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远高 徐招柱 熊万里 黄佐才
梅州市人民医院 (梅州 514021)
当今社会呈现出快速的发展趋势,人们的健康意识以及急救意识越发强烈,导致人们对急救医疗需求的提升,从而急救医学也进入了一个高发展水平[1]。急救医学环节众多,院前急救处在环节的首位,为急救质量的保证奠定了基础,因此,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地区医学水平的高低。有研究指出,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征具有一定的规律,且随着时间的发展,呈现出相应变化[2]。由于急救医疗质量很大程度上受院前急救影响,而院前急救工作的开展与该阶段流行病学有一定相关性,因此,临床指出,分析并掌握院前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对院前急救工作的开展以及急救医疗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笔者为了了解并提高梅州市人民医院院前急救和总体急救医疗质量,对其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院前急救模式的优化和急救水平的提高提供临床指导。
采用回顾性资料收集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4年院前急救患者14 000例(对照组)、2017年院前急救患者9 630例(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4]: ①均符合相关流行病院前急救标准;②均自愿参加本研究。
分别对两个时间段患者的性别、年龄、死亡原因等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研究和圆形分布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比两组数据,分析院前急救患者变化趋势。按照年龄<15岁、15~25岁、25~35岁、35~45岁、45~55岁、55~65岁、>65岁组分为7个组。
①分析两组急救患者的性别组成情况;②分析两组急救患者的年龄组成情况;③分析两组患者的死亡原因构成情况。
采用SPSS 21.0专业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所有的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 评价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医院2013—2014 年共接诊患者14 000例,其中收治男性患者共9 874例,女性患者共4 126例,且该阶段每年男性接诊例数均高于女性接诊例数,男性所占比例高于女性,医院2017年共接诊患者9 630例,男性接诊例数5 000例,女性接诊例数4 630例,男性所占比例高于女性,但低于2013—2014 年,见表1。
表1 两组急救患者的性别组成情况比较 [n(%)]
医院2013年—2014年接诊的患者年龄均在1~95岁,平均(42.22±4.32)岁,且45~55岁年龄段的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医院2017年接诊的患者年龄在1~98岁,平均(42.23±4.21)岁,45~55岁年龄段的患者所占比例最高,但比例低于2013年—2014年,见表2。
表2 两组急救患者的年龄组成情况分析 [n(%)]
医院2013年—2014年接诊的14 000例患者中,死亡人数为876例,死亡比例为6.26%,其中因创伤和心脑血管疾病造成死亡的原因比重较多,所占比例分别为30.82%、28.54%,而2017年接诊的9 630例患者中,死亡人数为243例,死亡比例为2.52%,低于2013年—2014年,创伤和心脑血管疾病造成死亡比例最高,分比为28.51%、23.56%,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死亡原因构成情况比较 [n(%)]
急救作为当今临床常见的一种救治方式,承担了众多生命的挽救,意义重大[5]。急救的重要部分为院前急救,因此,临床开始注重院前急救的质量,为整体急救医疗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充分的基础[6]。报道指出,对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指征进行良好的了解,有利于院前急救质量的提高,因此,分析并掌握各时期阶段临床院前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指征至关重要[7]。已有报道指出,常见的流行病学指征包括性别、年龄、病种等,其对院前救治方式的选择、治疗工具的选择、注意事项的关注具有一定相关性[8]。
本研究回顾性研究了梅州市人民医院2013—2014年以及2017年的部分院前急救患者,统计分析了其性别、年龄、死亡原因等,并分析了两个时间的数据变化,旨在根据指征进行相应的院前急救质量的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医院2013—2014年以及2017年接诊的患者中,均呈现出因为创伤和心脑血管疾病而死亡的比例最高,无明显差异。由此,创伤作为院前急救的常见病因以及主要死亡原因,理应得到关注,院前急救人员可以进行该疾病方面的相应针对性培训,使院前急救更加专业化,同时,进行院前急救流程的培训,使整个操作过程更具规范化、流畅化,最终提高患者的抢救率。而心血管疾病作为位于第二位的死亡原因,临床通过研究其治疗特点,指出心血管的院前救治在于缩短发病后救治时间以及使救治措施更具针对性,因此,可以实行全民普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知识、急救意识的措施,及时挽救生命。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医院2013—2014年接诊的患者男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女性,而医院2017年接诊的患者男性所占比例高于女性,但低于2013—2014年的男性所占比例。可能是因为青壮年为社会劳动的主体,而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多,女性所占比例已经接近于男性,由此,根据男女生理结构的差异,其治疗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临床院前急救人员应进行相应知识的了解,对于急救人员的配备也应具有合理性。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医院2013—2014年和2017年接诊的患者均为45~55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而2017年比例低于2013—2014年。因此,临床救治应将患者年龄的特殊性考虑在内,应进行各年龄段院前急救措施的培训,尤其为45~55岁年龄段。
综上所述,根据院前急救时间分布规律合理调配急救资源,充分发挥院前急救功能,可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