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稀缺到日常

2019-06-14 08:16张晓娜戴舒楠王婷婷
商情 2019年13期
关键词:信用

张晓娜 戴舒楠 王婷婷

【摘要】第三方征信机构的出现刷新了互联网交易的新模式,“信用”也成为人们谈论的热词。但目前人们仅将“信用”看作经济信用,其应用局限于人们的物质活动中,并未上升到精神层面,“信用”对于我们来说还是“稀缺品”。本文将选取其中最具优势的“芝麻信用”为代表,对其展开研究,并对如何使“信用”从“稀缺”走向“日常”提出思考。

【关键词】信用;芝麻信用;稀缺;日常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经济”日渐成为现代社会的新风尚。在享受它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虚拟的交易模式对买卖双方的信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方征信机构也应运而生,“个人信用体系”一时间成为人们谈论的热点话题。通过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信用”这一抽象的词汇得以量化,最终以具体的数字直接呈现在人们面前:而“芝麻信用”因具有数据来源更加多样、技术手段更加优化、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等优点,成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员。

在对“芝麻信用”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时,我们发现人们更多地在物质层面上谈论信用问题,即“芝麻信用”成为了人们获取商品的一种方法或手段,并没有普遍上升到意识层面,“信用”对我们来说还是一种“稀缺品”。而时代前进的步伐是无法阻挡的,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信用时代已悄然而至,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提出的要求,如何使信用从“稀缺”转向“日常”是我们当下应思考的问题。

一、如何理解“稀缺”与“日常”

“稀缺”多与经济物品有关,即需求不断上升,而满足需求的有用资源相对较少,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具有稀少性和紧缺性的特点。当代社会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在这样的虚拟共同体中,信用作为人们交往的基础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性。

社会发展对信用的“需求”不断上升,然而其“供给”却显得十分有限。

首先,从客观上看,芝麻信用评分应用的领域有限,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其一,应用于阿里巴巴体系内的电子商务活动,例如B2B、C2C等,商户或用户可以依据信用评分选择交易对象与方式;其二,应用于阿里巴巴体系外的电子商务活动,如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基金贷款等。除此之外,芝麻信用也与出国签证、交友网站相结合,为了解用户对象提供依据。但总的来说,芝麻信用的应用场景始终以经济活动为主要领域,而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政治活动、文化活动以及社会交往活动都还未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其次,在主观方面,人们对信用评分的认识还停留在物质层面,并未上升到精神世界。在调查中,当问及“芝麻信用”的分数是否会影响你对一个人的看法时,53%被调查者认为“影响比较小”,34%被调查者认为“没有什么影响”。虽然“芝麻信用”会影响商品或服务的获取,但信用分数低、甚至出现过失信行为的个人依旧可以正常生活,因为实体经济领域并不会受其影响,这就导致“信用评分”并不能对个人的生活行为产生真正约束作用。

从上述两方面来看,“芝麻信用评分”应用的领域有限,人们也仅将其作为获取商品或服务的方法或手段,在其它社会活动中或精神世界里对信用品质的重视程度较低。信用供给的范围小,程度浅,并不能满足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全部需求,由此得出,“信用”之于我们还是一种“稀缺品”。

那么信用有可能成为日常品吗?这一回答是肯定的。但在探讨这一问题之前,首先有必要了解“日常”所包含的意蕴。“日常”顾名思义,即在普通的生活中时常可见的状态。信用“日常化”的实现,要求个体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以及社会交往活动中自愿地遵守信用,提高信用评分,由此获得肯定。而这种肯定将反之激励人们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最终达成自发地遵守信用的目的。由“自愿”到“自发”,信用便上升到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成为人们重要的精神信仰。

二、从“稀缺”到“日常”的必要性

那么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知个人信用似乎已经成为了其“经济身份证”,而要从单一的经济领域走向更广泛的日常生活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必然过程。当信用时代来临,信用将从“应有”走向“必有”,对信用不足的人群在购物、出行等各个领域加以限制甚至于禁止,从“不方便”走向“不能”,信用就再也不是可以忽视的名词。信用作为人们交往的隐性资本,越来越为人所依赖,成为其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也将逐渐把“诚实守信”内化为一种自发的行为精神,信用时代的到来不仅有利于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素质的提升,也通过对信用这一人文资本的重视,社会资源分配不再单一局限于物质财富,信用良好的人或企业能够拥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社会更加公平公正。

个人信用意识的提升也使市场经济更加有序规范,信用体系的建设是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经济健康持续发展需要信用体系作为支撑,良好的发展环境为经济腾飞保驾护航。同时完备的社会信用体系也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信用从稀缺走向日常也可以增强政府的合法性基础、推動法治国家的建设,也将更好地保障政府职能的实现、治理社会能力提升,促进建立和谐社会。

三、如何实现从“稀缺”到“日常”

芝麻信用的兴起,表明我国开始大规模地进入互联网征信时代。今后,个人信用不仅作为一种消费资本,更将成为人们参与政治文化生活的依据,成为人与人交往的前提,影响着人们的观念与行为。但目前离这一目标的实现还存在差距,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本文将从征信体系涉及的三方主体——个人、第三方征信机构以及政府出发,分析提出针对不同主体的意见。

(一)个人

我们常说文化意识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并且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着国家发展,那么“信用从稀缺慢慢走向日常”这一进程同样需要个人头脑中对“信用”的意识愈加增强,需要越来越多的个人重视信用并将其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信用就好比物物交换时代出现的货币,最初只是可有可无、作为一种便利生活的交换手段,但其一旦为大众所广泛利用便逐渐变得日常、为人依赖,这就需要大众意识层面认可它并使用它。

猜你喜欢
信用
神秘的植物工厂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
信用惩戒也要“讲信用”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失信商人的悲剧
信用消费有多爽?
“信用山东”微信号正式启动发布
湖北省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