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成斌
摘 要: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平民教育、品德教育等教育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是一种能全面统筹平民教育思想和生活教育理念的教育哲学,是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因此,在现代素质教育情境中,要大力弘扬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创造出新的教育理念,全面推动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 陶行知教育思想 小学教育 改革和发展
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有利于全面推动小学生教育体制改革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着重大使命与责任,在长期教育实践中,任何人都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年来的教育发展历程产生感慨,教育决策层与教育管理层在不断推动教学体制改革过程中既要处理那些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又不得不面对那些根深蒂固的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思路,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1.1遵循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有利于理解素质教育全面改革的愿景。
素质教育是我国近年来提倡的全新教育理念,在新课程体制改革過程中显现出巨大的生命力。素质教育理念在中国的全面实施与调整是传统教育范式的全面转变与集中体现,集中表达出提高全国民素质的愿景。由于当代学校的教学制度是建立在社会物质条件上的,并与社会结构保持着高度一致,同时科学技术和理论知识给现代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科学生产力的全面提高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因此以科学知识教育为导向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全面确立。很多教育者坚信,没有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制度,就不可能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社会生产力就得不到全面释放;学校的现代教育及教学工作要以科学知识作为现代教育的价值导向,教育制度要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匹配。但应该明确的是,随着人类社会快速发展及后工业时代的全面转型,学科本位的知识教育已难以满足现代教育体系未来发展的需要,人们期望的教育服务对象既要着眼于个人,又要着眼于社会,全面优化基础教育体制。因此素质教育作为创新的教育理念和大的教育改革计划,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包括思想体系、目标、内容、实施路径、课程机制、社会因素、教育教学技术及保障机制的复杂系统,最终通过与之对应的学校教育及课程机制、教育形态、教育理念的转变全面提高学生的基础素质,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目标。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是现代素质教育实施的核心目标,是以素质教育为统筹,社会多因素共同配合的综合性教育理念,全面推动基础教育深化改革,并使之沿着国民素质教育的途径快速发展。
1.2生活化教育思想在于全面强化基础教育,做好基础性的教育工作。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化教育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教学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基础教育是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树立终身学习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统以学科本位思想为核心的基础教育,力求面向学生进行的学科教学知识内容完整系统,注重教材知识内容是否科学,是否严谨,是否能让学生有效应对考试等,很少考虑学生学习内容是否能为学生打下牢固的基础,忽视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没有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与运用。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学习能力的提升、学习特长的挖掘在传统教育范式下丧失统筹作用和主导地位,使基础教育不可避免地发生偏离。基础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者在实践过程中首先应关注的是“差生”群体,解决学习困难生的学习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带给我们的启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唤醒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意识,使学生形成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有所收获。基础教育作为普遍性的国民素质教育方式,更应牢牢树立素质化教学理念,推动基础素质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根据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生活教育方法和教学方式强调教育教学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实践,体验成功的喜悦与乐趣,使学生形成高度的学习自信,推动学生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1.3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推动“差生”本位教育理念形成。
素质教学的核心思想决定了小学教育必须由传统学校教育的“学科本位”向素质教育的“学生发展本位”转换,生活教育也就是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进行学习,学会面对生活中的问题与挑战。因此小学教育改革的实施方向在于全面运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针对学习困难生形成一种有效的教学机制。学习困难生与一般学生具有相同的学习能力,具有较大的发展潜能,只有改变现有教学方法与手段,学困生才能与正常学生一样学习发展。学困生现象的存在与现有的教学制度和教育价值观有着直接关系,既有以往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又有现代社会教育价值理念的作用,对于人才的学习成绩定义使部分学困生的特长得不到有效发展。
2.陶行知生活课程思想有利于全面优化小学教育内容
陶行知先生曾说:“学生用的教材编得好不好,是否符合学生生活教育的需求,只需要用三种标准衡量和判断便立见分晓。”这对小学教学体制优化与调整有着重要启示。
首先看小学教材内容好不好,要看教材能不能引导学生良好发展,有没有感染人格的力量。陶行知先生说:“中国学生的双手在旧教育的毒害下已经瘫痪,一本好的教学指导用书,可以使中国学生已经瘫痪的废手变成具有创造力的巧手,能不断带给学生精神上的启迪,使学生有一双万能的手。”其次,一本好的教材指导还要引导学生思想进步,看能不能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用头脑深入思考问题。陶行知先生说:“中国文人的头脑几千年来一直被封建思想束缚,缺乏进步意识与创新意识。一本好的教材能使学生不断开动头脑,活跃学生的思维。最后,一本好的教材要具有引导人产生价值的力量,看这本教材能不能引导人开拓创新,能不能引导学生追求新价值。陶行知说:“中国教育的弊端在于教用脑的人不用手,教用手的人不用脑,所以中国缺乏创新。”小学教育改革的本质在于促进小学生头脑联合、手脑并用,使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动脑能力全面提升。好的教材是学生头脑联盟的指导,促进学生的头和脑联系起来,使学生创造更多价值。
3.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有利于现代小学教育管理体系建立
陶行知的教育革新理论和教育思想的确立对推动当前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有着重要意义,对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陶行知先生从教育立国角度出发,强调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和人格教育,在主张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同时,又主张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有法律制度的支持,依法实施教育。陶行知先生的这些主张不仅反映了中国教育的客观规律,与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也是一脉相承的,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实践值,对现代化小学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开创者和实践者,他深入揭示与阐述了现代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并提出对于我们当今教育实践依然有重要借鉴意义的理论和思想。陶行知先生从社会实践角度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现代化是指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化,小学教育的改革在于以现代化思想为核心,全面推动学生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在笔者看来,全面借鉴与应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要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思想赋予现代化理念,要结合中国国情,要以改革发展为动力,积极推进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办学效益。陶行知先生曾经强调:“与其把学生当作鸭子一样灌入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如给予学生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打开知识宝库,自动追寻知识与文化。”在教育实践中,应该遵循陶行知先生实事求是的教育思想,根据我国具体国情与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基本情况创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制度,全面促进我国小学教育体制改革,使小学教育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4.结语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依然有着广泛的借鉴价值,他的教育理论是一种生活化、大众化的教学思想,强调教育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教育要与生活、学生、社会广泛联系,促进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统一,使教与学全面促进小学生发展,提高小学生的认知,使小学教育体制得到全面优化。
参考文献:
[1]孟丽.陶行知生活美育思想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8.
[2]申慧宁,申国昌.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J].教师教育论坛,2018,31(01):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