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构建互联网+中医药科普平台的初步研究

2019-06-13 09:3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中医药科普

1.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006;2.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广东 广州 510006;3.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006;4.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中医药新媒体传播处于平台期的同时迎来了新机遇,互联网迅速发展为其传播奠定了新渠道基础,为抓住中医药新媒体传播新机遇,笔者从平台、内容、形式、策略等方面探讨中医药互联网+科普平台的基础架构,进而为有效运用互联网新媒体科普中医药文化提供可尝试建议。

1 构建中医药新媒体传播背景

2015年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对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等新兴服务的加快发展[1]。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针对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出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而互联网作为传播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优势亟待发挥[2]。因此,国家对联网新媒体的发展日益重视,互联网新媒体凭借其传播迅速、使用便捷等特点顺应信息全球化的趋势发展迅速,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提出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传播文化的进程。

中医药科普不仅能提高群众防治疾病的能力,也能促进中医药知识的传播及群众对中医药事业的理解。然而,徐思群等[3]对我国群众中医药科普知识认知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群众中医药科普知识认知水平普遍较低,中医药科普认知现状亟需改善。2015年,近百家中医药医疗机构、院校等单位参加的全国中医药新媒体联盟成立,该联盟致力于在建设健康中国的时代大背景下,积极促进中医药行业发挥新媒体优势,扩大传播影响[2]。国家卫生计生委在2015年 5 月颁布的《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中,中医药科普工作已纳入国家战略规划中[4]。国务院于2016年2月颁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中提出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型载体,推动中医药进校园、社区、乡村、家庭,形成共同发展中医药良好格局[5]。互联网的发展为中医药科普宣传奠定了重要的渠道基础,国家为中医药科普提供了政策支持,因此,在健康中国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医药科普迎来了新契机。

2 中医药新媒体传播发展契机

2.1 互联网+中医药为网络宣传开辟新渠道 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中医药也得到广泛传播,各类新媒体都在发布、转载中医药养生、食疗等保健资讯,人民群众也在收集、使用这些资讯,其中有不少误导的信息误解[6]。同时,《全国中医药机构微信分析报告》显示,全国中医药高校微信运营情况两极分化严重,同时缺乏原创内容[7]。谣言传播、运营情况不均、内容单一、缺乏原创是目前中医药新媒体传播普遍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中医的健康理念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信赖,中医院以及中医药院校也逐步意识到互联网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性。中医药新媒体传播需要克服谣言、丰富内容、增加原创,更需要一个保证运营情况相对平均的平台及运营模式,而互联网为中医药的新媒体传播开辟了新渠道。

2.2 互联网+中医药为中医药创新发展争创先机 在与世界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中国中医药新媒体联盟成立等的背景下,中医药新媒体传播迎来了新的机遇。人民网联合医药促进会为中国医药品牌对话与合作搭建平台,推广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与世界各国医疗界的交流与合作。互联网是向世界传播中医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和良好平台,医疗健康事关民生,资讯传播必须真实,媒介从业者在中医药知识的传播上应做到正本清源,做好百姓健康知识和相关信息传播的守门人[6]。克服困难、创新对外传播、讲好中医药的故事、把握新机遇、引进新媒体,探索中医药的文化传播的新途径、新方法势在必行。

2.3 互联网+中医药为中医药发展形成良好格局 国家卫生计生委在2015年 5 月颁布的《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中,在国家战略规划纳入中医药科普工作[4],因此,国家对中医药科普工作日益重视;国务院于2016年2月颁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中提出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型载体,推动中医药进校园、社区、乡村、家庭[8]。中医药科普是推动中医药进校园、社区、乡村、家庭的重要方式,而互联网作为新兴载体,其与中医药科普的紧密结合将形成共同发展中医药良好格局。

互联网+中医药为网络宣传开辟新渠道、新途径,而中医药创新发展迫切需要引进新媒体、新方法,中医药新媒体传播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为此,笔者针对中医药科普现状和机遇对构建中医药互联网科普平台做出初步探索。

3 构建中医药互联网+科普平台

3.1 “四位一体”的理念中医药互联网+科普平台基础架构 首届中国中医药新媒体传播峰会中,在中医药新媒体构建方面,提出新兴媒体要注意做好战略布局,包括“三微一端一网”,微博、微信、微视频、APP客户端、官方网站。因此,本文提出的中医药互联网科普平台以“三微一端一网”为发布平台,结合医院、高校、实验室、数据库等“四位一体”作为科普知识素材库,综合医院相关科室中医特色诊疗方案及案例、高校教研室中医药特色调养预防优势及经典、实验室中医药治疗机制及疗效验证最新成果及图书馆数据库相关文献等各方面、各层次中医药知识、特色及先进成果,个性化定制中医药科普内容,综合运用图文、图表、动漫、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实现信息产品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满足多终端传播和多种体验需求,开发个性化信息产品,进行点对点的推送,达到对象化、定制化、精准化的有效传播。医院、高校、实验室、图书馆数据库“四位一体”构成的知识素材库具有理论扎实、经验成熟、覆盖全面、定时更新等特点,为精准化、个性化推送相关疾病内容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互联网平台专业化。专业的中医药互联网科普平台与插画、设计、动画等专业人士协同合作,使科普信息可视化的同时,达到生动、形象的效果,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切入点,将降低了解中医药专业知识的门槛,最大程度的扩大中医药科普效应。

3.2 以互联网+诊治疾病为导向创新中医药互联网+科普平台 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例,中医院脾胃科医生提供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特色诊疗及相关案例内容,实验室提供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机制验证最新研究成果,由高校相关专业教研室提供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预防及调养科普方案,指导学生以图文、图表、动漫、音频、视频等可视化、动态化的形式推送,达到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诊疗、预防及调养等方面的对象化、精准化、个性化的有效传播。同时,图书馆数据库提供相关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诊疗、预防及调养等方面的文献,为溯源求证提供循证依据,提高可信度,树立品牌形象。以当下较为成熟的微信公众平台为例,渗透医院、高校、实验室、图书馆四位一体共建中医药科普基地的理念,中医药互联网科普平台的构建框架如图1所示。

该平台能够有效的起到科普中医药文化,同时高校相关专业学生通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综合诊疗理论、方案及成果的全面了解,加深对中医药特色理论的理解及运用,达到中医药文化的有效传承;同时,提高高校生对中医药文化可视化、动态化等多方面的能力,为中医药行业长久抓住互联网科普新机遇奠定扎实的传承基础;相关受众可通过平台咨询相关内容,加强与受众的互动,搭建交流平台,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认识中医药,科学看待中医药。

3.3 以中医药学术思想策划传播升华中医药互联网+科普平台 构建中医药互联网传播平台从传播内容、形式等方面提高传播中医药的效益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做好新媒体传播和舆论引导,从策略层面上会高度重视中医药新媒体传播,专门团队负责,在平台构建中提出与高校合作,高校团队专门负责新媒体传播及舆论引导;对高校团队加强学习培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为高校学生提供学习平台的同时,也为中医药新媒体传播源源不断提供人才;完善制度建设,医院、高校、实验室、图书馆发挥各自特长、提供特色资源,创新工作格局,打造品牌特色;加强舆论阵地管理,医院名医优医、高校教授、实验室专家、图书馆学者通过平台与群众互动有效,打造中医新媒体新矩阵;医院提供正面案例、故事,加强正面宣传,主动舆论引导;加强舆情预判,群众受舆论误导时,及时提供正确资讯,主动出击提前引导;创新工作方法,丰富中医药信息传播形式,实现策略升级[9]。从以上层面把握具体策略,同时,了解新媒体传播大趋势,未来大规模的个体信息定制将成为可能,媒体将变得更加智慧,更能满足人们个性化、情景化的需求。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人民网董事长马利就媒体转型展开探讨,她认为媒体必须把用户作为最重要的资源,以满足用户需求作为一切的出发点,打开边界,构建、创造共享的平台,是今后媒体发展的方向[10]。因此,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作为一切的出发点,医院、高校、实验室、数据库“四位一体”共建中医药互联网传播平台,丰富传播内容及形式,掌握传播及舆论引导策略,是抓住新媒体科普新机遇、持久有效科普传承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正能量的可尝试方案。

4 结语

顺应互联网新趋势,探索构建医院、高校、实验室、图书馆共建互联网+中医药科普平台,提供全面、专业、实用、可靠的中医药信息,丰富中医药科普形式,持久有效宣传中医药文化,培养中医药优秀传承人才,使群众能够更快速、便捷地获得正确中医药信息,是中医药发展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中医药科普
中医药非凡十年
——中医药科研创新成果丰硕(二)
中医药非凡十年
——中医药科研创新成果丰硕(一)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科普达人养成记
科普漫画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