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业导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

2019-06-20 01:22刘金荣欧佳顺
科技视界 2019年11期
关键词:育人机制辅导员高职

刘金荣 欧佳顺

【摘 要】为适应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深化学分制改革,加强对学生学业指导,促进学生成长成才,通过构建高职学业导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员育人的有效合力,从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高职;学业导师;辅导员;育人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11-0170-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1.081

0 引言

《国务院关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总体要求与目标指出,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以促进就业和适用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了适应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深化学分制改革,加强对学生学业指导,本文通过从学业导师制度的建立角度出发,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研究构建高职院校学业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1 学业导师制度建立

学业导师制是实施和完善学生学业培养的一种机制,在专业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的一种“导学”关系。该项制度在我国研究生和本科教育领域得到了较为系统的运用,但是在高职教育中实行学业导师制还处在探索阶段。

1.1 学业导师的主要作用

高职院校学业导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指导学生明确专业学习的目标方向,指引学生掌握适合的学习方法,鼓励并指引学生成长发展、创新创业和就业。

1.2 学业导师的配置

原则上年级班级数为2 个以下的专业,每个专业配1 人;班级数多的专业,每2 个班级配1 人。

1.3 学业导师的任职条件

学业导师的任职条件主要考虑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人师表,严于律己,作风正派,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熟悉学院教育教学与教育管理相关规定,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教育管理工作经验,了解高职学生成长规律,熟悉被聘用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教学进程,熟悉本专业的社会需求、学生的就业发展方向,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指导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乐于奉献,身心健康的教师,原则上要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

1.4 学业导师的聘任

学业导师由各二级学院对相关人选进行筛选、考察并确定拟聘人选,签署推荐意见,经教务处汇总拟聘人选,与人事处等相关部门共同审核任职条件,拟定人选,報办公会审定通过后,由学院聘任,每次聘期一学年。

1.5 学业导师的管理

学院教务处联合学生处负责学业导师综合协调和管理工作,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具体负责学业导师队伍管理,由各二级学院院长及副院长负责学业导师的工作指导和任务布置,要将学业导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结合起来,推进建立师生 “导学”关系,将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落到实处。

1.6 学业导师的考核

学业导师的考核由学生评价、二级学院评价、学院组织检查三部分构成。学生评价、二级学院评价每学年末由二级学院各学院组织完成。教务处定期不定期开展工作完成情况检查,实施一票否决制。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3 个等级。学院对工作表现突出、成效显著的学业导师按学院优秀级别给予表彰和奖励,授予优秀学业导师称号,比例控制学业导师总数的20%以内。对于严重失职或在工作期间有重大责任事故者,评定为不称职。考核的目的是为了督促和鼓励学业导师的工作,是为了给学生选择更为合适的学业导师,且以优秀学业导师为榜样从而鼓励其他学业导师的发展。

2 建立学业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

学业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关键在于联动,重在探索和搭建协作的平台载体,合理划分各自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双方形成相互辅助,相互助力的合作关系。

2.1 明确职责,合理分工

学业导师和辅导员作为高职院校的育人工作中的两支重要队伍,学业导师和辅导员的职能应有所侧重,学业导师更多倾向于学业指导和学习过程指导,辅导员更多的倾向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健康以及学生党团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有了明确的工作分工,合作起来才会更加高效,避免互相干预影响。

2.2 学业导师育人工作

学业导师于每学年初填报《学年度学业导师工作计划表》,合理安排学年工作计划,原则上每学年开展工作内容须涵盖专业学习指导、成长发展指导、学习活动指导、学习过程指导和学业预警。

2.2.1 专业学习指导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就业发展方向等内容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培养规格和要求,增强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与专业自信心。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科偏好和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确立专业发展目标、制定个性化的近期和中长期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明晰就业、创业或升学的努力方向。指导学生逐步实施学业规划和学习计划。

2.2.2 成长发展指导

学业导师经常面对面与学生交流,并充分利用QQ、微信等网络平台和灵活多样的方式,了解学生学习及学业动态,帮助学生及时解决专业学习及学业发展方面的问题。

2.2.3 学习活动指导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技能竞赛等各类学习活动,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专业技能;每年指导大二以上年级的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校级技能竞赛项目至少1 项。

2.2.4 学习过程指导

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进程,帮助学生完善符合自身特点的较完整的知识和技能结构;针对学生修习学分、免修免试、梳理总结、提炼知识、磨炼技能、考试考核等给予指导;帮助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培养检索信息、整合运用各类学习资源的能力。每个月随堂听课1 次以上,以更加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方法予以指导。

2.2.5 学业预警

掌握学业预警情况,每学期帮助学生进行一次学业成绩分析,对预警橙色等级及以上学生进行一对一问题分析和指导,帮助他们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做好重点学生帮扶工作。每学期与辅导员共同組织学生座谈会1 次,了解教学情况,接受学生的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同时,对于学生反应问题较多的课程,汇总情况向教学督导室及任课教师所在院部汇报,必要时,可直接与任课教师交流。

2.3 辅导员与学业导师协同育人工作

高职学院辅导员与学业导师要围绕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把握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助力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校辅导员履行工作职责应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工作重心,不能偏离。所以,在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服务方面,由辅导员引导;由于学业导师都是由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的专任教师担任,所以在学业指导和专业学习方面,由学业导师引导;在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方面由辅导员和学业导师共同引导。

在学生生活和人格完善方面,学业导师协助辅导员的工作。根据辅导员的需要开展工作,协助辅导员对分管班级学生进行道德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德才兼备的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在协助辅导员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烦恼过程中,学业导师也可借机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有利于学业导师在专业上给予学生更为全面和综合的指导。使辅导员、学业导师的特长有效结合,更好地推进建立师生“导学”关系,将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落到实处。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业导师与辅导员都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担负着为祖国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只有协同育人,共同发力,才能无愧于高职院学教师的神圣使命。高职学院学业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是一项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探索的工作,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实践和完善,使之真正成为促使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和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李冉,常红林,胡娜娜.学业导师制——班主任工作新探索 [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04):55-57.

[3]王慧,刘海霞, 王利红, 等.对高职高专类院校实行学业导师制的思考[J].科教导刊, 2017(9):24-25,38.

[4]宋祥和,丁劲峰,吴芹,丁凤云.高职院校学业导师制实践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23):14-15.

[5]赫璐,张莹.高职班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与实践[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1):37-38.作者简介:刘金荣(1989—),男,湖南衡阳人,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师,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

猜你喜欢
育人机制辅导员高职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