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历史解释素养的探索和实践

2019-06-15 10:22石芳秀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历史解释学科素养

石芳秀

[摘   要]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历史解释不能凭空产生,应以史料为依据。培养历史解释素养的切入点是积极开展史料研习的教学活动。在选择、运用和解读史料的时候,必须审慎、缜密和严谨,不仅要关注证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还要关注证据的指向性和解读度。围绕史料设计的问题要准确,具有启发性、层次性;要面向全体,符合学生实际。

[关键词]学科素养;历史解释;史料研习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3-0067-03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大方面。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历史教学不能只以知识傳授为主要目的,而应该立足于学科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科素养的提升,尤其是要让学生学会怎样解释历史。

培养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切入点是积极开展史料研习的教学活动。历史解释不能凭空产生,应以史料为依据。历史解释需要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的支撑,通过解释形成历史认识,成为价值判断。历史解释素养在量化测评中主要表现为思维能力,比如通过阅读历史材料(文字与图表),提取有效信息,分清史实与史论,进而提升分析和概括历史材料的能力。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开展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活动,才能培养历史解释素养。笔者以《商鞅变法》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对史料研习视角下历史解释素养的落实进行探索和实践。

【指导思想】

《商鞅变法》一课的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分为时代转型、永矢弗谖、吐故纳新、扭转乾坤四个部分,避免了按部就班地讲解背景、措施、意义的陈旧教法。在本课的设计中充分运用史料,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史料,达到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目的。

【过程设计】

导入:播放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在《百家讲坛》“读史记——商鞅变法”的视频。

【讲解】视频中所提的商君变法就是商鞅变法。商鞅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大变革时期,是时代的转型期。

(一)时代转型

展示史料1:

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习姝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汉书·艺文志序》

(师)这则史料的阐述涉及了哪些事?从这些事件中体现了这个时代的什么特征?

(生)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百家争鸣,礼崩乐坏。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师)当时还有哪些现象反映了这个时代特征?

(生)(略)

升华:这种设计倚重史料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是学生理解“时代转型”的关键。避免了老套的、灌输式的教学,即要求学生掌握“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的大变革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上的表现”。教师设计的问题注重学生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培养,体现了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目标。

(二)永矢弗谖

播放王立群在《百家讲坛》“读史记——商鞅变法”视频中的商鞅“四见孝公”。

展示史料2:

(师)秦孝公赞赏商鞅,但又担心顽固派的反对,于是出现了“舌战群臣”的精彩画面。设想商鞅可能会大声疾呼什么?这体现了商鞅怎样的决心?

(生)治世不一道,变国不必法古。这体现了商鞅坚持改革的决心。

(师)下边的图可用哪个成语来概括?

(生)徙木立信。

(师)谁能讲讲这个故事?从这个故事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生)(略)

(师)从上图可见商鞅变法的决心,我们可用诗经上的一个词来概括——永矢弗谖。

升华:史料不仅可以是文字史料,还可以是图片史料。现行教学中常以图证史。这些史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认为历史课枯燥和纯靠记忆的偏见,使学生接触到的不再是一些死的文字资料,而是“鲜活”的历史。通过史料将时空的距离拉近了,学生可以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去感受当时人的看法和感情,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弥补了教材内容的疏略,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历史课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吐故纳新

展示史料3: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头颅)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师)根据材料思考商鞅变法的措施有哪些,注意“论从史出”。

(生)根据“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得出“什伍连坐法”,根据“有军功者,各以率(头颅)受上爵”得出“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根据“僇力本业,……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得出“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根据“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得出“废除世卿世禄制”,根据“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得出“实行分异令”,根据“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得出“推广县制”,根据“为田开阡陌封疆”得出“废井田,开阡陌”,根据“平斗桶权衡丈尺”得出“统一度量衡”。

(师)哪些属于“吐故”,哪些属于“纳新”?

(生)(略)

教师让学生分小组探讨每一项措施的意义。

升华:在研读史料的过程中展示了历史论证的缜密,从而体现了史料教学的实效性与科学性。高中生的历史解释素养毕竟不如史学专业工作者,在常态历史教学中,他们所依据的史料绝大多数由教师提供,因此教师在选择史料时一定要考虑到高中生的知識背景和认知水平。在设问上,也要层层推进,若在这里根据史料直接问“哪些属于‘吐故 ,哪些属于‘纳新 ”,学生回答的难度比较大,所以可设立缓冲地带“根据材料思考商鞅变法的措施有哪些”,让问题的设置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四)扭转乾坤

展示史料4 :

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三    斯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惧。

——《战国策·秦策一》

(师)材料一讲述了变法前的秦国,材料二、三讲述了变法后的秦国。请分别用一个字来概括变法前后的秦国。

(生)变法前“弱”,变法后“强”。

(师)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商鞅变法带给秦国怎样的影响。

(生)(略)(回答时注意论从史出)

(师)总结:经济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政治上,废除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封建中央集权制开始形成;军事上,战斗力有所提高。废除了旧制度,建立了新制度,促进了秦国社会进步、国力增强,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升华:提供给学生一些“阅读史料”,就可以弥补教材知识的不足,满足学生提出问题之所需。如果史料不够丰富,学生无法提出高质量的问题。通过阅读史料的提供,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为他们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做好铺垫。史料细节往往又是典型的、有特色的,可以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使学生更真切地了解和认识所学的史事。

【史料的拓展】

选取一些有关商鞅变法评价的史料,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对史料进行研读:材料从什么角度评价商鞅变法?是如何评价的?进一步引出问题:评价商鞅变法的着眼点是什么?这样在教学中就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展示史料5:

材料一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宠幸)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灭亡。

——苏轼给宋神宗的上书

(师)司马迁和苏轼评价商鞅的着眼点是什么?是否正确?

(生)材料一认为商鞅“天资刻薄”“少恩”,这是以个人品质作为评价标准;材料二是站在保守派立场上认为商鞅变法导致秦亡,以此来反对王安石变法。两则材料评价不正确。

(师)那评价的标准是什么?

进而引导出评价的标准——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最后教师对这一课进行小结(略)。

升华:在教学中引入史料,通过教师启发来引导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这对于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选择的史料要根据学情适度拔高,但无论如何,都不应该与其知识背景相距过远,否则便会因脱离实情而失真,进而背离教学培养的目标。教师应根据具体内容、具体对象,精心设计“若隐若现,可望可及”的提问方案,设法将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随着历史知识的展现,积极思考、掌握历史知识及其内在联系,分析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和逻辑过程,使学生问有所思,思有所得。要使问题具有启发性,问题设计的角度就必须新颖。

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史料的研习,史料的研习离不开史料的命题。对于命题者来说,围绕史料设计的问题要准确,具有启发性、层次性;要面向全体,符合学生实际。最为重要的不是选择哪些历史知识点作为考查内容,而是从什么视角去审视和解读知识内容,以什么线索贯穿历史知识,用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去反映历史的本质。教师在开展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活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明确运用史料的目的;选择典型的、有价值的、有说服力的史料;将史料的展示与问题的解决相结合;根据史料的运用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冲破旧观念的羁绊,引领学生开展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并使历史课堂充满活力,洋溢着朝气,富于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内涵。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子建,张善培.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发展、伙伴协作与专业学习共同体[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  吴非.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  查有梁.新教学模式之建构[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4]  周长生.为不教而教[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历史解释学科素养
从小组辩论到历史解释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论析
基于新课程改革深入下的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培养
从官商关系角度解读民族资本主义兴衰
我们解释一个奇迹的时候,不必害怕奇迹失踪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科素养的渗透初探
浅议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实践策略
从未知到已知: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