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道情艺术的民俗化初探

2019-06-14 09:39封亚玲
艺术评鉴 2019年10期

封亚玲

摘要:道情最早源于唐朝道德经韵,属于一种道教艺术形式,能够全面展现出道教戏曲音乐艺术。随着道教世俗化的不断发展,在人们日常接触的戏曲以及诗歌也渗透较多道情艺术,宣扬道教教义,传播道教思想。自宋代之后,道情艺术在民间得到迅速发展,逐渐从神坛向世俗化舞台转变,在此发展期间逐渐退化了浓重的宗教色彩,道情艺术已经成为民俗文化。本文主要是探讨分析道情艺术的民俗化流变,主要是从道情艺术民族化发展过程展开讨论。

关键词:道情艺术   民俗化   道教思想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0-0176-02

随着道情艺术的不断发展,目前陕北道情,上高道情已经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当中。道情艺术属于古老而神秘的艺术形式,在整个发展阶段需要全面研究和梳理道情艺术起源,发展过程以及民俗化流变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道情艺术。

一、道情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道情艺术发展时间久远,最早可追溯到北魏时期,由嵩山道士制作的道曲当中就有华夏赞,在经过传送之后逐渐成为宫观当中的道情法曲。但是追溯道情的实际发展则在唐代的仙歌道曲当中,按照唐代崔令钦代表作当中的记载就能够查询到道情,该词最早是指道教艺术,然而传到宋代之后则变为道教声腔艺术,属于竹琴曲艺的前身。在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当中就分析和解释道情:三教所唱,各有所尚,道家唱情,儒家唱理,僧家唱性,此种见解十分独到。道教的道情其本意在于逍遥无为之道。因此,初期道情主要指的是道曲和道歌,主要是传道者募捐化缘,宣传教义的主要工具。道教主要崇尚自由,大多道士都有种自然清虚之象,逐渐产生道情,不仅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还伴有较深浪漫主义情调。

二、道情艺术表现形式的转变——从徒歌,踏歌到道曲

道情的前身是道教经韵,并且最早的表现形式为道教的徒歌和踏歌。徒歌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边走边唱。踏歌的表现形式为用脚作拍为歌曲伴奏,该种表现形式在唐朝就较为流行,例如李白《赠汪伦》当中的“忽闻岸上踏歌声”。道情艺术最早的发展形式主要是道士们崇尚自然,无拘无束,因此其演唱的表现形式为踏歌和徒歌,主要演唱内容为道教神仙故事和经诰,在民间度化世人。最早的徒歌没有应用伴奏乐器,后来逐渐出现了简板和渔鼓,虽然这两种伴奏乐器形式简单,但在表现力方面却很强,提升了徒歌表现形式的魅力。在道情艺术的整个发展历史当中渔鼓都一直伴随,并且成为道情艺术的代名词。

徒歌演唱方式由于在形式和韵律方面都比较良好,因此受到民众青睐,但是该种演唱方式不能称为道情本质。宗教的发展总需要艺术形式的扶持,并且借助于艺术手段宣讲和传播道教道义。曹植在佛教精赞颂偈艺术当中创造了梵呗,佛教音乐在发展过程当中也不断争取信众,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自身影响效果。道情艺术主要是与佛教争夺信徒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为了全面吸引信徒,道士们在演唱道情时也常三五成群,各司其职,全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既形成固定取掉,也丰富了伴奏乐器。在此发展现状下,道教艺术美不仅渗透在民间群体当中,更是发展到了宫廷内部,全面促进了宫廷音乐的发展。

三、道情艺术表现内容的转变——从俗讲到民间叙事

道情俗讲历史最早起源于唐代的经唱,随着表演内容的不断发展,也逐渐具备劝诫世人和演唱功能。道教俗讲内容大部分都是道教成仙经历和劝善修道故事,向世人传播出世思想。唐代道教俗讲的主要节目就是蓝采和修道故事。

在宋代道教俗讲就变为说唱道情形式。按照不同的演唱内容,可以将其分为民间鼓子词和道情鼓子词,此时道情主要指的是演唱道教修道故事。道情戏属于杂剧戏曲和道情的结合形式,大多数表现内容都是劝孝,劝善。道情戏的传统剧目主要有《西游记》和《岳阳楼》等。目莲救母属于佛教故事,主要宣传中国孝道精神,随着道教、佛教和儒家的不断融合,该故事也添加到道情戲当中。随着道教的深入发展,逐渐将受教对象扩展到民间,道士在街头巷尾说唱道情,民间艺人也逐渐学习道情艺术精华,并且使用道情形式演唱世俗情调。道情戏的内容已经不单单是无情度有情和宗教宣传,更注重民间审美意趣。民间化发展的道情戏逐渐形成专业化的戏班演唱,其演唱剧目大多为道教神仙故事以及民间生活故事等。

在明清两代出现了较多优秀的道情艺术大师,不仅是道士创作道情作品,大多文人骚客也开始创作道情作品抒发情感,表达生活情趣。张三丰就是著名的道情作者,在张三丰文集当中收录了多个道情作品。张三丰是道教全真派代表人物,因此其道情诗歌内容大部分都是展现人生境界和内丹修炼体验。

清代文人骚客在创作文学作品时也应用了道情艺术形式,例如郑燮的道情诗歌,袁学澜的柘湖道情等都属于该时期有名的道清作品,其中成就最高的就是郑燮,在其《郑板桥全集》当中就收录了数十首道情作品。郑板桥的道情作品大多都是表现自身艺术情调,张三丰的道情作品的宗教意味较为浓重。并且在郑板桥的道情诗歌当中还体现出自由生活当中的飘逸和闲适。民间艺术在借鉴和发展了道情艺术表现形式之后,其内含的宗教说教却没有被继承和发扬,因此可以说明道教艺术在民间群体当中的发展大多都是由于艺术因素,宗教因素没有产生较大影响。

四、道情艺术的地域性流变

在对道情艺术发展轨迹进行考察时可以看出,道情艺术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逐渐向民间化转变,道教世俗化和民间化在本质上来说是一致的。道教世俗化发展过程当中也促进了道情艺术在民间群体的发展,道情法曲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道情俗曲,从该种转变方式可以看出艺术的根基在于民间群体当中,只有依靠基层民众才能够全面传承和发展。

道情艺术从发生到发展各个阶段都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并且渗透在社会各阶层,在街头巷尾和宫廷贵族当中都能够发现道情艺术。道情艺术有效结合民间艺术和文学艺术,在此基础之上出现了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全面丰富的民间群众的精神文化,为日常生活增添了较多艺术情调。随着道情艺术的民间化发展,也出现了较多群众青睐的表现形式,能够全面抒发群众的内心情感,随着该种表现形式的不断发展,逐渐消解和淡化了道情艺术的宗教意义。

道教道情与民间戏曲相结合,出现了较多民间道情艺术。在一项调查分析当中可以看出,当前存在的100多种道情艺术有四种歌曲道情艺术,80多种说唱道情艺术,十余种戏曲道情艺术。我国道情艺术保存最好的地区就是山西省,主要分布在晋西,河东和洪洞等地区。还包括较多细小的道情艺术。在西南地区和湖广地区也存在道情艺术,该地区主要将其称为渔鼓,因此就出现了桂林渔鼓,湖北渔鼓,昆明竹琴,四川竹琴等差别。浙江省主要有义乌道情艺术,陕西省主要是关中道情艺术,按照不同地区划分又出现了西凉调,商洛道情,北方道情以及安康道情等剧种,陕西南部主要是汉中道情艺术,甘肃省主要是环县道情皮影。

除以上地区之外,河南省也有太康道情艺术,江西省道情艺术,山东省道情艺术等。在清代学者编写的《成都通览》当中,四川竹琴被记载为唱道琴。由于四川地区语言当中“情”和“琴”容易混淆,因此,可以将四川道情追溯到清代,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逐渐被称为竹琴,这可能与道情道筒为竹制品有关。

五、结语

综上所述,道情艺术广为流传,源远流长的发展原因与其长时间保持民族原始文化的优秀因素,并具有强大的意识轨迹之间存在较大关联。如果说中华文明发展史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其属于活着的传统艺术。所以,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当中,道情藝术需要不断转化和发展自身功能,并且形成具有一定创造性价值的文化资源,才能够全面渗透到现代化文化发展体系当中,并且有效作用于现代生活,这样才能够全面保护,继承和发扬道情艺术文化。

参考文献:

[1]张泽洪.论道教的唱道情[J].世界宗教研究,2006,(03):112-122+158.

[2]詹石窗.道情考论[J].宗教学研究,1996,(04):8-14.

[3]王定勇.宝卷与道情关系论略[J].文化遗产,2015,(04):123-131.

[4]车锡伦.“道情”考[J].戏曲研究,2006,(02):218-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