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北·冯帆
他们是一群意气风发的“老小孩”,最小的56岁到最大的78岁。他们身着骑行服,头戴专业头盔,跨上单车走南闯北,车后架上印着“张家口”“冬奥城”的小红旗迎风飘舞,成为公路上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建队五年来,他们骑行之路北至漠河、南至上海、西至西安。他们挥洒汗水收获健康,用自己的方式助力冬奥,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塞外明珠张家口。
因为真切感受到骑行的乐趣,他们将这支队伍命名为——大境门骑行队之“骑乐无穷”小分队!
2014年,酷爱骑行的孙耀忠、陈连生、刘宝成等几个人商量起了成立小分队的大事。
“咱们都是大境门骑行队的铁杆队友,队伍现在快四百人了,这里面下至二十、上至七十,什么年龄段都有。咱们的体力比不了年轻人,活动时间跟他们也不一致,不如我们自己拉一支小分队,全部由老年人组成,这样大家的时间、体力都接近,能多组织点活动,你们说呢?”62岁的孙耀忠说。
“这个主意好,咱们把老年人聚在一起,有共同语言,能吃到一起、玩到一起,互相照顾起来也方便。”74岁的陈连生觉得这个主意靠谱。
就这样,几个人一拍即合。简单商量了分工后,一支名为“骑乐无穷”的小分队诞生了,大家骑行生涯也翻开了新篇章。
虽然年龄相近,但因为骑龄不同,大家的水平也有一些差别。资深队友们主动担起了“老带新”的担子,不仅为新队友制订训练计划,让他们从距离市区最近的万全、宣化开始逐步往远走,还陪着练习,丰富他们的骑行经验、保障他们的安全。
这种一帮一带的做法很快就赢得了好口碑,小分队规模也日益壮大,目前已发展到40多人。大家聚在一起,骑着单车看草原天路、逛暖泉古镇、赏天鹅湖美景,不仅游遍了周边县区,还尝试去了广陵、大同等较近的其他省份城市。
随着队员们水平日益提高,2017年,孙耀忠策划了一次大行动——团队骑行去上海!这也是小分队成立以来目的地最远、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行动,对团队保障能力、队员身体素质、团队凝聚力都是很大的考验。
“这可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首先每人负重最少20公斤,每天骑行一百多公里,怎么保证大家都能坚持下来,咱老哥几个合计合计。”孙耀忠说。
“我来定路线。”骑行经验最丰富、曾单车下海南的陈连生说。
“我负责修车。小崔退休前是大夫,就是咱们的队医了。”热心的安仲云说。
反复商量后,2017年3月12日早6点,平均年龄67.2岁的10位银发老人跨上单车,开始了这段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挑战的旅程。一路上,状况不断,有队友岔路口误判,发现时已经骑丢了,对讲机超出了范围、手机没信号、导航搜不到,这可怎么办?经验丰富的领骑通知大家原地休息后说“你们休息,我去找人”。负责收尾的老安马上站起来,“老陈,你岁数大了,领骑本来就累,我去,我一定把人找回来。”就这样,老安以冲刺的速度骑了7公里才找到走失的队友,一次小危险化解了。
对骑行人来说,自行车是最重要的财产,晚上住宿时车子也会搬到房间里。从泰安出发时,热心的安仲云帮队友搬自行车不慎崴了脚,不一会儿就肿得像个大面包。“怎么办?按照队规,受伤的队员要有1至2人护送回家,谁跟着回去呢?”队长老孙跟大家商量。看着明明心里不舍又争先恐后要送自己回家的队友们,安仲云心一横、牙一咬,说“我不回了,一个脚也能骑,咱们一起去上海!”
就这样,队员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累了互相拍拍背,谁感冒了大家帮他背行李,一瘸一拐的老安还继续给大家修自行车。一路辛苦、一路欢笑,终抵达上海。外滩、东方明珠电视塔、世博中国馆,硕大的队旗一次次在标志性的景点前高高举起,镜头里定格下的除了灿烂的笑容,还有大家紧紧连在一起的心!
2017年7月,骑行队在火车南站接到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来自上海的阿妮女士。这缘分还要从2017年春天的那次骑行说起。
几年来,无论骑行队走到哪里都将宣传张家口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精心制作了可以绑在车后架上的小角旗,骑行中迎风招展,“张家口”、“2022冬奥会”格外醒目。他们沿途游览风景名胜时都会展开随身携带的超大队旗合影,成为景区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每当有人询问时,他们都会自豪地介绍张家口。冬奥会申办成功后,他们自发的印制了一些小单页,让更多的人了解张家口。
阿妮女士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意外结识了骑行队。看到来自家乡的同龄人,阿妮的眼中噙满泪水,她说:“我是在张家口出生的,就住在建国路上,7岁时父母工作调动,我们全家搬到了上海,一晃50多年了,也不知道家乡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在听了大家的介绍后,阿妮女士顿时萌生了一个念头——我要回“家”看看!
三个多月后,阿妮带着自己心爱的自行车,坐火车回到了阔别半个多世纪的故乡。队员们自发地陪着她以骑行的方式游览张家口,足迹遍布草原天路、暖泉古镇、万全卫城等。回到上海的阿妮在微信上留言:“这是我个人骑行史册上最有意义的一页,我永远不会忘记!谢谢你们,来自家乡的骑友们!”
现在,阿妮不仅是骑行队的好朋友,还成为张家口“骑乐无穷”骑行队之上海小分队的重要成员。在这支上海小分队中,大部分是在上海生活的外地老人,他们组织骑行活动,沿途宣传张家口、向各地骑友讲述自己与张家口的情缘故事,成为一支流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