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的依恋模式及其与心理弹性和共情的关系研究

2019-06-17 03:09齐文皎白启峰索梦弦韦凤美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共情医学生弹性

齐文皎,白启峰,2,姜 月,索梦弦,韦凤美*

(1.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与心理研究所;2.甘肃省新药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

母亲之于孩子的照料,由于存在天然的依恋关系,往往源于本能、发自内心。但医生与病患之间没有这种天然的依恋关系,这就需要医生运用专业技巧去建立和维持能够进行良性互动的医患关系。而医学生作为医疗队伍的主力军,如果他们意识到自身的依恋模式和人际需要,就能在将来更加敏锐地处理医患关系[1]。在大学期间的他们,面对着学业压力和人生动荡,他们的依恋模式如何,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他们的依恋类型与其心理弹性和共情能力之间又存在哪些联系?对此,本研究进行了调查。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以自愿参与为原则抽取并纳入甘肃省某医学院校40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测评,最终收回有效问卷380份,有效率为95%。其中,男生183人(占48.2%),女生197人(占51.8%);独生子女85人(占22.4%),非独生子女295人(占77.6%)。

2.方法。采用关系问卷(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RQ)、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和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C,IRI-C)进行调查。

关系问卷由Bartholomew和Horowitz于1991年研制,包括四种依恋模式:安全型、回避型、倾注型、恐惧型[2]。计分方法为“1:完全不符合”到“7:非常符合”。测试时,要求被试标出自己与每种依恋模式的符合程度,并根据得分高低确定自己的依恋类型。

心理弹性量表包含坚韧性、力量性和乐观性3个因子25个项目[3]。计分方法为“0:完全不是这样”到“4:几乎总是这样”。本研究中,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8,各因子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46,0.767和0.512。

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包含观点采择、想像力、共情性关心和个人痛苦4个因子22个项目[4]。计分方法为“0:不恰当”到“4:很恰当”。本研究中,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3,各因子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575、0.719、0.732和0.658。

3.数据处理。双人录入数据,审核整理后,使用SPSS 17.0分析数据,统计方法有χ2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二、结 果

1.医学生的依恋类型及其相关因素。对男、女医学生的依恋类型进行χ2检验,结果表明,医学生中安全型依恋占32.9%,回避型依恋占31.8%,倾注型依恋占21.1%,恐惧型依恋占14.2%,男生和女生在依恋类型上不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440,P=0.486)。

如下所示(见表1),民族、宗教信仰、是否为独生子女、与父母关系这些因素与依恋类型无显著相关性,而与舍友关系、对自己外表的满意程度、是否谈过恋爱和有无特长这些因素与依恋类型显著相关。

2.不同依恋类型医学生的心理弹性和共情能力。如下所示(见表2),从恐惧型依恋到安全型依恋心理弹性得分依次增高,安全型依恋医学生的心理弹性得分明显高于其他依恋类型(P=0.025;P=0.000;P=0.000)。在共情得分上,仅有倾注型依恋的得分显著高于回避型依恋(P=0.036)。

三、讨 论

1.男女生依恋模式无明显差异。个体基于幼儿时期与熟悉照顾者形成的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进而形成与他人互动的个人期望,即依恋模式[5]。3周岁以前,幼儿尚未形成完整的性别意识,因此那时形成的依恋模式并未受到性别因素的太多影响。该推论在先前的一些研究中已经得到了证实。在本研究中,男女生依恋类型分布不存在显著差异,再次印证了这一推论。

表1 医学生依恋类型的相关因素

注:*P<0.05;**P<0.01

表2 不同依恋类型医学生的心理弹性与共情得分分)

注:a表示与安全型相比,P<0.05;b表示与回避型相比,P<0.05;c表示与倾注型相比,P<0.05;d表示与恐惧型相比,P<0.05

2.依恋模式的相关因素。影响依恋模式的相关因素一直都是依恋研究的热点问题。有研究表明,性别、专业、年龄、地区和恋爱状况等因素会影响大学生的依恋模式[6],而另一些研究则表明影响因素不包括性别、专业和年级等,但包括生源地和恋爱经历[7]。本研究结果显示,依恋模式与性别和家庭住址无显著相关性,而与舍友关系状况、对自己外表的满意程度、有无特长和是否恋爱这些因素显著相关。以上研究结果的相似之处,表明恋爱经历与依恋模式息息相关;而迥异之处,则提示依恋模式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所选取的样本不同,影响因素也可能不同。

3.安全型依恋医学生的心理弹性最强。很多研究表明安全型依恋是个体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安全型依恋的个体通常认为自己值得被爱,他人也可信赖,于是在面对问题时表现出较高的自信和胜任能力,也能够积极寻求支持以度过难关,因此表现出较高的心理弹性。而其他三种依恋类型,在面对困境时往往失去自信或者无法争取他人帮助,因而表现出较低的心理弹性。

4.倾注型依恋医学生的共情能力好于回避型依恋医学生。在人际互动时,个体需要通过共情去体验他人的内心世界,与他人建立依恋关系。因此,依恋模式与共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倾注型依恋的个体自我价值感低,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但他人值得信赖,因此专注和迷恋与他人的关系[2],给予他人更多的共情关注。而回避型依恋的个体自我评价积极,但认为他人不值得信赖,所以倾向于独立,拒绝与他人亲密[2],因此给予他人的共情关注便不及倾注型个体。

猜你喜欢
共情医学生弹性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