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丽霞
摘 要:跨文化交际需要一种强大的文化认同,以逐步唤醒人类的公共责任、信念和共同的生存意识。文化个性的存在才使得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内容变得充实,使它具有挑战性,并且在充满矛盾与争论的过程中不断走向深入。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历史;现状
宏伟的“大度鼎盛”雕像群,除了元世祖忽必烈、元妃、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尼泊尔建筑师及雕塑家阿尼哥等代表性人物之外,还有形形色色的文武官员、将士、宗教人士、外国使节及各国演奏歌舞的艺术家等,很多衣着、外貌神态都透露着异域风情。《马可·波罗游记》记载了元大都经济的繁荣昌盛,展现了元大都文化的绚烂多姿。
七百年前,这副东西文化交流的场景也许只是展现天朝大国唯一的手段,几百年后的今天,却发现历史上一度区分国家和社群的边界越来越具有渗透性。现在,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与不同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跨文化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人们的重要部分,成为通过不同视角和经验合作的过程。没有人可以对跨文化交流置之不理。了解如何与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国家的人进行交流,成为现在每一个人融入世界的必经之路。
一、跨文化的基石
由于涉猎广泛,齐美尔和他的追随者一起提出了许多关于跨文化的概念和理论,其中最重要的概念包括陌生人、社会距离、边缘人、同质性和异质性、世界公民与当地人等。这些均成为跨文化交流得以出现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记忆概念基石。
(一)陌生人
在跨文化交流中,对于异文化来说,没有人不是陌生人,而作为陌生人也就没有了该异文化群体的棱镜视角,所以与他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例如,尽管中国香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但在很多方面与内地文化,特别是中国北方文化存在着较大差异。比如语言行为方式、对某些问题的认知等,北方文化中,有些话,他们听不懂;他们有些话,北方人也听不懂。这样就会让人觉得自己是“外地人”,也就是齐美尔所说的“陌生人”。
(二)社会距离
社会距离的概念是齐美尔的学生、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帕克提出的。他受齐美尔“陌生人”概念的启发,把社会距离界定为:个体所感知到的自身与不同民族、种族、信仰、职业等因素影响下个体的亲疏程度。而这段距离是远是近,看不到,摸不着,也不可能用尺子去丈量,但可以用量表来测量。
(三)边缘人
“边缘人”是一种文化杂糅的产物,他们是生活在两种文化边缘的人,而这两种文化永远不会融合。例如,美国欧裔移民的第一代孩子,他们拒绝欧洲文化,同时又说着一口父母的方言,还不认为自己是真正的北美人,而与两个体系规范的松散关系造成了这代人相对较高的犯罪率。
(四)同质性和异质性
同质性与异质性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水平:一是交流者自己觉察到与其他交流对象之间的相同和异同的程度;另一个是,第三人观察到的交流者之间相同或相异的程度。通常而言,二者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
(五)世界公民与当地人
“世界公民”与“当地人”这一相对的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首先提出来的。默顿在研究美国新泽西州多佛的权势人物时指出,世界公民会与本体系以外的人进行广泛交流,比较开放,对新兴事物有很强的容纳性。以上这些概念都是跨文化交流中的基本概念,涉及跨文化交流的主体、特性、心理特质、本个性差异、交流背景等跨文化适应问题。
二、跨文化交流学科的确立及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称霸世界,但当时其他大国强势地位与外交弱势形成鲜明对比。当时,分驻各国的很多美国大使既不懂当地的语言,也不懂当地的文化。相比之下,当时的苏联就胜过一筹,90%的苏联外交官都懂得他们所在国的语言。
为了弥补这一弱势,1946年美国成立了对外事务学院,专门针对驻外官员进行职前和职中培训,主持培训的人主要是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语言。培训问题不大,文化培训却并不顺利。当然问题并不在于开展培训的人类学家,因为他们也是在秉承自己的职责,向官员们讲授各国人文风俗,但是官员们反映这些知识太宏观,不利于他们与当地人的微观互动。他们希望学习与当地人交流的具体文化。
20世纪 60年代,美国国内以黑人为先锋,掀起的少数异族争取民权的斗争,进一步促进了跨文化交流的发展。同时,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美洲国家、加勒比海地区和墨西哥的大批移民进入美国,也增加了美国学者研究跨文化交流问题的迫切性。就是在这样的多元文化推动下,美国跨文化交流研究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奥利弗1962 年出版的《文化与交流》以及史密斯1966 年出版的《交流与文化》就成为当时研究跨文化交流的代表作。
到了20 世纪70年代,跨文化交流学逐渐成为传播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就其学科特性而言,它已不单单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而是成为一门综合了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语言学、民族学、历史学、国际关系学等学科理论的交叉学科,并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专门的学科刊物也開始出现。比如,1974年创立的《国际跨文化交流年刊》;1977年创立的《跨文化关系国际期刊》。从1983年开始,国际跨文化交流年开每年都就某个跨文化交流专题出版一本专集,如构筑跨文化交流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文化与交流、民族间的交流、跨文化适应、交流的语言和文化,以及跨文化间的外交和谈判等,为各学科人士提供交流平台。
与此同时,学术著作也大量出版,包括教科书。比如 1972年,萨莫瓦尔和波特编写出版了《跨文化交流读本》,这本书很好地介绍了跨文化交流的研究领域;1979年,阿桑特等人编辑出版了《跨文化交流学指南》;1984年,古德孔斯特和金出版了《与陌生人的交流: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方法》。还有专门出版该书籍的出版机构。此外,许多学院还开设了跨文化交流的课程。根据统计,1977年美国有450多个教育机构开设了跨文化交流的课程,有的大学还颁发跨文化交流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很快,跨文化交流就不再是美国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这一领域。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苏联、南非等国家民族矛盾凸显,各国学者积极介入解决这些矛盾,促进了跨文化交流研究的长足发展。另外,继1974年美国创立跨文化教育、培训和研究协会以来,1991年欧洲又成立了SIETAR(SIETAR Europe),1994年德国也成立了 SIETAR(SIETAR Deutschland)。SIETAR的主要目标,是鼓励那些有助于在个体、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各阶层,建立稳固跨文化关系的价值、知识、技能的发展和应用。同时,跨文化交流学科的实用性也令其受到一些跨国组织的青睐,许多国际机构和跨国企业都非常强调对职员进行跨文化交流培训,这一切都极大地促进了该学科的成长。
三、中国的跨文化研究
中国台湾地区是最先引进跨文化交流学的,1982年汪琪的《文化与传播:“世界村”里的沟通问题》,对此便有所涉及。大陆对该学科的介绍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主要著作包括胡文仲主编的《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1991)、段连城的《对外传播学初探》(1988)和《怎么介绍中国》(1993)。另外,霍尔的《无声的语言》和《超越文化》、萨莫瓦尔等人的《跨文化传播》、刘易斯的《文化的冲突与共融》等著作也相继被译成中文。此后,关世杰的《跨文化交流——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1995)、贾玉新的《跨文化交际学》(1997)等,都非常系统地介绍了跨文化交流的知识体系。
进入21世纪后,有关跨文化交流的研究开始遍地开花。关于跨文化哲学的研究,如李天刚的《跨文化的诠释:经学与神奇的相遇》(2007);关于跨文化商務管理的研究,如陈晓萍的《跨文化管理》(2005),窦卫霖的《跨文化商务交流案例分析》(2007)、曾仕强的《中国式团队》(2007),以及译自珍妮·布雷特的《全球谈判——跨化交易谈判、争端解决与决策制定》(2005)等;关于跨文化语言交流的研究,如李学爱的《跨文化交流:中西方交往的习俗和语言》(2007)、史兴忪的《跨文化与语言社会化进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2007)、闫文培的《在全球化语境下的中西文化及语言对比》(2007)等;还有关于跨文化非语言交流的研究,如毕继万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1998)、云贵彬的《非语言交际与文化》(2006)、译著阿伦·皮斯的《身体语言》(2002)等。
尽管世纪之交时,我国学者在跨文化交流领域的研究显著,但对跨文化交流的研究依然落后于一些国家,特别是在跨文化的学科设立上。我国目前开设这个课程的高校屈指可数,只有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等有限的几所校院,这似乎与我国在国际社会互动中的重要地位并不相称。
因此,当麦克卢汉对互联网时代“地球村”的预言已经来临;《纽约时报》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79岁高龄的母亲抱怨,在网络上与几个法国人打桥牌,却听不懂他们用法语交流,当新一轮的经济危机再次席卷全球时,似乎越来越无法逃避跨文化交流这个命题,越来越有必要系统地了解它。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陈晓萍.跨文化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5.
[4]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