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干预措施在手部指屈肌腱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19-06-14 01:17庞东兰钟宏丽梁宁燕钟新云郑俊玉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支具手部肌腱

庞东兰 钟宏丽 梁宁燕 钟新云 郑俊玉

1.深圳市宝安区第二人民医院集团总院手外科,广东深圳 518104;2.深圳市宝安区第二人民医院集团总院中医康复科,广东深圳 518104;3.深圳市宝安区第二人民医院集团总院神经外科,广东深圳 518104;4.深圳市宝安区第二人民医院集团总院骨科,广东深圳 518104

手部指屈肌腱可因切割伤、刺伤等多种因素引起损伤[1-3],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手部各指屈肌腱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患指无法自主活动。由于手部指屈肌腱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及复杂性,早期诊断及特殊修复治疗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传统手术治疗要切除损伤的腱鞘,从而引起患者术后自主活动能力下降,粘连的发生率也较高[4],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术后综合康复干预措施对手部指屈肌腱损伤恢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观察综合康复干预措施对手部指屈肌腱损伤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手部指屈肌腱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试验组53例,男33例,女20例;年龄15~62岁,平均(35.7±5.8)岁;其中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分别为 10、7、9、12、15例;对照组53例,男34例,女19例;年龄14~61岁,平均(35.6±5.7)岁;其中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分别为 12、8、10、11、12例;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手部指屈肌腱损伤的诊断[5];(2)既往无手指关节功能障碍者;(3)无严重脏器功能衰竭者;(4)意识清楚,能进行正常交流;(5)患者签署手术治疗同意书;(6)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意识不清,无法正常交流;(2)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3)未签署手术治疗同意书者;(4)凝血功能障碍史;(5)合并麻醉禁忌证者;两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改良Kessler缝合修补术:为患者进行臂丛麻醉,常规气压止血,延长切口,选择深屈肌腱及浅屈肌腱断端,采用6/0肌腱吻合线在断端1cm处进行横行进针,从出针点上2mm处斜穿入肌腱,然后从肌腱断面穿出。然后在另一端肌腱断面穿入,平行肌腱1cm穿出,后重复另一侧断段的操作,在进针点打结,最后采用7/0肌腱吻合线周边连续缝合修补。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方法,如理疗、锻炼等。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措施,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采用康复运动、音频电疗等康复治疗,对患指进行电极治疗,指间关节在中立位。术后 48h 开始利用背侧保护支具 ,使腕关节和掌指关节屈曲状态下被动屈曲手指,每次10min,每日两次。4 周后可去掉支具作轻微主、被动活动,练习的间歇仍要带背侧支具根。5~6周期间可以加强功能锻炼,包括单独肌腱滑动练习、组合练习和被动伸直练习;8周后开始加强力量训练,鼓励患者做日常生活动作。据恢复程度对患者进行被动及主动运动,但需注意康复运动的力度,以患者耐受为主,进行屈伸、肌力运动,每次10min,每日三次,连续康复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住院相关指标、生活质量及粘连发生率情况;疗效标准[6]:(1)显效:手术后患者肌腱创口愈合,患指功能基本恢复正常;(2)有效:手术后肌腱创面基本愈合,患指功能部分恢复正常;(3)无效:手术后患者肌腱愈合或患指功能无明显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手术住院相关指标包括手指总主动关节活动度(TAM)、住院天数、疼痛评分;疼痛评分采用数字视觉疼痛评分(VAS)标准,由0~10个数字组成,由患者指出疼痛的数字,疼痛越高,评分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显效32例(60.3%),有效16例(11.3%),无效5例(9.4%),对照组16例(30.2%),有效19例(35.8%),无效18例(34.0%);观察组患者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0.3%、90.6%显著高于对照组30.2%、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TAM(96.8±4.7)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住院天数(12.1±2.7)及疼痛评分(1.6±0.4)显著低于对照组(84.3±3.6)、(16.3±3.6)、(2.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组别 n TAM(%) 住院天数(d) 疼痛评分(分)观察组 53 96.8±4.7 12.1±2.7 1.6±0.4对照组 53 84.3±3.6 16.3±3.6 2.5±0.7 t 15.371 6.795 8.127 P<0.05 <0.05 <0.05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手术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95.7±5.4),其也高于同期对照组(86.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生活质量评分手术前 手术后观察组 53 63.3±3.2 95.7±5.4对照组 53 63.5±3.4 86.3±4.8 t 0.312 9.472 P>0.05 <0.05

2.4 两组术后粘连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粘连发生率为5.7%(3/53)显著低于对照组26.4%(1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06,P< 0.05)

3 讨论

手部指屈肌腱可维持手指正常的关节功能活动,如屈伸指、活动关节等,患者常因切割伤、挫伤等因素引起手部指屈肌腱损伤,从而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以往主要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指屈肌腱的修复治疗,但术中常需对肌腱、腱鞘的损伤进行有效的切除。但肌腱分为深浅肌腱两种,传统手术治疗常切除浅肌腱,保留深肌腱,但是深肌腱的血液供应常需浅肌腱的供应[7-8],因此,传统手术切除浅肌腱引起深肌腱供血不足,从而引起手术治疗的效果,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常需保留深、浅肌腱在。术后综合康复干预措施对患者恢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本研究观察手部指屈肌腱损伤治疗的临床分析。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0.3%、90.6%显著高于对照组30.2%、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A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住院天数及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其也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粘连发生率为5.7%显著低于对照组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综合康复干预措施对手部指屈肌腱损伤治疗效果佳,其临床有效率较高,疼痛少、恢复快,并发症也较差,生活质量较高。这一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资料相一致[9-10]。微创手术治疗将肌腱、腱鞘断裂面进行充分暴露,采用改良的Kessler缝合法,对患指浅层、深层断裂面进行充分有效的缝合,从而保证血液供应充足,愈合速度也不易受到影响。同时在手术过程中应把握手术时机,缝合用力适宜,若用力较轻则易引起缝合后脱落,用力较重者易损伤组织,从而延迟愈合或不愈合[11-12]。本研究通过综合康复干预措施手部指屈肌腱患者术后粘连的发生率较低,仅为5.7%,一旦患者出现粘连,患指功能恢复受到限制,这可能与患者损伤病情较重有关[13-15]。术后患者积极锻炼,可增强患者腱外膜细胞增生及胶原蛋白的合成能力,从而降低肌腱粘连的发生率。术后 48 h 开始利用背侧保护支具 ,使腕关节和掌指关节屈曲状态下被动屈曲手指,4 周后可去掉支具作轻微主、被动活动,练习的间歇仍要带背侧支具根。5~6周期间加强功能锻炼,鼓励患者做日常生活动作。

综上所述,综合康复干预措施对手部指屈肌腱损伤治疗效果佳,其临床有效率较高,疼痛少、恢复快,并发症也较差,生活质量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支具手部肌腱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尺动脉腕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改良的骨腱道成形穿引肌腱段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
Ottobock外展支具早期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疗效观察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下肢可调负重支具的应用
下肢可调负重支具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