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琴
【摘 要】对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和现状进行细致的梳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抓住“病”根,对症下药。努力帮助农村数学学困生,使他们重新树立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转化;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6-0066-01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严谨的学科,知识点连续性较强,具有很高的层次性、概括性,严密性。在农村的学校中,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学困生数量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在数学学科方面较为突出。学困生大多缺乏自信,学习主动性差,甚至在心理上出现了闻“数学”而丧胆的心理。转化这些学困生,家庭、学校需要投入更大的信心、热心、耐心,对“症”下药。本文浅谈下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的产生原因及转化方法。
1 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的产生原因
1.1 小学阶段数学知识不扎实
在小学阶段,由于有些学生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基础不扎实,相应层次的能力未能过关,如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导致成績始终落后。于是紧张、失望,自卑的种子便散落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每次考试,他们都如坐针毡。小学阶段成绩落后,为初中的数学学习也设下了层层障碍。但是,面对这种情况,只要进行适当的训练和辅导,改变是大有希望的。
1.2 学困生自身缺乏勤学的精神
通过对某校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抽样调查,以及跟一线数学老师的交谈发现,数学学困生对学习数学普遍缺乏兴趣,求知欲低。有的学生只做完教师布置的几道题,便万事大吉,很少去研究其它的相关题型,进行必要的拓展。有的学生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甚至有个别的学困生成了“一蹶不振”的典型形象。
1.3 社会环境方面的不利因素
农村留守儿童较多,监管人文化程度低,教育观念滞后;另外,中学生世界观不够成熟,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诱惑、干扰,如电子游戏、网吧、录像、不健康的书刊等影响,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
2 关于转化农村数学学困生的策略思考
2.1 家庭和学校要负起育人的真正责任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塑造学生个性、锻炼学生基本能力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认知能力差,思想变化大,极易“误入歧途”,成为学困生。家长不要轻易将孩子推给老人监管,而去外地打工;老师要将学生情况及时反馈家长,想法解决。只有家、校合作,才能获得双赢。
2.2 教师要有“爱生如子”的胸怀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爱的教育是最美的教育。“带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老师只有倾注了自己的爱和心血,才能灌溉出美丽的花朵。要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对待学困生,跟他们进行交流,提出要求。在充分考虑学生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提出适度要求,并告诉他们学习成功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所有人所期望的。教师要用坚定的信念去鼓舞学生取得进步。给数学学困生布置一些合适的作业,让他们能够“高而可攀”,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教师只有尊重和信任学困生,并且让他们知道教师的期待,学困生才会有对数学学习的动机。
2.3 教师要寻找学困生的闪光点
教师要找到数学学困生的闪光点,并以此作为撬动他们热爱学习数学的支点。恰当的鼓励、表扬是必不可少的。对数学学困生的表扬、奖励会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大有益处。
2.4 要锻炼他们的意志和承受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是一个艰苦的、日积月累的漫长过程。没有顽强的学习意志,坚定地学习信念,数学“学困生”就会半途而废。教师在教学时,应鼓励学生树立信心,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以平静的心理去学习。教师同时要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的挫折教育,锻炼他们的心理承受力。
2.5 尽力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
学困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家长要克服暂时的困难,放下眼前的利益,专心陪陪孩子,教教孩子,爱爱孩子,让他们不要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总之,面对农村的学困生,教师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学困生一路坚持不懈的一起走下去,共同见到人生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