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玉霞 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 主任医师
夏至是很有个性的时节,它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也是一年中的阴气开始生长的时候。民间有“夏至时节太阳落在地面,秋分时节太阳回到天空”的说法,火球似的太阳烘烤着大地,人连走路都会觉得烫脚。网络上也流传着对高温的调侃吐槽,“凉席成了电热毯。”“不能摔,会摔成三级烫伤。”更有人将生鸡蛋打在马路上,做起“地面煎鸡蛋”的实验。
这样一个“阳盛至极、热盛至极、气升至极”的时节,若不顺应自然,就很容易得病。阳气极盛,阴气始生,顺应这个规律,才能做好夏至防病养生。
唐朝诗人白居易曾作过一首名为《销暑》的诗,诗中道出了炎炎夏季的养生心得——神安。
《销暑》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饮食、睡眠、药膳、运动……种种养生方式,都要建立在夏至“神安”的基础上,精神不安宁,一切努力都等于零。夏季要想做到“神安”,五“让”不可少。
夏至阳气过盛,最易扰乱心神,使人不得安宁。这个时候,如果再为生活中的鸡毛蒜皮、蝇头小利而计较,患得患失,心生忧怨、怒气,就会加重阳盛对人体的损害。热邪是《黄帝内经》所说的“六淫”之一,可使人耗气伤津、伤风动血。而忧和怒则是《黄帝内经》所说的“七情”中两个致病因素,可伤肺、肝。热邪和忧怒相叠加,人就特别容易得病。所以,夏至时节让心胸宽大一点,不比、不争,不胡思乱想,顺其自然,淡泊名利,心神自然会安宁。
夏至阳气最旺,阴气初始。适度运动可以顺应阳气的向上升发,使之不受阻碍,助人体气血通畅。但热盛至极,气温过高时,如果运动太过,汗出过多,反而会耗散阳气,同时也损耗阴气,不利于对初生阴气的养护。
所以,运动时间以清晨或傍晚较凉爽时为宜,运动方式以散步、慢跑、太极拳为好,不宜剧烈活动。这样做,才能保证机体气血运行通达适度。
无论是工作上还是人际交往,应酬都是成年人的一项高频活动。但是夏至到来,要让应酬尽量稀疏一点。高谈阔论、歌舞酒肉,这些活动不利于宁心静气。所以,夏天最热的时候,人也应该“猫”起来,躲避酷热的伤害,静息以养护阴气。
让休闲雅一点
夏至以后,因炎热日甚,休闲娱乐以雅为妙。独自看书、听音乐、品茶,约朋友一二下下棋,都是很雅的休闲娱乐方式。这样可以调养心神,使人变得安静从容,内心宁静。而一些令人兴奋刺激的娱乐方式,是夏至时节应该规避的。
饮食的淡,不仅指咸淡和清淡,更指一些对人的味蕾没有剌激性的,有安神作用的食物。夏至时节,要想心神安宁,不可常食麻、辣、烫等刺激性较强的饮食。辛味食物辛香走窜,助火伤津。
夏至炎热,多汗,津液亏少,人火气重,再吃刺激性的助阳食物,更易损伤津液气血,致心神不宁。另外,一些有安神作用的食品,是夏至时节较好的选择。如小麦、绿豆、赤小豆、西瓜、莲子、龙眼等都行归心经,有较好的养心安神的作用,夏至时节不妨适度增加食用量。
夏至时节,使阴气得养,心神安宁,才有可能配合其它方法做好养生保健。没有“神安”,夏至养生只是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