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对“短篇小说集”和“长篇小说”的名著阅读教学进行比较性探讨。未见同题文献,望这篇尝试性的文章有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名著阅读教学 整本书 经典名著 短篇小说集 长篇小说 文本
“整本书”尤其是经典名著阅读不仅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具有重要作用[1],而且在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培养[2]以及“终身阅读习惯”养成[3]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学业就是考分”观念[4]、“图像”为王[5]、“电子”浸透[6]和“雅俗无高低”论调[7]等各种力量的夹击下,“整本书”尤其是“高值化”的经典名著[8]阅读长期处于不堪的局面——不但存在着“阅读认知”误区[9]、“读书取向”偏离[10]等问题,而且在阅读量方面离理想的要求很远——无论小学生[11]还是中学生[12]抑或大学生[13],直至现在,调研结果仍显示出初、高中生名著阅读量严重不足[14]、名著阅读困难重重[15]等诸多问题。如何改变这种不良的状况?笔者所在学校的尝试是,从2010年始便举办读书节[16],从2017年起就以“显性课程”[17]的方式进行“名著阅读教学实验”[18]。
显然,不同文体有不同的教法,其依据除文体特征外,还要考虑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两个因素[19]。在此,拟以高一级实验教材《契诃夫短篇小说集》和《三国演义》为主要例子,对短篇小说集和长篇小说的名著阅读教学进行比较性探讨。
1.文本性质相同
首先,两者均属于文学范畴,是“语言的艺术”,是虚构或者说是创造性想象的产物。正因为这样,乔伊斯·卡洛尔·奥茨才宣称:小说“做的是比较认真严肃的梦”[20],巴尔扎克也才会认为,小说是“严肃的谎言”。其次,两者都有一定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或拟人化的形象,并饱含着思想或感情,当然,其思想感情总是蕴含在虚构的感性世界里而非直接表达出来,换句话说,小说用形象“说话”。
2.教学目标相近
教学目标的确定,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考虑文本的特性。既然两者同属于“语言艺术”,那么,其教学目标的定位首先就应该是“语言构建与运用素养”的提高。从世界著名小说(如《契诃夫短篇小说集》《红楼梦》)通常都出自“语言大师”的角度看,其对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无疑是极为有效的。其次,既然两者都用形象“说话”,那么,其教学目标的定位就应该有“感性美与理性美”[21]的领略。这里的“感性美”对应于“形象”,“理性美”对应于形象所说的“话”,领略久了,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自然就上来了。再次,既然两者的形象所说的“话”都是“蕴含”的,其教学目标的定位就应该还包括“由表入里”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即“借助形象思维的培养和发展而达到抽象思维的培养和提升”。最后,既然两者都是“语言艺术”就不可能不承载着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内容,故其教学目标的定位也不妨有“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提高。
显然,对短篇小说集和长篇小说而言,上述四个教学目标的定位在重要性上依次下降。从如何实现教学目标角度讲,下列几点很重要。第一,由于小说是形象的,所以应高度重视学生“想象力、感受力和深入到感性背后的能力”[22]的培养;第二,由于“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 ,都是探不到底的”[23],所以应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和多元化解读”[24];第三,由于小说是虚构的,所以应按“文学的创造性和审美性来教”,防止学生将其错当为“实证性的历史知识来学”[25],如让学生清楚《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关羽等人物形象与历史上的真人有很大差别;第四,由于“促成学生继续读下一部名著的行为”是“名著阅读教学”更为成功的标志,所以应重视“续推工作”[26],如教完《契诃夫短篇小说集》,可推出另外两位世界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和欧·亨利。
1.文本结构不同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是选集型的书,虽出自同一作家之手而显得比系统——如主题思想相同或相近、艺术手法相同或相近,但毕竟各篇都是互不关联的独立、短小之作。相反,《三国演义》却是鸿篇巨制,主要人物的活动几乎贯穿全书,展现的是一幅远比前者更为立体而又复杂的生活画卷。
2.阅读心理不同
短篇小说集各篇已是一个无需划分的相对容易接受的小单元,所以学生一般不会有“畏避情绪”[27]。如果他对某一篇觉得没兴趣而重新挑一篇阅读,从欣赏角度看不会有大碍。相反,长篇小说的“宏大性”和“整体性”突出,这个并非“简单明了”的复杂系统[28]易让学生产生压迫感,如果学生对某一部分没兴趣而想“跳读”,则可能出现往后“不知所云”的问题。
3.阅读阵地不同
长篇小说的大体量和连贯性决定了绝大部分的阅读是课余时间,课堂主要用以答疑解惑[29]。相比之下,短篇小说集自然形成的“小单元”特点决定了其可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兼用,必要时还能做课堂上单篇小说详读详解的安排。
4.教学重点不同
长篇小说的教学重点在于梳理庞杂的结构线索,找准促成人物性格发生变化的重要事件以及故事情节的关节点,剖析人物形象或重要场景的深刻内涵,揭示作品呈现出的时代精神及其现实意义。短篇小说集的教学重点在于梳理各篇的异同点并归纳出作家的创作风格乃至前后的变化,找准能充分体现出人物性格的重要细节或场面,探究“短而精”的构思方式及其价值之所在,玩味甚或借鉴作品语言的独到之处。
5.教学方法不同
作为教学重点的突破,教学方法上长篇小说适宜于用“提纲挈领”法[30]、多维透视法(如文艺学、历史学、社会学)等,而短篇小说集则适宜于用单元归纳法、单篇精讲法等。另外,“成就动机”法[31]、名家伴读法、任务驱动法、主题研讨法、分组讨论法、知识抢答法、阅读报告法、“辩论竞赛”法[32]、戏剧表演法、“网络助推”法[33]、读写结合法等,均可为两者所共用,但采用何种方法更为适宜,则必须根据文类特征、学生情况和阅读进程而定。
因未见同题文献且篇幅限制,讨论自然是挂一漏万,只希望这篇尝试性的文章有抛砖引玉之效。
参考文献
[1]姚佩琅.高中语文学科新面向:整本书[J].文学教育(上),2019(01):95-99.
[2]姚佩琅.德育视野中的校办读书节[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04):28.
[3]姚佩琅.校办读书节的阅读理念[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07):23.
[4]郑惠生.关于“当前小学生课余时间最喜欢做什么”的调研[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4):30.
[5]郑惠生.“图像时代”大学生最认同的读物的探讨——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八[J].美与时代(下),2005(12):88.
[6]郑惠生.关于当前中学生视听与读购状况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6):101.
[7]郑惠生.通俗小说的认识判断与价值判断[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2):12-18.
[8]郑惠生.文艺学批评实践[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9.
[9]鄭惠生.小学生课外阅读认知、行为与相关条件的调研[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6):81-91.
[10]郑惠生.中学生最欣赏与最反感的作家作品有哪些?——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2):57.
[11]郑惠生.城乡小学生离经典名著有多远——小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二(上)[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11):102-106.
[12]郑惠生.中学生离经典名著有多远——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二[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2):82-90.
[13]郑惠生.大学生离经典名著有多远——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9):60-66.
[14]姚佩琅.高中生名著阅读量、阅读认知与行为的调研[J].文学教育(上),2019(04).
[15]姚佩琅.高中生名著阅读中愉悦、失望与困难的调研[J].文学教育(上),2019(05).
[16]姚佩琅.校办读书节对学生课外阅读认知与行为的影响——以汕头市东厦中学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6(04):6-7.
[17]郑惠生.影响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五个因素[J].教学与管理,2007(34):37.
[18]姚佩琅.以提升素养为导向的名著阅读教学实验[J].文学教育(上),2018(11):71-75.
[19]姚佩琅.名著阅读教学的条件创设[J].文学教育(上),2018(12):119.
[20](美)乔伊斯·卡洛尔·奥茨.短篇小说的性质[A].//(美)狄克森,司麦斯,合编.短篇小说写作指南[C].朱纯深,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21]郑惠生.应该重视大学生文学审美趣味的培育——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的探讨[J].美与时代(下),2005(04):8.
[22]姚佩琅. 略论当前中学文学教学的“八重八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2):84.
[23]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M].程代熙,张惠民,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75.
[24]姚佩琅.高中语文中文学作品的定位——以《课标》、教材、高考的分析为基础[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05):29.
[25]姚佩琅.语文学科中的文学真实性问题——兼与李明哲《疑点重重,令人费解——读都德〈最后一课〉》商榷[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03):10-11.
[26]姚佩琅.名著阅读教学“四步工作法”[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1):12-13.
[27]郑惠生.经典名著留给大学生的印象探讨——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六[J].美与时代(下),2005(09):83.
[28]郑惠生.论审美时尚的个体抉择[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03):27.
[29]黄少娥.名著与名篇阅读教学之比较分析[J].文学教育(上),2019(04).
[30]梁小艳.构建名著阅读教学模式:以《红楼梦》为例[J].文学教育(上),2019(04).
[31]王银鸿.学习动机视阈中的名著阅读教学[J].文学教育(上),2019(04).
[32]郑佩琪.名著阅读教学之“辩”[J].文学教育(上),2019(04).
[33]陈燕婵.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局及应对教学模式的构建[J].文学教育(上),2019(04).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以“提升素养”为导向的名著阅读教学实验研究》(项目编号:2018ZQJK023,项目负责人:姚佩琅)
(作者介绍:韩金容,广东汕头市东厦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