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党政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

2019-06-17 11:33:30辽宁省委编办
中国机构编制 2019年5期
关键词:职数市县领导

● 辽宁省委编办

辽宁省委编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统筹谋划推进党政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一、高效推进党政机构改革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一是建立健全领导体系。设立由省委书记、省长任组长的省委深化机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7个小组,市县也相应组建了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均由主要负责同志牵头挂帅。在改革组织实施阶段,成立了人大、政府、政协、政法、统战、宣传、党办、组织8个专项协调小组,负责统筹归口领域的机构改革。二是切实加强改革部署。省委召开2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机构改革工作;召开4次各级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分阶段动员部署机构改革工作。省委深化机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文件起草组分别召开8次、22次会议及时协调相关工作、审议改革文件。三是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深入6个市、39个县(市、区)、59个乡镇、10个街道和39个开发区进行实地调研,摸清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形成6个改革指导意见,为推进改革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提前准备,同步谋划。一是同步拟订市县机构改革总体意见。根据经济总量、人口数量、发展质量等要素,特别是考虑财政供养能力,重新划定14个市、100个县(市、区)大中小类别,从严从紧提出机构限额的意见。二是同步提出划转意见。明确49个涉改部门的机构编制划转以及改革后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配备和领导职数核定等事项,确定了各部门机构编制基本框架。三是同步起草“三定”规定。由省委编办直接拟订省直65个部门的“三定”规定,再精简内设机构71个、领导职数60名、人员编制115名。四是同步衔接权责清单。再次取消调整省级行政职权521项,依据《辽宁省机构改革方案》,对省直部门权责清单进行了模拟调整。五是同步开展定岗定责定流程工作。全面评估、细化、界定省级156个部门(单位)职责任务,推动岗位责任更清晰、人岗匹配度更适宜。六是同步考虑改革配套。统筹研究领导干部安排、办公用房调配、档案交接等相关事宜,确保机构改革各项工作有序衔接。

(三)牵头抓总,严格把关。一是改革前期,充分听取意见。组织召开改革专题座谈会,全面了解掌握市县党政群机构设置情况、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二是制定改革方案时,加强指导。适时召开改革部署会和审核培训会等,采取以审代训的方式集中答疑解惑,悉心指导、详细讲解,并精心设计改革方案模板,集中审核、修改、完善市县改革方案。三是改革组织实施阶段,认真把关。对601个市级党政部门、3187个县级党政部门“三定”规定严格审核把关,确保标准统一、表述精准。采取周调度方式实时跟进,定期向地方机构改革专题组和省委汇报改革进度。四是改革基本完成后,及时督导。由省委编办班子成员带队,分4组赴各市县调研督导,重点关注机构运行情况,推动改革进一步落实落细。

(四)分级动员,压茬推进。提前召开全省深化市县乡机构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市县乡党政群机构改革工作。2018年10月4日,中央批复辽宁省机构改革方案后,10月13日召开省级机构改革动员大会;11月23日,在中央备案市县机构改革总体意见后,11月24日召开市级机构改革动员大会,2019年1月3日召开县级机构改革动员大会,第一时间部署市县机构改革工作,确保省市县三级机构改革紧凑衔接、压茬推进。省级机构改革于2018年11月13日基本完成,市县机构改革于2019年2月28日基本完成,分别比中央规定时限提前了近50天和1个月。

二、大规模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一)注重总体设计,积极稳妥实施。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省委深化机构改革文件起草组专门下设事业单位改革文件起草小组,统一领导和把握事业单位改革各项工作谋划实施。坚持把党组织建设、纪检机关派驻、领导班子配备等与事业单位优化整合工作同步研究、同步落实。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对改革工作负总责,为改革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二是压实责任梯次推进。制定完善改革配套政策,将改革任务逐项分解、逐级落实,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改革“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不打折扣、不讲价钱、不搞变通”,市县乡按照省委要求逐级实施、压茬推进,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标准,做到应改尽改、改则到位。三是多措并举稳妥实施。制定一系列改革配套政策,加强政策解读,营造了良好的改革环境。改革中不搞断崖式人员分流,妥善安排涉改干部职工。加强舆论引导,关注干部职工思想动态,做细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发现问题,积极化解矛盾,保证了改革进展平稳有序。

(二)大力推进整合,优化布局结构。一是全面整合小散弱单位。将全省2.7万个公益性事业单位优化整合为2000多个,其中,省直659个整合为65个,精简比例超过90%。二是跨部门整合共性单位。将分散在各部门的职责任务、服务方式和服务对象相同的事业单位进行整合,重点是重新组合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要素,提升整体效能。三是综合设置部门所属事业单位。除跨部门整合共性单位外,对部门内职责任务相近、业务关联性强的事业单位进行整合,优化了资源配置,增强了服务保障能力。四是根据中心工作需要整合组建支持保障单位。坚持有压有保、有减有增,围绕各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在亟待加强的重点领域整合组建了一些适应新要求、服务新发展的支持保障单位,充实了工作力量。

(三)创新体制机制,力破顽瘴痼疾。一是行政职能全部回归机关。开展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清理工作,经梳理确认和合法性审查后,将2000多个事业单位(不含行政执法机构)承担的1万多项行政职能划归机关,并落实到部门“三定”规定中。明确事业单位一律不再承担行政职能。二是多种方式转企改制。将全省1073个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中资产优良、竞争力强的单位整合组建成150多个企业集团,其他或予以撤销,或并入企业集团,或剥离经营业务后整合进公益类事业单位,盘活了国有资产,减轻了财政负担。三是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脱钩。省直32个部门不再保留事业单位,所需服务由综合性服务保障单位统一提供;一些市县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全部脱钩,由党委政府直接管理;其他市县只有少量部门保留事业单位,对解决主管部门既管又办、事业单位缺乏自主权等问题做出了有益探索。

(四)精简事业编制,减少领导职数。一是全部收回空编。组织各级对所有事业单位编制配置和使用情况进行“大起底”,将学校、医院外的事业单位空编全部收回,共收回空编15万余名。二是继续精简编制。印发《关于严控全省财政补助编制的指导意见》,明确全省各级各地区的控制数,计划用3年时间再减少9万余名财政供养人员。三是大幅压缩机构数和领导职数。通过整合机构、严控规格,省直事业单位(含内设机构)增减相抵后减少1600多个,领导职数减少近3000名。

猜你喜欢
职数市县领导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军工文化(2017年1期)2017-03-14 10:11:20
领导致辞
印刷经理人(2016年9期)2016-12-20 16:02:55
市县传真
市县传真
市县动态
市县动态
林口县采取措施 消化超职数配备干部
党的生活(2015年4期)2015-04-18 23:58:39
甘肃省兰州市:为乡镇设立262名科级非领导职数
不能比领导帅
小说月刊(2014年12期)2014-04-19 02:40:08
诸城市编办加强中层干部职数管理
机构与行政(2014年1期)2014-02-13 07: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