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楹联研究的现状与启示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

2019-06-18 11:44江诚朱蕾晔汪海彬梁发波柯社教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楹联研究者课题

江诚 ,朱蕾晔 ,汪海彬 ,梁发波 ,柯社教

(1.黄山学院教务处,安徽黄山 245041;2.黄山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安徽黄山 245041;3.安徽省屯溪一中,安徽黄山245099)

1 问题提出

楹联,又称对子或对联,其由横批、上联和下联三部分构成,并且上联和下联遵循“六相”原则。楹联被认为是五言诗或七言诗的变体,是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甚至被誉为中国文化“轻骑兵”。从楹联的发展来看,我国楹联起源于五代,并大体历经了宋元的萌发期、明代的初放期、清代前期的成熟期和清代中晚期的全盛期四个阶,尤其是清代,作为楹联的集大成时期,其楹联作者达3000多人,楹联集子留存约300种,并且楹联作者地域分布之广,涉及23个省份之多。楹联作为一种文化不仅影响着现代作家的思维方式和艺术表达,其作为中国传统和特色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还蕴含着丰富的教化内容和教育思想,并于2005年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内最早开展楹联的相关研究始于廖树动的1936年。随后,文学、艺术学、文化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者对楹联开展了大量研究,主要涉及楹联、楹联的艺术文化、楹联的价值功能等方面开展研究,并取得丰富的成果:第一,在楹联方面,研究者探讨了楹联的文体、楹联的历史,以及各地各时代的楹联特征研究,如清代及清代皇家园林匾额楹联、河内文庙楹联、戏曲楹联、徽州楹联、佛教寺庙楹联和清真寺汉文楹联,甚至武汉现代公园的楹联;第二,在楹联的艺术文化方面,研究者不仅考察了清代楹联的书法、韵律等艺术,还考察了其文化,甚至道德文化;第三,在楹联的价值功能方面,研究者不仅探讨了其传播、教育和审美等价值,还探讨了其广告效应、阅读疗法媒介等功能。然而遗憾的是,国内还未见研究者就我国楹联的研究的丰富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为此,本研究拟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我国楹联在1936年-2016年的八十年间的成果进行定量的梳理,以了解我国楹联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研究概况,以为今后国内楹联研究提供一定启示。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来源

以中国知网(CNKI)中的期刊论文、硕博论文数据库为检索平台,以“楹联”为检索篇名,检索2018年10月1日之前的文献,共检索到1042条题录,其中期刊论文1018篇,博士论文4篇,硕士论文20篇。

2.2 分析类目与单元

依据以往研究,拟从期刊级别、研究力量、发表时间、研究方式、项目资助、研究主题6个方面对文献题录信息进行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我国楹联研究的发表时间分析

我国楹联研究最早的研究始于廖树动1936年发表于《船山学报》(今《船山学刊》)的楹联论文,但之后楹联研究陷入停滞,直至1981年才有楹联的研究发表。在整个80年代内,楹联研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每年都有论文发表并大体呈现初步上升的趋势,年平均发表6.7篇;到了90年代,尤其是1993—1996年,论文呈直线上升增长,并在1996年达到历史高峰(年发表42篇)。可见,90年代楹联研究处于稳步增长的阶段,年平均发表论文31.0篇。21世纪以来,我国楹联研究也大体呈现稳中有增的趋势,年平均发表论文达50.9篇,并在2017年达到历史最高峰(年发表75篇,见图1)。另外,图2也直观展示了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21世纪00年代、10年代论文年平均增长情况,结果发现四个年代的论文年平均发表篇数呈现上升的趋势(见图2)。

3.2 我国楹联研究的期刊分析

第一,在期刊级别方面,结果显示(见表1),我国楹联研究大部分发表在一般刊物上,占总数的88.6%,CSSCI或CSCD来源期刊最少,仅19篇,占总数的1.9%,CSCD、CSSCI扩展和北大中文核心的论文也不多,仅95篇,占总数的9.5%。可见,当前研究的质量并不高,近9成的论文发表在一般刊物上;第二,从发文量最多的前五个期刊来看,这五个期刊分别为《五台山研究》(发文 26 篇)、《文史杂志》(发文 19 篇)、《湖南农业》(发文 12篇)、《中国书画》(发文 10篇)和《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发文10篇),而从发文量最多前五个期刊的级别来看,除了《五台山研究》是CSSCI扩展版期刊外,其余四个期刊均属于一般刊物。

3.3 我国楹联的研究主题分析

依据中国知网中的“新版KNS 6.6”中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对我国楹联研究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发现,当前我国楹联研究主要包括四大主题方面的内容 (见图3),即楹联及文化研究、楹联艺术研究、楹联价值研究和徽州楹联研究。据此,将我国楹联研究分为上述四大方面然后做进一步对其进行主题的具体分析,结果发现(见表2),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楹联及其文化研究,共982篇,占比94.2%,而其他主题的研究的则较少,其中楹联艺术研究28篇,占比2.7%、楹联价值研究23篇,占比2.2%、徽州楹联研究9篇,占比0.9%。可见,当前四大主题的研究存在着不均衡现象。

表1 楹联研究的期刊分布

表2 楹联研究的内容分布

图1 我国楹联研究的发表时间分布

图2 我国楹联研究的年代分布

3.4 我国楹联的研究方式分析

对楹联期刊论文的研究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作者数为1人的论文有981篇,占总论文数的96.4%,而作者数为2人及以上的总共才32篇,占总数的3.1%。可见,作者数为1人是我国楹联研究的主要方式。进一步研究结果发现,只发过一篇文章的作者占比94.5%,而发表过两篇的作者为38人,占总数的4.1%,发表过三篇的作者为7人,占总数的0.7%、发表过四篇的作者为4人,占总数的0.4%,最少的为发表论文5篇及以上的作者,为3人,占总数的0.3%。可见,大多数作者并没有专业从事我国楹联研究,这也表明我国当前楹联的研究缺乏核心科研团队。

表3 楹联的研究方式分布

3.5 我国楹联研究的课题资助分析

由表7可知,我国楹联研究论文中最少受到课题支持的为国家级课题资助,仅5篇,占0.6%,而有955篇没有课题支持,占总数的93.8%。可见,各级课题一起加起来仅59篇,占总数的5.7%,这表明我国楹联研究得到课题支持不足,亟须得到课题的支持。

3.6 我国楹联的研究力量分析

通过计算第一作者单位来了解我国楹联研究的力量,结果发现(见表5),楹联研究受到各种研究机构研究者的关注,包括社科院、中国楹联学会等研究机构、大学、高职高专等。其中发文最多的机构分别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发表9篇)、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发表8篇)、中南大学(发表8篇)、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发表8篇)和中国楹联学会(发表6篇)。可见,研究院和高校是我国楹联研究的主要力量。

表4 楹联研究的课题资助分布

表5 楹联的研究力量分布

4 讨论与启示

图3 我国楹联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

收集并整理1936年至今的989篇有关我国楹联研究,并6个分析单元对文献题录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发展趋势上看,我国楹联研究最早的研究始于1936年,但之后楹联研究陷入停滞,直至1981年才有相关研究发表,大体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初步发展阶段、90年代的迅速发展阶段、21世纪的繁荣阶段三个阶段,并在2017年达到历史最高峰 (年发表68篇),并且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21世纪00年代、10年代四个年代的论文年平均发表篇数呈现上升的趋势;我国楹联研究在各类期刊都有发表,但主要发表在一般省级刊物上;当前研究的主题主要集中于楹联及其文化研究;单一作者发文是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式;楹联研究中有93.6%的研究没有课题的支持;当前研究的主要力量是研究院和高校。可见,80年以来,我国楹联研究受到各类研究者(研究馆、社科院等研究机构、大学、高职高专等)、各个学科(文学、美术、宗教、旅游和教育等各个学科)的重视,并受到各级课题的支持,在楹联及文化研究、楹联艺术、楹联价值和徽州楹联四个主题上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当然,仔细分析发现,当前我国楹联研究中也有亟待改进的地方:如发表在高级别期刊的论文不多、研究的主题主要偏向楹联及文化方面的研究、单一作者发文的期刊论文较多,而多个作者合作的研究方式不多、大部分研究没有科研基金的支持等,这启示我们今后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以进一步丰富和提高我国楹联领域研究,以进一步挖掘楹联的当代价值

4.1 加强学科合作,均衡研究主题

从我国楹联的研究的主题来看,当前主要研究主要包括四大主题方面的内容,即楹联及文化研究、楹联艺术研究、楹联价值研究和徽州楹联研究,但研究者在各个主题上的研究侧重点则大相径庭:94.2%研究涉及楹联及其文化研究,而其他主题的研究则偏少,如楹联艺术占比2.7%、楹联价值研究占比2.3%、徽州楹联研究占比0.9%。可见,当前四大主题的研究存在着不均衡现象,研究者更多探讨楹联的文体、楹联的历史,以及各地各时代的楹联特征研究 (如清代及清代皇家园林匾额楹联、河内文庙楹联、戏曲楹联、徽州楹联、佛教寺庙楹联和清真寺汉文楹联,甚至于武汉现代公园的楹联)以及楹联的文化和道德文化的研究。但我国楹联研究却受到文学、美术、宗教、旅游和教育等各个学科的重视,这与94.2%的研究集中于楹联及其文化的研究主题是极其不相称的。另外,从研究的形式来看,单一作者研究是当前我国楹联研究的主要形式,并且这些作者中仅有38名研究者发表过两篇及以上的论文,这表明当前我国楹联研究的研究者不仅缺乏合作,更别提学科间的合作,还缺乏系统深入研究。正因为缺少不同学科研究者的合作,才致使楹联研究的主力军——文学专业的研究者将研究重心偏向于楹联自身历史、特征及其文化的研究,对于其他主题,尤其是楹联的当代价值研究偏少。然而事实上,我国的楹联不仅存在其自身特征和楹联文化,其内容也具有重要教育价值和功能,正如有限的楹联价值功能研究发现,楹联不仅存在传播、教育和审美等价值,还有其广告效应,甚至在心理疗法——阅读疗法中起着重要媒介的功能。为此,今后我国楹联研究要加强诸如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合作,以深入挖掘和凸显其当代教育价值和意义。

4.2 注重课题申报,提升研究质量

文献计量学结果显示,在期刊的级别上,88.5%的研究发表在一般刊物上,9.6%的研究发表在CSCD、CSSCI扩展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仅1.9%发表在CSSCI或CSCD来源期刊上。另外,对发文量最多的前五个期刊分析发现,仅《五台山研究》是CSSCI扩展版期刊外,其余四个期刊均属于一般刊物,这表明我国当前楹联研究的质量不高。与此同时,对我国楹联研究的项目资助情况来看,虽然当前研究受到了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和校级等各类课题的资助,但是93.6%的研究却是没有相关课题的支持的。这又表明我国当前楹联研究缺乏相应的重视,正如有研究者指出“学术界对楹联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文学研究者忽略其文学性思考,民俗研究者忽略其文化内涵的考察,教育学研究者忽略其教育思想的考量等”。但是某一领域课题的申报和该领域研究的质量的相辅相成的,只有一定高质量的研究基础,并在研究者深入的思考和反复论证下,才能成功申报相关课题;也只有相关课题的支持下,才能给研究提供所必需的经费保障,让研究者深入、系统的开展研究,从而发表高质量论文。另外,省部级以上课题,尤其是国家级课题对于结题时论文质量有一定要求,这也促使研究者认真开展研究,以确保顺利结题。这提示我们今后研究者楹联研究过程中,要多注重课题申报,保障课题顺利开展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提升楹联研究的深入性和质量。与此同时,这些高质量的楹联研究也会成为下一个课题顺利申报的重要研究基础,如此才能更好促进我国楹联的研究。

综上所述,我国今后楹联研究中,一方面需要加强学科合作,均衡研究主题,尤其是要加强诸如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合作,以深入挖掘和凸显楹联的当代教育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注重课题申报,提供研究质量,通过课题申报和研究质量相互促进的关系,进一步提升我国楹联研究的深入性、系统性乃至研究质量。

猜你喜欢
楹联研究者课题
我的微课题研究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不忘的初心 永恒的课题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擦亮初心: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孔府的年节楹联
年轻瘦人糖尿病增多
我与楹联缘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