里,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我们青少年。是经济的不景气,使他们进入了“低欲望”时代吗?很多日本学者和媒体曾这样报道年轻一代:不想买车;拒绝工作聚餐;远离父辈热衷的高尔夫和滑雪运动;越来越少去居酒屋小酌两杯,而是回家喝罐装啤酒;不热爱去大商场,而是喜爱去百元店……在本该变着法子赚钱花钱的年龄却对一切失去了兴趣,真的不要太丧了!

百度词条里的丧文化,指一些90后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目标和希望,陷入颓废和绝望的泥沼而难以自拔的活着,他们丧失心智,漫无目的,蹒跚而行,没有情感,没有意识,只能像行尸走肉一样麻木地生存下去。确实经常会听到一些年轻人把很 “丧”的语句挂在嘴边:“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其实并不是很想活”、“什么都不想干”、“躺尸到死亡”等等。虽然许多人会时不时冒出这样丧的想法,但绝大多数人只是发泄一下心中的压抑情绪或仅仅是调侃而已,并没有让这种消极的思想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本人是能够正常生活以及工作的。大概是从2016年电视剧《我爱我家》中葛优双目呆滞、全身无力地躺在沙发上的剧照在朋友圈、微博等各种社交网络上风行,人们随手转发或P成自己以示状态,与“正能量”相悖的负能量文化——丧文化不再扭扭捏捏,人们开始在某种程度上接受自己的丧。

在丧气氛蔓延的今天,我们更应从多角度去看待,这并不是一件完全的坏事。在重复读过几部太宰治的作品后,我惊叹于连太宰治这样的作家也曾在小说《走れメロス|奔跑吧!梅勒斯》中写下生命的赞歌,表达自己对理想的人类的期许。梅勒斯为了友谊而跑,为了信任而跑,他不断奔跑的形象充满了生命力。今天很多年轻人追求的不再是那种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大事业大成功,他们追求的是日常生活中那些微小的、触手可及的小幸福。

当年轻人都选择了“丧”,是他们對成功没有兴趣吗?并不是,恰恰相反。年轻人“丧”并非他们不想追求,而是因为追求成功不可得,长期的挫败感导致他们被动地丧失了追求欲望。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在《下流社会》中对此有过分析。此处的“下流”,并非字面意思,它指的是一种不求上进的心态,一个人的人际沟通能力、工作热情、学习意愿、消费欲望等也全都比一般人更为低下,概而言之,即人生热情的全盘低下。三浦展的看法是,很多人自甘下流,并非他们不愿意上升,而是上升空间已经丧失。这也就是为什么近年来像《濑户内海》、《马男波杰克》一类的影片越来越流行。

在一项对青少年进行的研究中,结果显示约有16%的学生在近一年内有考虑过自杀。其实少年时代,我们都会经历某个敏感抑郁的时期。因为我们很简单也很脆弱,简单让我们没有选择,脆弱让我们轻言放弃。这个阶段,度过了就是成长。或许“丧”并不单单只是一种年轻一代斗志的消磨,而是我们在看清社会现实后进行的柔和妥协。

总有一天,国家领导人会是今天的年轻人,国际银行行长会是90后,军事家、企业家、教授会是90后,今天的年轻人在未来的某一天会占据社会各行各业。“丧”只是一方面,是一种对不满的微弱抵抗,请相信你们用心培育出来的年轻一代错不了!

参考文献:

[1]村濑学,「人間失格」の発見[M].大和書房,1988.

[2]日本文学研究資料叢書太宰治[C].有精堂,1970.

[3]叶渭渠,日本文学思潮史[M].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失格理性
人间失格与教育失格——《人间失格》读后感
“深目”紧盯“失格” 驾驶人
“船长”失格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人间失格》:太宰治的自我映射分析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理性看待GDP增速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