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芹
摘 要 儿童生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宝贵资源,课堂学习过程本身也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教师以儿童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建构时间性、空间性和日常性生活时间,创设不同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到身边的生活,拓展至广阔的社会生活,“学会”生活,养成公共生活意识,不断提升生活智慧。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生活事件建构;儿童生活;课堂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9)05-00-03
“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名称的变化并未改变课程的基本性质,“回归生活”仍然是小学德育课程不变的话题和难题。[1]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将儿童鲜活的生活经验视为重要的课程资源,通过建构“生活事件”丰满儿童的当下生活,引领儿童未来的生活。
所谓“生活事件”,即一定时间内发生的事态。教材正是通过构建“生活事件”来摹仿儿童生活,以此培养儿童整理生活的思想图式。生活事件类型多元、形式多样,具体而言可归纳为三类:为生活“定时”的时间性生活事件,为生活“定位”的空间性生活事件,为生活“定料”的日常性生活事件。[2]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建构不同的生活事件设计教学活动,以此关联儿童最真实的生活,解决儿童最真实的生活难题。
所谓“时间性”生活事件,顾名思义,即与时间相关的事件,这里的时间包括自然时间和“人造”社会时间。[3]无论是自然时间还是社会时间,教材的设计意在让儿童获得“时间感”,学会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它包括对日常生活时间的把握和安排,对时间意义和生命的感悟理解,由此引导儿童树立时间规划意识,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条理,“学会”生活。
相较于自然时间的安排,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更加依赖于“人造”的社会时间。统编《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安排了“我们的节假日”这一单元,以儿童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时间为线索,安排了“假期有收获”“周末巧安排”“欢欢喜喜庆国庆”“团团圆圆过中秋”四课内容。它遵循学生现实生活的时间逻辑,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有意义地度过闲暇时光,理解节假日的文化意义。[4]
因此,課堂活动设计的目标应指向让儿童从时间的文化意义上理解生活,获得初步的社会时间感,从而引导儿童规划和安排好这些具有社会和文化意义的时间。
以“周末巧安排”为例,教师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中创造了一个虚拟的同龄人形象“果果”,呈现儿童当下周末的时间安排,以及在此过程中遭遇的生活烦恼。在学生分享各自丰富多彩的周末生活之后,教师设计了“果果的周末生活”这一情境贯穿课堂活动始终。
情境一:周六早晨,果果9点起床了。
以“起床的时间”这一生活事件唤醒学生的真实生活经验,在对比自己起床的时间后,让学生判断果果的起床时间是早还是晚。这一情境辨析的设计目的不在于让学生简单地判断对错,而是在“早睡早起”这一大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周末起床时间的合理性。
情境二:周日上午,果果不愿去英语兴趣班。
整个社会环境的激烈竞争和焦虑感影射到儿童身上,特别是城市儿童,多体现为周末忙于参加各类兴趣班。这一生活事件正是取材于孩子最真实的成长烦恼,从而引发学生思考。一方面,让学生明白这样的烦恼是正常的,大家都会遇到;另一方面,果果面对兴趣班的态度和沟通解决问题的方式,希望能给学生解决生活问题以启示和引导。
这样的活动设计,源自学生真实的生活,直面学生周末生活的真实问题。这些以时间为线索的生活事件,串联起来的课堂情境才能真正唤起学生的思考。学生在体验果果周末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周末生活,在帮助果果想办法的同时,也明确了在遇到问题时学会换位思考、积极沟通的重要性。让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感知他人的周末生活事件,既是对自己已有周末生活的“回望”,更是为其未来周末生活的安排和问题处理提供方法指引。由此,引领儿童在回望与反思中“学会”生活。
“空间性”生活事件所呈现的是儿童在不同空间的思维方式、言行方式的生活事件,从而使儿童能够区隔不同的生活空间,形成与特定社会空间相符合的生活方式,获得社会空间感。[5]有了社会空间感,儿童才能根据不同的空间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做一个遵守秩序、遵守规则的小学生。因此,统编《道德与法治》以学校、家庭、社区、国家、世界,这些儿童不断扩展的生活空间为主线,架构教材。
二年级上册以“共有与共享,为公共生活奠基”为核心主题,安排了“我们的班级”和“我们在公共场所”两个单元,分别指向儿童的学校生活空间和日常社会公共空间。课堂活动设计应当通过空间性生活事件的构建,让儿童形成公共空间感,树立一定的公共意识和规则意识。由此,引导儿童走进广阔的生活世界,认识和理解公共生活,主动承担这些生活领域的责任及应遵守的规则。
以“我们小点声”为例,教师根据儿童不同的生活空间,设计了由学校空间扩展到社会空间的四个情境,呈现儿童在不同空间遇到的一些生活问题和需要遵守的规则。由此,引导儿童学会控制说话的声音,做一个讲文明、有公德的小学生。
情境一:做作业时,一位同学摇椅子与凳子,发出刺耳的声音。
这一空间性生活事件的建构取材于学生在学校这一生活空间中的常见现象,因为二年级学生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经常会忽略自身的行为对其他同学可能造成的影响。教师通过建构这一体验情境,引导学生“劝一劝”,并在课堂上“做一做”,让学生在椅子和桌子离得比较远的情况下,学会轻轻挪动桌椅,避免影响他人。
情境二:公共汽车上,快要关车门了,你还没来得及下车,此时该怎么办?
这是学生上学或放学路上可能遇到的生活事件。相比于前面的情境,教师希望学生面临这样的紧急情况时,能够学会不以简单的对错做出二维判断。公共汽车上属于公共场合,我们在交流时需要小点声;然而,当遇到紧急情况时,我们可以适当调高音量,让公交司机能听到自己的请求。
教师选取了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两个情境,由学校生活空间逐步扩展到社会公共空间,引导学生建立遵守规则的学校生活意识和社会公共意识,同时,也从言行举止上引导学生文明有礼,形成良好的公共空间感。这样的活动设计指向本册核心教育主题——公共意识的培养,从而有效拓展了学生的生活内涵,引领学生扩展视野,将自我放置于更为广阔的生活世界,实现更好的成长。
“日常性”生活事件存在于儿童平淡无奇,甚至是琐碎的日常生活当中,它不同于极端的儿童英雄事件或者成人世界的宏大叙事,而是儿童作为生活主体在常态生活中的“生命呢喃”。[6]在教学活动中建构生活事件,旨在让儿童回到自己的生活情景中,唤起儿童对自己生活的再认知,通过帮助别人来实现自身道德能力的提升。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不仅从时间和空间线索上架构了儿童的生活,还在细节中关注儿童的常态生活。儿童的常态生活包括吃、穿、住、行等日常活动,以及在家庭、学校、社区中的日常活动,这些细微琐碎的生活事件是最鲜活的课程资源。
在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中,教师选取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日常生活事件构建课堂情境,呈现儿童生活中最为细枝末节的生活事件。以此引导儿童“反刍”自己的真实生活,在实践中形成生活智慧。
情境一:排队上厕所时遇到一位面有难色的同学,他拉肚子想要“插队”先上厕所。这时,你让还是不让呢?
这是选自“大家排好队”一课的情境。排队上厕所是儿童日常行为中最普通的事件之一,规则意识要求大家按照秩序排队上厕所。但是,有时也会有如上“紧急”情况,到底是坚持规则还是选择礼让?这一情境的设置恰恰是在引导儿童发现在生活细微之处人与人的真实联系,也是在刚性的“规则”教育中蕴含的温润道德关怀。
情境二:課桌椅的对话(课桌:我的小主人对我可温柔了,轻拿轻放,而且每天都把我擦得干干净净。椅子:可是,有一位同学坐在我身上时总是左摇右晃,弄得我都快散架了!)
这是选自“这些是大家的”一课的情境。教师采用拟人化的方式,从儿童所用日常事物的角度,构建“日常性”生活事件。课桌椅的对话,从正反两方面引导儿童站在课桌椅的立场,破除对身边熟悉事物的漫不经心和熟视无睹,还原与桌椅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在日常校园生活中养成共有、共享、共爱护的基本意识与习惯。
生活细节无处不在。教师如果能从儿童的日常真实生活出发,挖掘其中的道德教育价值,这些日常性生活事件就能够引发儿童对自己生活的反思。借此,让儿童更好地“回望”自己的生活,在体验中学会排队的学问、爱护课桌椅的技巧,这些都是可以引领儿童未来生活的宝贵实践智慧。[7]
儿童鲜活的生活永远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活水源泉,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融于生活需要教师一以贯之的教育理念。为此,我们将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高德胜.教材更名背后德育课程的变与不变[J].中国德育,2017(01):7-8.
[2][3][5][6] 唐燕."摹仿生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生活化的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18(01):15-20.
[4]孙彩平.小学品德课程核心素养刍议——一个实践哲学的视角[J].中小学德育,2016(09):9-13.
[7]孙彩平.品德课教学改革深化的方向:超越学科化思维[J].人民教育,2015(17):54-57.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