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对儿童川崎病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2019-06-13 00:34陈俊玲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2期
关键词:川崎病降钙素原儿童

陈俊玲

【摘 要】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对儿童川崎病早期诊断价值。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5例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患儿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收治的住院发热患儿7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组患儿均予以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观察两组临床诊断效果情况。结果:经统计,PCT、D-D、BNP联合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高于单项检测(P<0.05);经检测,研究组PCT(1.85±4.35)ng/ml、D-D(0.71±2.11)ug/ml、BNP(58.09±49.16)pg/ml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93±2.01)ng/ml、(0.33±0.31)ug/ml、(18.22±15.21)pg/ml(P<0.05)。结论:D-二聚可作为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重要指标,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川崎病早起诊断的灵敏性以及特异性。

【关键词】 降钙素原;D-二聚体等;检测;川崎病;儿童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2-077-01

川崎病又可以被称为是皮肤黏膜淋巴综合征,该病症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急性发热出诊性疾病,多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人群 [1]。由此,本研究针对川崎病患儿行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的临床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5例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患儿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收治的住院发热患儿7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男女比例30:45,年龄2个月-11岁,平均(5.57±2.63)岁;对照组男女比例31:44,年龄4个月-10岁,平均(5.30±2.55)岁。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故具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院当天抽取2ml的静脉血,分别予以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脑利钠肽(BNP)检查。PCT检测:试剂盒选用(上海广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方法选择全自动免疫荧光法,选择SMT-100便携式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北京普朗医疗-南京斯马特公司生产),参考正常值为0-0.5ng/ml;D-D检测采用的是CA52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海寰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采用免疫比浊法作为检测方法,试剂开放,广泛适用内外试剂,参考正常值为0-0.243ug/ml;BNP检测:采用的是雅培i2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美国),参考正常值0-100pg/ml。上述所有的检测均需要以操作手册作为参照依据,采用相关配套的试剂、质控物和标准物[2-3]。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皆采用SPSS21.0软件包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应用均数标准差(x±s)完成对计量资料的表示,组间之比较用t检验,用百分比(%)完成对计数资料的表示,以X2检验,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指标对川崎病诊断价值对比 经统计,PCT、D-D、BNP联合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显著高于单项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检测结果对比 经检测,研究组PCT、D-D、BNP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川崎病属于一种急性自限性的全身性血管炎,目前,该病症已经成为了造成心脏病的重要原因,究其发病机制而言,尚未能够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其可能与多种未知或者是已知的微生物侵入感染者体内又发B细胞和T细胞参与免疫激活,致使炎性因子介导小血管炎为主的全身炎症反应出现 [4]。本研究数据结果显示:(1)经统计,PCT、D-D、BNP联合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显著高于单项检测;(2)经检测,研究组PCT(1.85±4.35)ng/ml、D-D(0.71±2.11)ug/ml、BNP(58.09±49.16)pg/ml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研究数据表明D-二聚可作为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重要指标,而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川崎病早起诊断的灵敏性以及特异性。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PCT是降钙素前肽物质,其由116个氨基酸构成,在一般情况下处于浓度较低的状态,而在炎性反应时期呈现为显著增高,现已成为感染性炎性标志物;D-D存在凝血过程中,纤维蛋白收到凝血酶等作用构成交联纤维蛋白,该形成物经过纤溶酶讲解的作用之后产生的物质;川崎病早期患者的D-D水平呈现高凝状态,进而患者容易形成血栓[5]。

综上所述,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诊断川崎病的诊断价值较高,于疾病早期开展联合检测诊断,可有效提高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可见,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在川崎病早期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徐雯雅,刘桂英.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2016,2(11):293-297.

[2] 郭艳梅,李晓春.细胞因子谱.C-反应蛋自及降钙素原在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诊治中的临床意义[J].安徽医药,2017,21(5):900-903.

[3] 严晓华,高娜,周南.170例儿童川崎病临床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10):121-124.

[4] 邱红,邱海燕,张若松,等.川崎病患儿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和 D-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儿科药学杂志,2015,21(6):6-8.

[5] 竇焕芝.川崎病患儿血浆内皮素注和血清Il-6水平的变化与冠状动脉病的关系田.心理医生,2017.2(23) :121-122.

猜你喜欢
川崎病降钙素原儿童
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对比研究
PCT、CRP及WBC在小儿发热疾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留守儿童
川崎病诊治及护理
非典型川崎病临床护理分析
超声心动图对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应用价值
超声心动图在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