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英
(上海天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00)
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lity BPV)即一定时间内血压的波动程度,目前临床实践中常使用24h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血压变异性,在24 h动态血压监测中用平均压的标准差与其均值的比值表示。已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程度不仅与血压关系密切,而且与血压变异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血压变异性越大,靶器官损害越严重[1]。本研究通过比较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24 h血压变化,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 年8 月接诊的40名单纯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单纯高血压),年龄59~91岁,平均(76.90±13.23)岁;再选取41名同期高血压并发脑梗死的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合并脑梗死),年龄55~90 岁,平均(77.89±14.40)岁。确保两组患者之间的在一般资料上均没有显著的差异,可以进行对照分析。此外,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已了解本次研究的意义和目的,且在此基础之上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在患者入院后的72小时,进行24小时连续性动态血压监测,时间控制在早上8 点到次日9点,每隔60分钟进行一次测量。在测量的过程中,尽可能避免过度的运动、情绪波动和烟酒、咖啡、茶等摄入。
对两组患者血压变异性和血压昼夜节律性等进行统计分析和记录。主要检测指标包括24小时平均收缩压(以下简称24h SBP)、24小时平均舒张压(以下简称24h DBP)、24h收缩压标准差(以下简称24h SSD)、24h舒张压标准差(以下简称24h DSD)、24h收缩压变异系数(以下简称24hSCV)、24h舒张压变异系数(以下简称24h DCV)、夜间血压下降率。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数据进行汇总整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采取(±s)表示,P<0.001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24 小时血压数值、变异性都要明显地高于对照组,且SCV、DCV的下降程度要明显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项目均呈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24小时SBP、DBP、SSD、DSD比较(±s)
表1 两组24小时SBP、DBP、SSD、DSD比较(±s)
2 4 h S B P/m m H g 2 4 h D B P/m m H g 2 4 h S S D/m m H g 2 4 h D S D/m m H g观察组 1 3 5.7 8±1 9.4 3 7 4.1 4±1 6.9 1 1 8.1 2±2.5 7 1 2.6 9±3.1 9对照组 1 2 9.1 5±1 9.5 0 6 9.4 8±9.8 0 1 1.9 5±1.6 8 9.3 1±2.4 9 P 0.1 2 5 9 0.1 3 1 0 <0.0 0 1 <0.0 0 1
表2 两组24小时SCV、DCV、夜间血压下降率比较(±s)
表2 两组24小时SCV、DCV、夜间血压下降率比较(±s)
24h SCV(%) 24h DCV(%) 夜间血压下降率(%)观察组 13.62±2.64 22.83±13.14 6.83±13.26对照组 9.37±1.58 13.62±9.96 3.62±6.97 P <0.001 <0.001 0.1723
在本次研究分析了原发性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观察组24小时血压变异性都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项目均呈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变异性也是血压的波动性,它表示个体处于某个时间下血压的波动的程度[2]。血压变异性的研究依赖于对患者的血压的连续性的动态监测,因此,在本文当中使用在某一段时间当中血压标准差当做主要的量化指标。对影响BPV最主要的外在因素包括睡眠和运动、情绪变化等,但也有一定的内在因素。
临床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3]。相对于偶测血压,血压变异性更能反映靶器官损害程度,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及评估患者预后[4]。高血压患者存在着交感神经中枢异常,压力反射敏感性降低,神经激素分泌水平异常,这可能引起血压变异性增高[4]。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增加、血压升高可引起器官组织血液灌注量减少,并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组织,靶器官损害加重。逐渐多的证据显示,BPV与血压水平一样可以决定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和总体预后,甚至超过了平均血压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作用[5]。李群等[6]等表明,血压变异性增加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降低血压变异性能有效保护靶器官。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24 h SBP和DBP、日间SBP和DBP、夜间SBP和DBP均高于对照组,提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压变异性明显升高,增加了相应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且观察组患者SBPV 和DBPV 均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压变异性高于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增高可能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关。
总之,要进一步研究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关系的研究还需深入,因本研究为样本量偏小,确定二者间的直接因果关系仍然很困难,有必要设计合理的大样本研究并长期随访来论证。在降压达标的同时,降低BPV也将成为今后高血压药物治疗及减少相关靶器官损害的新目标,对临床药物应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