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N”管理模式:平望镇改革新探索

2019-01-28 05:01沈春荣
中国机构编制 2019年5期
关键词:镇村全镇政务

● 沈春荣

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推动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加快推进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新时期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和切入点。平望镇是江苏省第二轮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其下辖21个行政村、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面积133.5平方公里,全镇户籍人口8.1万人,常驻人口12.8万人。2018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157.85亿元,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4761元。平望镇的人口数量和经济总量已成为释放内生动力的关键元素,这对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新的改革需求。

试点改革以来,平望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为核、便民服务“一窗口”、综合执法“一队伍”、管理服务“一中心”、镇村治理“一张网”的“四个一”为翼、N项改革举措为体的“1+4+N”管理模式。

一、构建党建引领新模式

坚持将党建作为改革的助推器,深入实施融入式党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审批服务、行政执法、社会治理、政社互动等领域的关键核心作用。一是机制融入。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将党建工作项目融入改革,建立经济发达镇改革党建工作联席制度,开展党员活力、支部动力、党群合力工程。探索“红色领航”改革创新,进一步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转化为改革的推动力。二是平台融入。推广行动支部做法,组建“四个一”平台行动支部。创新工作载体,将支部建在网格上,实现基层党建网、民情联系网、社会治理网“三网融合”。践行“把方便留给群众,把琐碎留给政府”的“不见面”审批理念,做好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打造“一窗式”党建服务品牌。融合智慧管理中心,打造党建+政务云平台,开发红色领航微信公众号,实时生成组织力榜单,实现数据、资源等统一监管、互联互通。三是区域融入。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推进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群团组织改革等全域创新实践。围绕五大载体、新镇区等改革一线,依托“海棠花红”先锋阵地群等服务窗口,实施区域化党建工作法,多方协力,推进镇域治理、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二、建立智慧管理新体系

坚持用数据推动机制改革、制度创新,以数据为媒,建设管理服务“一中心”串联全镇,推进科学决策、智能管理。一是推进系统集成。搭建“一中心、两前台、六后台”,即1个智慧管理中心、2个前台、6个后台的政府架构,将原有29个部门、站、所整合为8个局、办。集中打造智慧管理中心,贯通前后台。管理中心是全镇的指挥中枢,设红色领航等8大模块,雪亮工程等27个二级子模块,智慧水利等14个三级模块,通过模块化设置,将全镇工作进行整合串联。二是推进数据集成。与吴江区信息中心协调对接,先后接入48个数据平台,用跨部门、跨条线、跨系统的数据集成打通“信息孤岛”。在智慧管理中心建设数据分析系统,通过周研判、月分析,向各局(办)推送重点数据报表,作为决策依据,推动“部门业务数据”向“政府数据资产”转化。三是推进管理集成。实时跟踪重点工作,建立全镇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党建的“一图解析”,将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工程建设、民生服务各领域的工作形成任务菜单,作为指令下达,形成全域化管理。运用物联网、智慧部件、“1+X”等技术,对重点场所、重点企业、重点路段进行全覆盖,用管理集成打通重点领域管理“脉络”。

三、打造执法联动新标准

运用“网格化管理+分区域执法”模式,叠加综合执法“一队伍”、镇村治理“一张网”的双重优势,推动分散管理向系统治理转变。一是创新执法模式。按照巡查、监管、执法“三位一体”组建综合执法大联动队伍。158名执法人员、执法辅助人员、网格巡查员布点进入全镇70个基础网格、20个专业网格,并建立巡查“3510”工作法,形成联动态势。通过一线发现、协同联动、限时办结,2018年共受理事项3.6万余件,处置率达98.6%,巡查员上报3.2万余起,占88.04%,261条巡查、监管线索进入执法程序,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二是优化执法导向。平望镇将其承接国土、城管、住建等行政处罚权限643项整合到一顶“大盖帽”,解决了“看的见却管不着”的难题。运用下放的综合行政执法权限,集中开展的散乱污整治,依法整治隐患点位1156个,有效解决了大量历史“欠账”。三是规范执法权限。建立健全告知、听证、权责清单追责、奖励举报、重大风险防控等制度,加快用制度管人、用制度控权。探索建立对企业实时信用监管、联合惩戒机制,建立涵盖全镇1400余家企业的数据库,企业环保、安监“红黄牌”认定、行政处罚结果同步推送行政审批前台,审批监管形成“双回路”。

四、强化一窗通办新机制

建设“线上线下、虚实一体”全天候审批服务平台,深化便民服务“一窗口”,通过“网上办”和“代你跑”齐头并进,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一是启动镇村两级综合窗口互通。启动一窗式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1+28”镇村政务服务网络。在行政审批局建设综合服务窗口5个、综合出件窗口1个,实现一窗受理、一窗出件。各村(社区)同步开设综合窗口,对接镇综合窗口系统,39项服务事项可直接在村社办理。二是加快“不见面”审批步伐。开发网上办事大厅、手机客户端,建成政务e站,168项事项可直接在网上查询和办理。按照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有统一代办标识等“六有”标准,建立镇村两级代办服务点。制定平望镇行政审批代办事项清单,梳理委托代办事项134项。开通EMS、“云柜”服务,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区,努力让群众办事少跑路。目前,全镇302项审批服务事项中,“不见面”事项209项,实现“最多跑一次”93项,分别占69%和31%。三是探索政务数据决策分析。建设政务服务决策分析系统,对沉淀的政务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围绕“通运康养”特色小镇的打造,开发医保大数据平台,分析病种与区域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出具有针对性的决策措施,让“取之于民”的政务数据更好的“用之于民”。

五、探索全域改革新路径

聚焦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公共服务,放大经济发达镇改革优势,推动全域改革创新。一是深化经济生态改革。推动“多规融合”与“三优三保”①高度衔接,加大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力度,累计盘活低效土地1200亩,拓展发展空间。加快深化完善企业地理信息落图试点,推行差别化土地使用税、差别化用电等政策,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二是深化农村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资产集中经营、委托管理等资产运营新机制,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8763万元。全面推行“村账镇管”制度,有序推进“政经分开”改革,逐步推进村委会与集体经济组织功能分离。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新模式,引进市场化运作主体,打造高效农业示范园经营品牌,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质量。三是深化公共服务改革。坚持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标准,推进村(社区)综合性文化和体育服务中心建设;注重医养结合,依托中医院异地新建,打造医养联合体。探索“政社互动”,培育社会组织,壮大“全科社工”队伍。

注释:

①三优三保指优化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保障发展,优化农业用地结构布局保护耕地,优化镇村居住用地布局保护权益。

猜你喜欢
镇村全镇政务
镇村两级扶贫资金管理与核算问题及相关措施
108个村子显露全新景象——石泉县“镇村工作一体化”产生多重效应
564名镇干部常年“钉”在村里——石泉县开启“镇村工作一体化”模式
政务云上看政情
关于陈某政务公开申请案的启示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奇幻塔罗岛之七
全镇最小的人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
政务微信,你加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