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产教融合模式的有效实施,有利于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立足于快速发展的社会,高校只有不断推进产教融合模式和教学体系的融合,才能为社会输出高质量的企业人才。将产教融合模式贯穿于高校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通过以项目驱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和形成以实践能力为标准的评价机制,使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初步实现。高校需要由注重知识的传播向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向进行转变,培养基于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创业人才,高校只有通过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学生的综合性发展,才能为社会经济可持续提供优质的人才保障。
关键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的战略目标转向建设创新型国家,这就要求高校的教学模式必须适应国家战略目标的发展需求,高校就需要对原有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利用产教融合模式推动学生向创新创业人才发展,将创新创业教学贯穿于高校的日常教学课程中,全面促进教学体系的改革,进而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产教融合模式的重要性
(一)提高人才质量的需要
产教融合模式的实施不仅是高校教育适应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能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直接决定了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高低。而创新创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其核心是促进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使得高校的教学方式与社會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高校人才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进行人才改革的需要
很多学校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上处于模糊的状态,因为目标的不明确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都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从就业市场的供给关系就能看出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毕业生就业率不仅低,而且就业的质量也不高,另一方面企业很难找到生产和服务一线的技术型人才。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因素就是高校的同质化发展现象严重,导致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社会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全面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产教融合模式的基本内涵
创新是重新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发现原本没有认识到的点,创新实践首先不能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其次必须是将新想法付诸于实践。产教融合模式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同时符合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点。
(二)“产教融合”逆向工程理念
逆向工程是为了重现产品的生产过程,而采用的逆向分析法。产教融合模式中应用逆向分析法进行人才培养,就是学校提炼出企业的用人需求和职业标准,再逆向地根据学校师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安排,只有确保学生在校能学到企业所需要的知识,才能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
(三)定位学生就业岗位
依据企业的岗位需求和高校的专业特色,重点培养相互适应的创新创业人才。这样学生一方面有了明确的专业就业方向,另一方面学生学习过程中会找到角色认同感,从而就会有学好专业技能的自信心,这样能确保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从学生到技术能手的角色转换。
(四)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高校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不仅包含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熟练运用情况,还包括学生诚信敬业等道德品行的优劣。需要学校通过产教融合教学的实战演练,使所有学生掌握专业岗位所涉及的技能和知识,使其能适应企业的工作特点,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在工作压力下保持学习和认真工作。通过学校教育专业知识和企业锻炼职业素养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综合地培养,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其能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从而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一)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模式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高校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因此,高校的专业设计就需要紧贴社会的实际需求,树立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首先,作为高校的教师要树立“产教融合”理念,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其次,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要加大企业实训课程的教学比例,科学地进行学工交替教学,同时,学校还需要加大对实践企业知识相关设备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全面融合;最后,学校的考核方式应当从理论知识考核为主,转向企业技能实际应用能力考核为主,同时评价体系也应当从单独的学校考核评价,转向企业和学校综合的考核评价体系。
(二)制定人才评价标准
高校在产教融合模式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的人才评价标准,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征,制定专业课程和实践技能的评价标准。依据评价标准制定产教融合的专业课程,重点放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上。首先需要强调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这就要求教学需要注重教学的科学性和知识衔接的合理性,从根本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其次是强调学生实际生产能力的评价标准,这需要学校站在企业的角度去制定专业实训课,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最后学校需要注重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的一体化,不仅要对学生专业知识进行考核,而且要重视学生企业技能实践环节的考核,重视企业专家对学校教学的评价意见,从而才能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三)构建人才管理机制
构建产教融合模式的管理机制是深化高效教学改革的基础。产教融合模式的人才管理机制是以学校教学和企业教学为载体,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回归高校教育的本质,强化学生实践生产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老师的指导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建构,搭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实际的企业项目为驱动力,促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进步。首先需要制定相关的保障制度,保障制度建立有利于激发专业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专业任课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同时保障制度制定的关键作用是要发挥宏观约束力和微观约束力,规定师生在教学课堂活动中必须按照教学规章进行教学活动,规范制度在教学行为上的管理职能。然后高校需要建立共管指导委员会,用以促进产教融合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产教融合模式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决定专业教学的核心是构建“引企入校”的组织框架,创立由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共管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的建设工作和管理工作主要由行业专家和专业任课教师全面参与,全方位地指导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深化教学改革,从而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
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高校人才质量的重要方式,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不仅需要学校硬件设施作为基础保障,而且需要师生共同协作探索设计课程。高校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全面优化教学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模式在校内的有效开展,从而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师质量和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胡 平,段 峻,夏东盛.校企协同、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研究与实践——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机械职业教育,2017,(8):39-41.
[2] 阎小民.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工科大学生创业胜任力培养模式研究[J].天工,2018,(5):112-113.
[3] 任芸丹,张义平,李耀辉,等.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创新教育研究,2018,6(4):312-316.
[4] 王 荣,王丹丹.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设计[J].中国集体经济,2019,(7):154-155.
作者简介:
杨丽莎(1980.6-),女,湖南长沙人,汉族,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