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教材”理念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2019-06-19 11:08任宣宇刘晓迪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初中阅读教学

任宣宇 刘晓迪

【摘 要】阅读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当今,在对阅读教学要求日益提高的初中语文课堂中,“重构教材”理念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学情,不局限于单文本教学,要善于运用教材,解析教材并重构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重构教材;初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8-0003-02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情分析不足

阅读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文本解读。在目前教学中,教师往往能遵循和落实课标,但却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学情,导致文本解读欠缺。初中生比较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而且知识体系不完善,阅读习惯还需进一步养成,但是他们思维活跃,在课堂上敢于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一个初中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应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知识全面关心和掌握,做到“以学定教”和“因龄施教”。

(二)教材运用不灵活

教材运用不灵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很多人认为新课改就是改教材。新课改之后,有的教师仍然以教参为大,把教参搬到教案上,再把教参搬到课堂中,因循守旧。另一方面,有的教师认为不必过分重视教材,忽略了其作为课程资源的主要凭借,有的课脱离教材甚至放弃教材,反而过分关注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创新。

(三)阅读教学模式僵化

在传统语文教学观念下,语文教师通常将课本作为教学的主要教学资源,但是每一堂阅读课都是千篇一律,都是对所学文章进行结构分析,体会文章的主题思想,学习文章描写方法等需要掌握的考点,这种固定的教材运用模式,不利于学生自身阅读能力的培养,影响学生对文章的自主理解和判断[1]。

二、“重构教材”理念的内涵与意义

教材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但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凭借,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实际上,新课改最根本的应该是改变以及改善教师的教学理念,这就需要“重构教材”理念。语文教师对于教材的重构,应在对新课标理解透彻的情况下,首先表现在教师能够吃透教材,对教材有到位的理解和深入的注释,能够准确把握、熟练驾驭,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能够充分结合学情,遵循初中生的心理年龄特征,了解自己的教学合作对象,灵活运用教材,使教材适应具体的教育和教学情景[2]。

“重构教材”理念并不是一味地只“死守”课标,在课标的背景下,教师不可过分依赖教材,只有深入研究教材,对教材进行重构,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才能更有效地落實课改的基本理念;“重构教材”也不是抛弃教材,而是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情况,审视利弊、大胆取舍、合理补充、有效重组,以更科学、更有效地发挥教材的作用。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因此,重构教材是语文教师教好阅读课的必要过程。教师只有在经过了深入的教材解析后,才能够恰当灵活地对教材进行重构并加以运用,继而超越教材,达到新课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同时学生不再拘于考点的条条框框,真正地使他们学有所得,与文本进行交流,丰富自己,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3]。

三、“重构教材”理念运用在阅读教学中的建议

(一)以生为本,尊重学生阅读学习的主体地位

阅读学习应是学生主动参与、真心投入的过程。新课标明确提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励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将课标与学情相结合,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进来,使阅读学习成为他们自己的事情。如在学习课文《苏州园林》前,让学生自行搜集苏州园林的信息,课堂导入时播放苏州园林的图片和短片,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自己所了解的苏州园林,使学生把自己真正当做课堂的一份子;学习文言文时,可以采用勾画圈点法、讨论法和合作探究法,指导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感知课文,在交流探讨中主动获取知识,师生合作,最大程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4]。

(二)钻研教材,扎实自身专业知识

语文教师在重构教材前,先要对教材进行充分、深入的钻研解析,这就需要扎实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所谓学科专业知识,就是教师在自己的学科领域,能够把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内容。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主要包括语文语法、修辞学、应用文写作、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专业语文知识。语文教师要有效进行阅读教学,就要精通语文学科的知识,对阅读教材内容以及广泛的语文知识都要有深入透彻的了解[5]。

钻研教材就是要切实摸准、吃透课标和教材,既要有深度还要有广度。一方面,钻研教材不是只拿着一篇课文冥思苦想,而是要站在高处,居高临下地看整体,要看到这篇课文所处的单元、与本单元其他课文的联系,还要看本学期教材的编排特点、各单元内容等。另一方面,钻研教材要仔细解析文章本身。如课文《三峡》,要钻研文章主旨、层次结构、情节脉络和艺术手法,更要钻研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问题设置,包括板书的设计和作业布置等等,都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功课,熟练透彻地对教材及其他参考书目充分运用[6]。

(三)活化教材,精选文本,增删整合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然而它并不是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定律。因此,语文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之后,应在实际教学中根据课标要求、学生具体情况等对教材进行“活化”。

教师重构教材时,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新闻学习,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新闻,在此之前学生对于新闻阅读并没有经过正规的学习和锻炼,因此,一个单元的学习也远远不够,教师应及时补充课外新闻篇目,指导学生多阅读消息、新闻特写、通讯等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了解新闻内容,把握各体裁的特点,学习读新闻的方法;能够在日常课内与课外学习生活中要求学生按量阅读新闻,养成学生阅读新闻的习惯,开阔视野,关注社会生活。同时,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大胆略化教学目的性不强的内容,对重复的内容进行删减或者归并。

教材内容整合也是重构教材的重要方法。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第一单元学习的是杰出人物,单元要求通览全篇、了解大意,通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所处的时代,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第三单元学习的是平凡人物,单元要求通过特别之处、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感受“小人物”的优秀品格。两个单元的课文内容异曲同工,教师可以将这两个单元的内容联系起来,整合对比阅读。这不仅是活化教材,更是活化了课堂。将两单元的课文内容整合之后,解决了人物学习相关知识的分割零散的弊端,会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在进行人物类文章阅读时,能从时代背景、详略安排、写作手法、细节刻画等角度观察了解,并能字斟句酌,细细品味,体会“大人物”的非凡气质,体味“小人物”的善良美好,增加学生的知识厚度与广度。这不仅有助于写作,而且对于学生增强阅读能力、增加阅历,进而提升境界、完善人格亦有帮助[7]。

总之,阅读教学并非易事,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从心出发。现在教师面对重大的阅读教学任务,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地用好教材、活用教材,提高初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红.语文教材整合与多维重构[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30).

[2]李功连.阅读教学:基于问题的反思和重构[J].语文月刊,2015(01).

[3]赵高峰.教材重构的角度与梯度——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4(01).

[4]刘芳芳.教材重构之情感性策略分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29(11).

[5]陈仲刘.语文教材重构模式初探[J].语文教学通讯,2010(34).

[6]屠锦红.关于重构语文教学内容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01).

[7]陈尚达.对重构语文教学内容的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10(04).

【作者简介】

任宣宇(1994~),女,汉族,山东省烟台市人,硕士在读,专业:学科教学(语文)。

猜你喜欢
初中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