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娟
【摘 要】教學的创新应立足于整个教学过程的优化。针对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这一环节进行重点分析,着重突出教学中应照顾到学生个体的差异,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兴趣。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探讨了在网络环境下的新的评价方法上的尝试。
【关键词】语文课程;差异;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2-0177-02
纵观现在教学课堂上的实施运用的评价,之所以采用的方法被动,多数评价内容程序化,是因为评价的终极目标多是为了奖励和惩罚,可是采用的教学评价的方式顺应现在教育改革的要求。因此,构建一个有前瞻性和发展性的教学评价体系已成为现行教学发展的需求。
学生认识自己、汲取新的知识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由浅入深,由慢到快,不可能一蹴而就。古语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评价学生时应采取“及时鼓励“的策略,努力发现并抓住学生身上哪怕是微小的闪光点,予以放大和评价。让学生从老师的积极性评价中看到自己的劳动和努力,从而产生精神上的满足,从心底发出“我行”,焕发出更强烈的学习热情。
一、关注差异,促进成长
以往的语文课程评价,教师课程的教学评价之前,教师就形成了对学生的刻板印象,少数孩子处于上游水平,多数孩子属于中级程度,极少数的孩子是下游水平,因此,造成教学评价的最大瓶颈就是太注重其甄别和选拔的局面,当然,此举是有背于语文教学的自身规律[1]。可是,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水平都未成熟,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获得教师的积极的、正面的评价,就会激发积极的情绪,积极地面对学习过程;反之,教师致以消极的、反面的惩罚,学生就极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触发消极的情绪,学习过程也会反其道而行之。由此看来,学校内部的教学评价,可以把过程评价放在首当其冲的位置上,学生通过检测看出自己的成长水平,横向和纵向对比,以此逐步增强学习的信心。
首先,可以进行差别化的教学评价。一个班级中,学生的语文水平高低不同,有差别。所以,在教学的评价标准上,从学生的发展考虑,淡化班级比照,深化自己评价,对优秀的学生,可以激发不满足于现状;对学习接受能力稍弱的的学生可以降低要求,降低标准,避免产生自暴自弃的学生。再就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为了学生成长的需求,可以运用多样的鼓励方式,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感,变“惩罚”为“激励”,用自信积极的心理深化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全面而有效的提高。
二、主体多样化,确保其客观公正
“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这也给语文教学过程提出要求,教学不能仅仅只注重教师对学生单方面的评价,还要着眼于学生自己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也可以加入家长的参评。在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也增加了合作意识,强化了自主能力,激发了自信心[2]。因此,教学评价主体要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确保教学过程的客观公正。
如一学期期末时,可以请学生展示这一学期的学习收获,自己选择,自由展示,然后让老师、学生和家长三者进行客观的评价;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譬如校园展销会、图文并茂的简报、倡议书等,汇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学生自己调查,班级学生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等。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激发各方面参与评价的兴趣,也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有效的提高。
三、互动交流,优化评价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学生也可以评价教师,学生还可以评价其他同学,也可以进行自我评价,网络程序又会自动地给学生的学习活动以评价。
如对学生网上发布的作文,便可通过自评自改、互评互改、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评价方式,动态的记录下学生进步的足迹。根据计算机能高速地处理一些繁杂的信息,并且可以记录信息的处理过程这一特点,还可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回顾、比较。在纵向的比较中,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在某一阶段取得的进步或存在的不足,从而明确下阶段努力的方向;在横向的比较中,让学生看到同伴的优点缺点,从而扬长避短,不断地完善自我。
在这里有必要提议下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评价方式的创新。网络环境下的评价更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在评价方向上,立足现在,重在使评价对象“增值”,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永不满足的心理。网上可以展示每一位学生的语文学习作品,激励学生的发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评价过程中,利用教学软件中的音乐、动画、一句鼓励的话,以及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游戏来鼓励学生,成功避免了传统教学评价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挫折感,既使大脑得到了休息,又使自己兴趣加强,同时,还开拓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好地做到了寓教于乐。
四、注重综合性,全面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3]。纵观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和完整性,相应它的课程评价内容也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几个方面出发[4]。语文课程评价囊括的范围不局限于知识和能力,还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那么,教学评价中,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统一,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统一综合地去看待。因此,我们要注重教学评价的综合性,全面、客观地去评价每个学生。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让语文教学的评价者变被动为主动,自我检查和检测自我缺陷和弱点,有助于改正不足,自我警醒。与此同时,依据每个学生的差别和不同,语文的教学评价内容相应的多样化,评价的体系依据多彩化,评价的标准应当多元化。
多增加几把评价的尺子,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受到鼓励,使学生更加自信,相信“我能行”,不断自我完善,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靳健.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师培训教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陆志平,薄俊生.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陈旭远.新课程 新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教材[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闫寒冰.学习过程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