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增 胡晓雯 万东 彭洁
摘 要:民俗文化旅游属于高层次旅游,在未来不久将成为现代旅游的主流之一。喀什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有悠久的历史,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喀什的民俗文化旅游在不断的发展当中,其发展有优势也有劣势,而如何扬长避短,成为当今喀什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喀什;民俗文化旅游;价值研究
一、喀什民俗文化旅游现状
(一)独具特色的传统风俗习惯
喀什市是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独具特色,素有“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说法。这里的维吾尔族男子多在衬衣外面穿右衽斜领、无钮扣、长及膝盖的“袷袢”,腰系方形长带;妇女喜穿色彩鲜艳、有领无衽、从头上套着穿的衣裙[1]。日常食品有烤馕、拉面、抓饭、包子、汤面、曲曲等,喜食牛肉及马、驼、鸡、鸭、鱼肉,瓜果是维吾尔族群众生活中的必须品,同时还喜欢喝奶茶和红茶,喜好饮酒。维吾尔族居住的房屋,一般为土木结构的平顶方形平房,上开天窗,房顶可做晒台或乘凉,住宅多自成院落,院内宅旁遍植花草,栽培桃、杏、梨、葡萄、无花果等,室内砌土坑,墙上挂壁毯,还开有大小不等的壁橱,饰以各种花纹图案。
(二)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节庆
喀什被称为“歌舞之乡”,一千年前喀什歌舞就传到了中原,隋唐时代,喀什的音乐和舞蹈誉满长安。驰名中外的维吾尔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集维吾尔音乐之大成,是维吾尔乐舞艺术的稀世瑰宝。维吾尔舞蹈有流行广泛、自由多变的“喀什赛乃姆”,还有“刀郎舞”、“萨玛舞”及“麦西来甫”等。喀什的民族歌舞和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较高的开发和旅游价值,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渗透着浓厚的民俗文化文化内涵。这些歌舞节庆活动,在传播文化、促进旅游,扩大喀什的知名度、树立喀什的旅游形象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而深远的作用。
(三)民俗文化旅游的资源优势
喀什古老的人文景观和独特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闻名遐迩的香妃墓、班超纪念公园、高台民居、莫尔佛塔、唐王城、石头城等历史遗址,是追寻西域历史文化变迁的好去处。有世界第二高峰乔格里峰和号称“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以及原始胡杨林等多种自然景观和原始风光,大漠、绿洲、冰河、雪岭、原始森林在这里都可以领略到。喀什地区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新疆重点民俗文化旅游区,在新疆乃至全国旅游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喀什民俗文化旅游的价值
(一)喀什民俗文化旅游的旅游价值
民俗文化旅游已与自然风光、名胜古跡旅游一起构成了颇具特色的旅游三大系列产品。民俗文化旅游能实现审美与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自然而然地达到“得至美而游乎至乐”的最高境界。可以说,民俗文化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将成为现代旅游的主流之一。喀什民俗文化旅游突出的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成为最具垄断性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之一。
(二)喀什民俗文化旅游的经济价值
喀什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新疆的农业大区,南疆第一重镇,拥有新疆十分之一的绿洲。喀什其宜人的气候不仅造就了兴旺发达的农业、林果业、畜牧业,也是最适宜开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地区。民俗文化旅游是喀什地区大旅游业中最活跃、最具发展潜力和富有民族特色的内容,充分利用当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展不同形式的民俗文化旅游活动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与保护不仅可以带动当地农牧民尽快脱贫致富,推动喀什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喀什民俗文化旅游的社会价值
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新型的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类型,它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文化事项和民俗活动为资源,为国内外游客提供服务的一种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特色的社会经济现象。近些年来,民俗文化旅游正成为旅游业中的热门,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风韵别致的文物古迹、情趣盎然的民间文娱活动,吸引来一批又一批的国内外游客[2]。民俗文化旅游犹如一支兴奋剂,对旅游也的发展起到非常见效的轰动效应。喀什民俗文化旅游作为一种特色旅游,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具有独特的魅力,其社会价值不可忽视。
三、喀什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够
喀什地区旅游业界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没有很好地利用本地丰富的、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导致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严重缺乏,与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极不协调。目前,喀什地区部分民俗文化旅游村除了表演歌舞外,民俗文化旅游特色还不太浓厚,特色旅游产品比较单一,开发力度欠缺,旅游者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对游客的吸引力减弱。
(二)民俗文化旅游服务质量水平相对较低
民俗文化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服务质量处于较低水平。规模小的民俗文化旅游点特别是农户自办的旅游点,服务人员都是短期临时雇佣的,只在旺季从事服务工作,流动性很大,缺乏培训;有些农户的家庭成员即是服务人员,接待礼仪、服务程序不规范。
(三)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分布格局较不合理
现有的民俗文化旅游多停留在餐饮、娱乐、住宿等层次上,活动项目比较单一,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没有得到充分展示,这主要是由于一些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所在的市(县)经济条件较差,人们开发旅游市场意识不强,自筹资金用于高水平旅游开发的难度大。因此,喀什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分布格局呈现相对状态,还没有形成点、线、面的有机结合,这样不利于宣传促销,也不利于游客购买喀什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四、喀什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民俗文化旅游宣传力度
运用各种现代传媒手段和渠道。比如通过海内外媒网络,以专家论坛、学者撰文、影视制作、文学创作、举办大型旅游文化节庆活动等,强化民众的参与意识,提高当地民众对民俗文化旅游文化的思想意识。把有突出喀什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融人到著名的自然风景旅游点以及国内外旅游城市圈内,使这些旅游资源作为固定或流动性项目参与到观光旅游和文物古迹旅游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二)充实丰富民俗文化旅游项目
喀什地区开展民俗文化旅游的条件很好,可以发掘和增加的项目还很多。作为驰名中外的“瓜果之乡”,喀什的民俗接待点大部分依托果园改造建成,一年当中有半年时间非常适宜开展“鲜果采摘”项目。又如喀什的民族歌舞,无论是乐曲还是舞蹈都极具感染力,能够迅速调动起游客的情绪,营造出热烈、欢快的气氛。喀什的民俗文化旅游应充分利用好宝贵的资源,开设参与互动性、趋昧性和富有文化含量的项目,使民俗文化旅游更加异彩纷呈、丰富多彩。
(三)走可持续民俗文化旅游发展道路
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过度开发,不注意保护就会枯竭乃至消失[3]。科学合理的极大力度对民俗文化进行保护和发扬,喀什民俗文化旅游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方面及时组织有关的专家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环境进行评估,科学的规划旅游的接待量,制定年民俗文化环境保护规划,把民俗文化环境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协调起来。另一方面要依靠政府和媒体的力量,向公众传播有关保护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意识,防止民俗被庸俗同化。
参考文献:
[1]李春华.新疆风物志[M].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
[2]马晓京.民族旅游保护性开发的新思路[J].贵州民族究,2002,(2):23—28
[3]周星.旅游的民俗[J].西北民族研究,2002,(1):7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