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扁平隆起病变采用镜端透明帽吸引法黏膜切除术治疗价值

2019-06-13 02:01黄焕深林焕雄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11期
关键词:扁平圈套消化道

黄焕深 林焕雄

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消化二科 521000

消化道扁平隆起为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与炎症刺激黏膜增生有显著相关性,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习惯改变,发病率呈显著升高趋势。随着内镜技术中广泛应用,消化内镜下扁平隆起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显著等特点。既往临床中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于部分扁平病灶用套圈切除较为困难。EMRC采用透明帽直接将病灶吸引后进行切除,对扁平病灶切除困难患者有显著疗效。有学者报道消化道癌前病变患者中采用EMRC治疗,能有效切除病灶,并获得长期随访效果[1]。为探究EMRC治疗消化道扁平隆起病变疗效及临床价值,笔者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月我院采用EMRC治疗消化道扁平隆起病变患者40例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月我院采用EMRC治疗消化道扁平隆起病变患者40例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1)术前经内镜检查,明确诊断为消化道扁平隆起病变;(2)经评估后患者均行EMRC;(3)向患者介绍疾病、手术治疗方法和措施,患者均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有消化道其他疾病患者,如溃疡、出血、肿瘤等;(2)凝血功能障碍、心肺肝肾功能严重不全患者;(3)长期服用非甾体类药物患者;(4)术后未能连续随访6个月患者。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46.3±5.3)岁;病程1~23个月,平均病程(10.3±2.3)个月。

1.2 方法 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完善胸片、心电图、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检查,评估手术风险,术前禁食、水8h。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实施手术,首先用内镜注射针于病灶黏膜下层注射1∶10 000的肾上腺素盐水4~10ml,使病灶明显隆起,然后将透明帽安装在内镜前端,并将高频圈套器安置在透明帽上,沿着口腔进入消化道,寻找病灶部位,对准病灶后开起负压吸引,将病灶吸入透明帽内,开起高频电凝直接将病灶切除,如病灶较大不能一次性切除,则分次进行切除。病灶切除干净后,在创伤上喷洒止血药物,用活检钳进行电凝或放置钛夹,确定无出血病灶后退出内镜,术毕。术后给予耐信注射液40mg加入100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抑酸,并对症给予补液、抗炎、止血治疗,观察患者腹痛、大便情况,复查胸片,观察是否有膈下游离气体、纵隔内气肿等,将患者切除组织送病理科确定病灶病理性质。术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随访结束后复查内镜,观察创面愈合情况。

1.3 观察指标 (1)统计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2)统计患者不同部位病灶病理类型。(3)统计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指标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6.6±3.5)min,平均手术切口长度为(10.3±2.4)mm,平均住院时间为(3.9±1.1)d。

2.2 不同部位病灶病理类型 40例患者病理结果显示,20例息肉,11例间质瘤,6例上皮内瘤变,3例早期癌变,具体分布情况。详见表1。

表1 不同部位病灶病理类型(n)

2.3 并发症及发情况 40例患者术后发生2例出血,1例食管穿孔,经止血、抑酸治疗后均好转出院。随访6个月期间,无患者出现创面不愈合、感染、瘢痕等并发症,复查内镜2例病理为息肉患者出现复发,复发率为5.00%。

3 讨论

消化道扁平隆起性病变为消化道黏膜病变、增生等引起,常见有息肉、炎症病变、黏膜下病变及早期癌变等,临床中应积极切除性治疗,以获得治疗和病理诊断效果。随着微创手术发展,内镜下黏膜病灶切除或剥离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疗效显著等优点[2-3]。但单纯内镜下病灶切除或剥离术,受到病灶形态影响,对于扁平隆起病变切除较为困难,同时难以掌握切除病变深度,易增加术后黏膜损伤、穿孔、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4]。

透明帽吸引法为近年应用于内镜下黏膜病灶切除重要方法,将内镜前端安装透明帽后放置圈套,用负压吸引方法将病灶吸引入圈套进行切除,显著简化手术操作难度,并能掌握手术切除病灶深度。本文结果得出,EMRC治疗消化道扁平隆起,所需平均手术时间为(16.6±3.5)min,平均手术切口长度为(10.3±2.4)mm,平均住院时间为(3.9±1.1)d。有学者报道内镜下消化道隆起病灶中切除所需手术时间为30min左右,且手术切口长度显著大于病灶范围[3]。证实EMRC能进一步降低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手术创伤。分析认为,EMRC采用负压原理直接将隆起病灶吸引进入透明帽中圈套内,在圈套内直接或分次对病灶进行切除,相对传统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能快速将病灶进行切除,并在圈套扎范围内,能有效掌握病灶切除范围和深度,进而降低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本文对扁平隆起组织切除后送病理检查得出,20例患者为息肉,11例为间质瘤,6例为上皮内瘤变,3例为早期癌变,表明消化道扁平隆起早期内镜下进行切除,病灶癌变可能性较小。研究指出,术后并发症为影响手术疗效重要危险因素[5-6]。本文统计发现,40例患者术后2例出现出血、1例食管穿孔,并经保守治疗均痊愈出院,证实EMRC治疗消化道扁平隆起具有较高手术治疗安全性。

综上所述,消化道扁平隆起病变采用EMRC治疗,能降低患者手术创伤,具有显著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扁平圈套消化道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狼的圈套
全球治理趋向扁平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小小数迷泽西之时间圈套
篮球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陶瓷扁平制品表面积的测量方法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扁平轮胎硫化工艺的有限元分析
仅趾间扁平湿疣为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