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高校田径短跑运动员专项技术训练

2019-06-18 04:20赵军
活力 2019年5期
关键词:田径运动体育教学高校

赵军

[摘要]在世界体育运动项目中,田径运动是一项普及率高的体育运动项目,矫跑是田径运动项目中的重要竞赛项目,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奥运会发展的历史上,短跑运动深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短跑项目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基础项目,是高校田径训练的重点内容。短跑作为一项高强度无氧代谢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技术、力量、速度以及耐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目前,高校田径运动训练水平较低,缺乏有效的短跑专项技术训练。如何根据高校田径运动员的训练特点,开展有效的专项技术训练,文章对其开展有效的分析。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田径运动;专项技术训练

短跑项目作为高校田径训练中的重点内容,受到高校的关注和重视。短跑项目作为一种高强度的无氧代谢极速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具有非常高的技术、力量和耐力。在短跑专项技术训练中,可以提高田径短跑运动员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短跑成绩,培养更加优秀的短跑运动员。因此,在高校田径短跑运动员训练中,采取有效的专项技术训练,提高短跑田径运动员专项技术水平。

一、高校田径短跑运动员专项技术训练内容

(一)速度和速度耐力的技术训练

在短跑运动员专项技术训练中,开展10秒原地小步跑、高抬腿跑以及下台阶跑的速度训练活动。通过10米、20米、30米、60米以及80米开展最大强度的计时训练。在100~200米之间开展间歇性的快速跑训练。在150~350米开展30°的中速度上坡跑步训练,开展4~5公里的越野跑运动。

(二)下坡跑快速跑训练

在100~200米的300坡度上开展全速下坡跑训练,然后轻松走回,恢复之后再进行下坡跑,每节课程开展6~8次训练。

(三)间歇性全速跑训练

在此项训练中,如400米的短跑训练中,开展160米+160米+80米的全速跑训练,完成160米的全速跑,原地休息60秒之后进行160米的全速跑,原地休息80秒之后进行80米的冲刺。开展2~3组的训练,控制在5组以内。对于其他的短跑项目,可以采取相应的方式开展训练活动。同时专项能力和专项技术的训练中,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根据专项训练的内容进行安排和调整。

二、高校田径短跑运动员专项技术训练方式

(一)短跑途中跑中加强大小腿折叠前摆训练

大小腿折叠得越紧,能够更好地缩短摆动腿的动量,有效增加跑步的频率。在开展专项技术训练前,通过对运动员的中途跑图片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优秀的运动员在蹬离地面之后,小腿立即进行折叠,并且折叠得非常紧,根据生物学和力学原理进行分析,小腿和大腿之间折叠的更近,在摆动腿前摆的过程中,其转动惯量就会越小,摆动腿前摆开展圆周运动,具有非常大的物量,提高学生专项技术训练效果。大小腿折叠的越紧,双腿剪绞速度越快。在短跑运动中,有效缩短腾空阶段的时间,可以有效提高短跑成绩。根据生物力学原理内容,跑步是人体上下交互的相向运动。因此,摆动腿的大小折叠越紧,能够有效增加摆动腿的角速度,摆动腿的加速向前,必然会促使另一侧的腿快速后伸。根据生理学的原理,跑步是一项交互抑制的运动,左腿在屈曲的情况,右腿就会伸直。所以,在了解折叠腿的重要作用之后,采取有效的折叠方式。折叠腿的方式中,要求运动员在后蹬之后,使足跟快速向臀部靠拢,可以有效缩短移动路线,有效缩短腾空的时间。

(二)掌握准确的压扒地动作技术

在田径短跑运动员跑步中,其阻力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空气阻力;二是运动中前蹬的制动力。空气阻力不属于人为因素,因此,前蹬制动力是短跑运动员跑步中的主要阻力因素。因此,对其制动力控制可能性进行分析,如有效缩短足的落地点,和身体重心垂直直射点保持更近的距离。将大腿快速地向下压,将膝盖作为圆点,小腿为轴,开展后扒地动作。用足掌撑地,当足落地时,躁关节开展背屈的缓冲动作,有效控制和减少制动力。在对上述可能性进行分析之后,为了能够达到制动力减少的目的,除了采取强化股后肌群收缩措施外,同时加强运动员跑步途中的放松措施,在股后肌收缩过程中,将大腿快速地向下压,小腿开展相应的鞭打动作。

(三)注重后蹬技术的改进

在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后期,德国的优秀短跑运动员哈里在百米的跑步竟赛中,取得了10秒的成績,成为17届奥运会的100米冠军。相关的体育运动研究人员,通过视频观察进行分析,观察到哈里在跑步的途中,后蹬并没有伸直完全,后蹬腿的膝关节依然有一定的弯曲,因此,很多的研究人员提出不少质疑,其说法也各不相同。生物力学研究者认为,在后蹬的过程中,膝关节需要具备一定的弯曲度,虽然造成后蹬力的损失,但是,有利于小腿向大腿进行折叠。通过对生物力学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小腿向大腿折叠的过程中,其原动肌主要是股后三弦肌,此肌和股骨处于平行位置,膝关节在伸直的状态,股后三弦肌收缩的力效是零。因此,在途中跑专项技术训练的过程中,运动员不应过分的后蹬伸直,在蹬伸之后,小腿快速向大腿折叠,足跟向臀部靠近,采取合理的技术训练,提高专项训练成绩。

(四)注重技术规范和训练强度的控制

短跑是高极限强度的跑步运动,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运动强度和中枢神经有着直接的联系,运动强度增加的同时中枢神经中细胞也会更加兴奋。随着神经兴奋度的增加,神经区扩散更加的明显,导致运动员出现比较多的多余动作,技术动作规范性不足。因此,在专项技术训练的过程中,应当设置不同强度的训练活动,做好技术规范和训练强度之间的问题,促进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技术水平。

结语

短跑项目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高强度项目,对运动员身体素质和专业素质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在田径短跑运动员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专项技术训练活动的开展,促进身体素质训练和专业素质训练的协调,开展专项技术训练活动,帮助运动员掌握短跑运动的运动技巧,锻炼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员的短跑成绩。

参考文献:

[1]张勇胜.高校田径短跑运动员的专项技术训练探讨[J].青少年体育,2017(7):64-65.

[2]钮凤秋.普通高校田径短跑运动员的专项技术训练[J].田径,2006(11):5-6.

猜你喜欢
田径运动体育教学高校
当前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