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光伟,叶巧丽,徐来源,马有理,吴水女,苏干光
(1.开化县农业农村能源办公室,浙江 开化 324300;2.开化县农业农村局,浙江 开化 324300;3.开化县山禾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浙江 开化 324300)
大球盖菇又名皱球盖菇、皱环球盖菇、酒红 球盖菇,属于担子菌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属[1]。大球盖菇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和多糖等多种营养成分,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蕈菌之一[2]。
大球盖菇的栽培方式简单,可与水稻进行轮作[3],并可利用农作物秸秆等进行栽培。种植大球盖菇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还大大减少了秸秆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大球盖菇可以在菇房中进行地床栽培、箱式栽培和床架栽培,不适合集约化室内栽培,室外栽培是栽培大球盖菇的主要方法[4]。目前,对于大球盖菇我国仅有小规模栽培,其制种、栽培技术等研究还不够深入[5]。现有技术以生料栽培为主,产量不稳定,经济效益低。为了探索大球盖菇的高产栽培技术,特进行不同栽培料处理的比较试验。
试验于2017年10月—2018年3月在开化县音坑乡城畈村山禾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食用菌基地进行。
供试大球盖菇菌种原种由福建省古田县为民食用菌研究所提供。栽培料配方为:干稻草50%,谷壳30%,黄豆秆20%;每667 m2添加经发酵过的畜禽粪便2 t。
试验设置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和熟料栽培3个处理。处理1:生料栽培,秸秆不经高温处理和发酵处理,用水浸泡后直接栽培;处理2:发酵料栽培,秸秆通过堆放发酵后再行铺料接种;处理3:熟料栽培,秸秆通过高温灭菌,先将稻草与其他原料预湿拌匀(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再用编织袋包装,每袋装30 kg,常压灭菌,待温度升至90~95 ℃,保温6 h,停火,自然密闭12 h,出灶,然后将袋装秸秆打散后再铺料接种。每处理重复3次。
每个试验小区面积为45 m2,每小区施用秸秆:干稻草180 kg、谷壳108 kg、黄豆秆72 kg。2017年10月5日,将处理2所需的秸秆进行预湿拌料并堆料发酵;10月6日,将处理3所需的秸秆进行预湿拌料并装袋灭菌处理后打散;10月13日,将处理1所需的秸秆进行原料预湿;12月14—15日,开沟铺料,按照8 kg/m2的秸秆用料量进行铺盖;12月16日,按照0.02 kg/m2的菌种用料量进行接种;12月17日,覆盖3~5 cm厚度的泥土;于2018年3月20日开始采收大球盖菇。
观察记录各处理大球盖菇每日出菇情况,统计各处理的大球盖菇的总产量、小区平均产量、单位面积平均产量、生物转化率(大球盖菇的小区平均产量/单个小区的秸秆用量),分析不同栽培方法对产量的影响。
对栽培前后的试验小区土壤分别进行多点取样,然后混合,最终得到一份栽培前的混合土样和一份栽培后的混合土样,并将土样送至衢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服务中心进行检测,检测栽培前后土壤的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速效钾以及阳离子交换量。
从检测结果(表1)中可以看出,栽培后土样除了全钾外其他检测元素都比栽培前土样的含量高。这表明,利用秸秆栽培大球盖菇可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等物质的含量,从而改良土壤的性状,增强土壤的肥力。除此之外,栽培后土样的pH值增大,土壤从酸性变为中性,表明利用秸秆栽培大球盖菇可改善土壤的酸碱性。检测结果中栽培后土样的全钾含量比栽培前土样低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从表2可知,大球盖菇的平均产量、单位面积平均产量、小区总产量和生物转化率在不同栽培料处理方式下均存在显著差异,呈现出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生料栽培的变化趋势。其中,处理3(熟料栽培)下的大球盖菇平均产量、单位面积平均产量、总产量及生物转化率最高,与处理1和2相比,其单位面积平均产量分别提高214.3%和60.2%;其生物转化率分别提高78.62、43.29个百分点。
由表3可知,3种栽培方法下,种植大球盖菇每667 m2平均产值在2.3万元左右,平均每667 m2利润在1.1万元左右。其中经济效益最高的为熟料栽培,经济效益最低的为生料栽培。熟料栽培的每667 m2纯利润与生料栽培和发酵料栽培相比分别提高503.4%和62.9%,其投入产出比分别提高56.4%和1.9%。
表1 大球盖菇栽培前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
表2 不同栽培料处理方法对大球盖菇产量的影响
表3 不同栽培方法的大球盖菇667 m2效益分析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简单,栽培原料来源丰富,可利用农业废弃物等进行栽培;且大球盖菇抗逆性强[6],产量高,生产成本低,营养丰富,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栽培方法对大球盖菇的产量具有不同的影响。熟料栽培更有利于大球盖菇菌种的培养,应作为大多数菌菇工厂化栽培的主要生产模式[7]。并且利用秸秆栽培大球盖菇可改良土壤性状、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的酸碱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