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生态文明与社会经济转型

2019-06-12 02:37李欣广
创新 2019年3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

李欣广

[摘 要] 时代变化,要求社会主义事业由建设工业文明转向建设生态文明,由此需要有一些重大的转型。文章对社会经济根据生态文明的未來而转型做出了前景规划,在走向生态文明的意识形态方面提出了超越市场经济理念、解决物质欲望过强的思想。在农业领域、工业领域、服务业领域要有生态文明的产业转型。在生产关系方面,从产权关系的作用、竞争模式、调节机制、共同富裕道路要有生态文明的转型。

[关键词] 生态文明;社会经济转型;物质欲望;产业形态;生产关系转型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616(2019)03-0066-08

一、社会经济转型的大背景

生态文明具有两重含义:一是作为文明类型,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并列,是我们开展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线,这一重性的现实意义更大;二是作为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相并列,是我们纵观社会经济发展的视角,这一重性的历史眼光更高。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达到相当高度,但工业文明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因此,人类呼唤着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1]这一论断既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又有长远的历史眼光,显然包含了上述两重含义。本文侧重在文明形态的含义上论述,将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相联系。

历史上,社会主义制度曾试图通过工业文明建设超过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水平。从世界社会主义各国的发展历程来看,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成效,已经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能力,但尚不能说超过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水平。之所以如此,有历史的原因。第一,苏联在长期僵化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下,未能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西方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发展面前,产生了降低社会主义制度吸引力的深层效果。第二,中国自第一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之后,陷入“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才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第三,改革开放大大缩短了中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但由于粗放式发展,延误了中国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强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那么,今天中国进入了发展的新时代,能否继续按照原来建设工业文明的路子前进?现在看来,这个思路要更新了。思路更新的方向在于文明形态的转换。工业文明发展到今天,尽管它并未完成其历史使命,并没有在全世界推开,并没有完成对全球经济的改造,但由于资源环境的现实约束,它已经陷入难以自拔的危机之中[2]。对于中国来说,只能提早迈向生态文明的发展模式,并在这一转变中补好工业文明的课。中国今后的发展,应当体现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方向。

不再建设工业文明,不等于不发展工业经济,只是今后要发展的工业经济,不能按照工业文明的模式、标准、路径去发展,而要按照生态文明的新模式、新标准、新路径去发展。工业文明时代要完成的一些工作,仍然需要补做,更多的是要起步做生态文明时代要做的工作。     按照生态文明的新模式、新标准、新路径去发展,是今天从现实出发,且能够将来迈向共产主义未来世界的最实际的步骤。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后半期崛起的新发展观,是与共产主义本性完全相容的发展模式。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提出的生态文明理想,既是工业文明的继承与替代,又是与资本主义本性对立的事物。因此,社会主义的继续发展,只能毫不犹豫地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历史将在这里出现新的发展转折,从十月革命以来社会主义事业与工业文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今天对于中国来说,将转为社会主义事业与生态文明相结合的模式[3]。

作为共产主义前期的社会主义,从它产生的历史条件来看,就承担着在生产力发展上赶上发达资本主义的使命。由于要经过工业文明的阶段,也就不可避免有着与资本主义相类似的非生态导向的缺陷。仅按工业文明的传统发展模式,社会主义是难以战胜资本主义的,必须在工业化建设的过程当中及工业化基本完成、向后工业社会亦即信息社会发展的转折时期,有力地转到生态导向,才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尽管发达国家在生态技术与局部观念上都比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更为先进,但其制度本性为它们建立生态文明构筑了难以逾越的社会障碍。如果社会主义能够在经济科技水平上有所赶超,又能发挥指导思想与制度的优势,就可能率先在迈向生态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创造新成绩:创建不受资本集团私利左右的生态政治力量,创建比市场商业文化所能容纳的更高级的社会经济与产业体系,创造不受物质利益导向与拜物教蒙蔽的生活方式。[4]要实现这一切,就要从现在起,在明确的生态文明导向下进行社会经济转型。

社会经济转型是文明形态演进的外在表现,它既包括“硬件”的转型,如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也包括“软件”的转型,如意识形态,风俗习惯与社会行为、人性。下文通过综合分析,展现社会主义在迈向生态文明形态中出现的社会经济转型表现。

二、走向生态文明的思想理念

(一)超越市场经济理念的新理念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有利于扩大市场的行为观念才是道德的。扩大市场就要扩大消费,扩大消费才能让生产者的经营兴旺,否则就可能造成市场萎缩、就业困难、税基薄弱。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会听到这样的指责:长期不更新消费品岂不是为难厂家吗?人家还怎么赚钱?因此,节约是“不道德的”。这话如果出现在从贫困进入温饱、争取迈向小康的发展阶段尚可理解。

但是,一旦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就应更新观念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东亚文学论坛上演讲的这段话,站在“人类的长远利益”立场上,挑战了“经济人”人性依赖的法统与价值体系:“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那些有一千条裙子、一万双鞋子的女人们,她们是有罪的;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那些有十几辆豪华轿车的男人们,他们是有罪的;我们要告诉那些置买了私人飞机、私人游艇的人,他们是有罪的。尽管在这个世界上有了钱就可以为所欲为,但他们的为所欲为是对人类的犯罪,即便他们的钱是用合法的手段挣来的。”莫言这段话,笔者认为在工业文明时代是不成立的,因为用“合法手段挣来的”钱,用来购买什么、购买多少是当事人的经济自由,但是从生态文明的眼光来看,当事人消耗了不该消耗的资源,即使不受法律制裁,也要受道德谴责。这就是超越市场经济的新观念。

着眼未来,培育生态文明的道德观,使其成为风俗习惯和社会行为,这是人类文化方面的根本性建树。生态意识包含着平等意识、生态伦理责任意识、人生价值观,健康的消费方式,对人生享乐的新追求,精神的、生态的,降低物质性的追求。人生价值观的更新,许多都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格格不入,而与共产主义的要求相吻合。社会主义处于两者之间,人们的努力就是使生态意识压倒市场经济显意识与潜意识,转化成人的日常行为和生活习惯。

(二)迈向生态文明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克服物质欲望过强

中国社会已出现许多人物质欲望过于旺盛。由于社会经济早已不是短缺经济而是过剩经济,市场上的商品供大于求,因此多数场合物质欲望就表现在追求物品的等价物——货币上。理论上,一个概括的说法是“拜金主义猖獗”,这必定与走向生态文明多方面发生直接的或间接的矛盾。为此,需要进行社会经济转型,它将降低人们过于旺盛的物质欲望,使经济生活发生以下变化:

第一,在市场上,不再鼓励奢侈的、无益的消费,商业广告提供的信息更加真实,消除对消费者的物欲诱惑。

第二,公众对于那些摆阔气、炫耀显富、盲目更新、堆积用品、追求新奇刺激的消费再也不感兴趣,转而追求简约生活,把精力和价值观放到非物质的能力、理想和事业成就上。

第三,生产、服务主体不再追求基地宏伟壮观,楼宇高大亮丽,而是满足于实用简朴,将财力放在有利于本职功能与对外积极影响的提升上。

第四,各种仪式庆典不再追求豪华阔绰,而是突出本来意义、去除虚浮。

如果上述良好风气能够在整个社会推广,就会在城乡建设、建筑与交通运输、服务规模、物质生产规模、劳动者工作日、自然物的采掘等各方面产生良好的生态效果,在不降低社会对美好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使物质资源的耗费量有所降低,环境保护更加容易。否则,仅仅从技术上搞降耗减排,而在生产本身的规模上不理智地增大,对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无异于杯水车薪[5]。

三、走向生态文明的产业形态转型

产业形态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生产力转型的重要体现。从人类文明史来看,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形成,无不与产业的演进密切相关。每一次重大的产业分工以及由此引发的产业结构转变,都伴随着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并推进文明的演进或发展。当前,人类社会正在向生态文明迈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形成,理应有新兴的产业体系作为支撑。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成为基本经济形态。

(一)农业领域的生态文明转型

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观,视人类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在农业生产中实现生态文明转型,就能大面积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古代的农业,就其平面垦殖、盲目扩大耕地的开发来说,是有损生态平衡的,但它本身的生产过程是有机的、生态的。近代的石油农业以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电气化为特征,注重从外部输入能量(如石油、电力)而忽视利用内部的能量,注重节约劳动而忽略节约土地与自然资源,因而包含了大量违背生态要求的做法,尤其是化学化更是破坏了农业的有机性、生态型。

现代农业强调利用生物技术,但并非一定带来生态特征。它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强调节省劳动、节省农产品的生长周期,利用生物技术来人为地干扰生物的自然生长,产生对作物、家畜家禽催生催长的效应。结果,资本循环加快,投资利润率提高,但产品的品质大多严重下降,有数量没质量。人们食用这样的农产品,只能多害少益。这种由“经济人”人性引领下的所谓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并不违背工业文明的原则,但是完全违背生态文明的要求。另一个方向是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现代生态农业。现代生态农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对环境带来可持续性效应。对比来看,前一个方向追求效率、牺牲生态;后一个方向宁可牺牲效率,也要维护生态。后者才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为此,在种植业方面的发展需要加速对土壤、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节水、节肥、节药、节地等技术产品,实现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现有耕地农作物综合生产能力;在畜牧业方面,要利用生物技术来为自然放养、提高生长效率服务,维护畜牧的生产环境以保持饲料生产与家畜家禽生产的衔接;其他养殖业要开辟物种利用,利用生物技术开拓多种多样的动物养殖项目。

生态农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个科学技术发展的认识问题。为拓宽对国土资源的综合利用,对太阳能等自然力的利用,对生物门类的利用,生态农业开始分为食品农业、原料农业、能源农业、园林农业四大类。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农业文化的“扬弃”,是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生态农业是贴近自然的农业,是人类农业建设回归理性的标志,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人工物品特别是各种有害物品的使用量,从而有效防止农业发展活动可能引发的生态失衡和环境损害问题。而满足人类对食品的生态需求,主要不是认识问题,而是利益问题。要让坚持“经济人”人性的经营者放弃缩短农产品生长周期、放弃效率来满足消费者的生态需要,必然伤害其經济利益。在这个农业发展方向问题上,必须要扭转这个趋向,不让所谓“农业现代化技术”破坏人类对食品的生态需求,这关系到农业的生态转型是否真实[6]。

(二)工业领域的生态文明转型

生态工业除了现在积极推广的清洁生产、低碳产业、循环生产,要有这三个与“经济人”人性相抵触的特点:一是机器设备容易更换零部件;二是产品在使用报废之后能解体;三是产品的技术更新分为局部更新与整体更新两类,要正确处理好两类更新的比例关系,属于哪类更新要有试验期与推广期,不轻易推广。很显然,这三个特点突破了传统工业企业的以下经营原则:追求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争取更大利润,从而树立了追求节约整个社会物质资源的目标。可惜,当今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具有这三个特点的真是凤毛麟角。

生态工业必须将制造与解体相结合。工业文明发展到后期,制造企业为追求生产效率,越来越不愿修旧利废,而是热衷于制造新产品,于是人类的工业品消费越来越浪费。理论界早就提出要发展制造与解体相结合的工业。当前的制造生产效率很高,而解体的生产效率很低,这一现象应当早点结束。可以设想,未来智能化大生產利用机器人自动操作,从减少人力的角度来看,效率是高的。而机器人的效率可以不用管。这一来,就没有必要顾虑产品的解体是否低效率了,大面积推广制造与解体相结合的工业,才符合生态文明的物质循环利用的要求。我们看到,有“经济人”人性的作用,工业界转不过这个弯,制造与解体相结合的工业需要在不断超越“经济人”人性的背景下发展。

(三)服务业领域的生态文明转型

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将分离出第四产业,即知识信息产业,其将成为最高级的产业。

网络公司就属于这类产业。阿里巴巴公司董事局主席马云曾经在一次演说中预言,未来不能靠市场规模来赢得利润,而是靠创新。他还提出“五新”:新零售、新制造、新技术、新金融和新能源。他预期世界的未来将是“made in internet”商业模式以“顾客对企业”(consumer to business)为主导,制造业不再靠规模化和流水式作业。未来制造业的本质是服务业。物联网和大数据将来是社会的基础设施。马云呼吁员工保持梦想,不能变成赚钱机器,称“阿里能失去一切,但不能失去理想主义”。然而,管理者不超越“经济人”很难做到“不变成赚钱机器”。要做到依靠创新、提升服务,员工不能像传统的被管理者那样,而要在充分信任的状态下像个半自由劳动者那样,他们要有支配自己时间和精力的相当大的自由,能够有创新成绩的将最终获得高额奖励,没有成绩者对其艰苦的探索也有一定的补偿。显然,这需要创造一个“后工业社会”的模式。在那个模式中,非物质因素成为人的活动的主要动机。企业家将其经营理解为是一种自主的创造性活动,公司的业绩与其说是物质财富的来源,不如说是成就的体现;企业员工从事的是创造性活动,追求的是自我实现自我完善[7]。

四、走向生态文明的生产关系转型

面临走向生态文明的未来,应当对生产关系转型有合理的设想。

(一)市场经济要走向生态文明,必须使产权关系简化

社会促进实体生产要素流通的同时,将削减产权交易的范围、种类,做到基本不能从产权交易本身当中获得收益。在市场经济中,产权交易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手段,随着这种交易的复杂化,也产生了通过交易本身获利的机会,越来越多的产权交易成为超过创造财富、提供服务的牟利渠道。扩张产权交易,对于社会效益是弊大于利,它使越来越多社会成员从思想上忘记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一心想方设法谋取现成的货币财富。一批批社会成员成为对社会无用但不违法的赚钱者,且很容易在此基础上走向交易诈骗。对产权交易的限制,也许会对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产生不利影响,降低全社会经济效率。但一方面,这将大大节约由此发生的交易费用;另一方面,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必将使通过产权交易来提高社会经济效率成为不必要的事。

(二)抑制高新技术产业产生后的浪费型竞争

我们来看当前信息产业的竞争。信息技术产品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品,它的结构不断升级、功能不断提高,是所有产品中技术进步最快的,而这种技术进步是用无数原有产品还很好使用就被报废为代价的。每一个淘汰产品背后,是大量矿产、能源的浪费。这一发展特征显示这个IT产业的技术进步在加速自然资源的耗竭。在利益驱使与竞争压力下的厂商,仍将以更大力度来强化这个特征。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浪费型的竞争模式[8]。

如何摆脱该模式?由于IT产业全球化程度很高,一个国家摆脱这个特征很难。权宜之计是有的,具体如下:在产品开发方面,实施技术发展规划与国际技术发展方向“大步跟进、小步放弃”原则;限制相近技术的更新产品进口;在产品消费上限制公有单位频繁更新IT设备,大力发展二手市场,充分利用不合理淘汰下来的IT产品;在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上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推广设备社会化公共服务,限制重复、盲目投资;等等。采取上述措施,要有很高的智慧与强大的管理力量。总的来说。是要在开辟高新技术应用的新空间当中,抵消IT产业的这个负面效应。

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就不用依靠竞争机制来追求高生产效率,全体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工作时间大大缩短,在工作时间内启用竞赛机制可以满足社会一般生产的供给。相比二十年前,现在的国有经济中的工作者的工作时间大大缩短,只要严格实施劳动法,全体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也能够这样,以下的工作状态的比例将逐步增大: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社会引导人们从事自由劳动,即根据兴趣进行的科研与艺术创造的劳动。“为谋生的劳动”与“物质刺激”最终将逐渐萎缩。竞争机制可能在以下场合发生作用:当社会成员从事自由劳动:科研创造与艺术创造的物质条件不能充分满足时,获得相应条件的分配将通过竞争,但这个竞争,是择优、排队的竞争,不是争夺谋生条件的竞争。

(三)在调节机制上,“看得见的手”将起新的作用

在发展市场经济和工业化当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市场调节是基础性的。但迈向生态文明的未来趋势显示:市场对生态平衡、资源节约的作用是迟滞的、间接的,世界等不了它。计划调节作为“看得见的手”,将在转型上起到新的作用:第一,计划将主导产业发展,市场负责品种调节。社会的需求与供给通过完善的信息技术,在生态导向下通过实行分权型计划调节来平衡。问题在于,不要把“看得见的手”等同于政府机构的操作甚至是“长官意志”。计划来自社会、来自人民,是在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机制下产生的。政府在代表社会利益与人民的意志的前提下,在操作上起集合作用。第二,调节的目标在于,社会总资源用于优先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从而消灭贫困、失业。社会将通过有效程序实现民主决策,对基本需求与奢侈需求给予有先后次序地分配,一般来说会减少满足次级需求和奢侈品需求的可用资源。也就是说,满足部分社会需求的资源配置时,更经济、更合理的方式不是通过市场购买力这种迂回的路子,而是可利用资源直接分配和再分配。

(四)从减小贫富差距到共同富裕

生态文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要这样解说清楚:首先,所谓“富裕”,不再按照工业文明的常识来理解,而是要按照生态文明的规范来理解。其次,在共同富裕规范下,经济学家们引以为戒的微观经济效率会有所下降,但宏觀经济效率不见得比贫富分化状态下更差。再次,社会整体的富裕程度将受自然生态环境与资源总量的制约,人类社会遵守自然规律的约束。

可以设想,体现共同富裕的公平(公平有多种含义,这里仅取共同富裕的角度)与微观经济效率之间有四种情况:

一是在当代现实社会中,社会物质财富总规模的分配完全服从于微观经济效率,这样必然造成社会贫富极不均衡。既有少数巨富,又有多数贫穷,由此造成宏观经济效率不高。

二是在理想的共同富裕社会,所有社会成员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可以达到巨富。实际上,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资源与环境的生态约束无法突破。

三是共同贫穷的社会,采取强行的平均主义措施可以实现财富分配基本平等,贫富差距很微小。但是,下层成员新增的财富量小于上层成员失去的财富量,其背后的社会机制是只有公平没有效率。结果不是共同富裕,最多达到共同温饱。

四是在现实的共同富裕社会,所有社会成员的富裕水平达到基本平等,贫富差距微小。而下层成员获得的财富量大于等于上层成员失去的财富量。其背后的社会机制是既有公平又有效率。在资源与环境的生态约束下,所有社会成员只能达到低于巨富水平的物质财富量。

经济发展的最后成效,应当以第四种状态的成功实现为衡量标准。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3.

[2]田松.在工业文明的框架内环境危机无法得到有效解决[J].绿叶,2011(6):19-26.

[3]刘鑫鑫,杨彬彬.改革开放40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以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报告为研究样本.[J].创新,2018(6):32-41.

[4]蔡华杰.资本主义体系的内爆:生态维度[J].海派经济学,2017(1):102-109.

[5]窦爱兰.当代人与自然矛盾激化根源的理论思考[M]//李崇富,李建平.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梁吉义.绿色低碳循环农业[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6.

[7]伊诺泽姆采夫.后工业社会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俄罗斯学者看世界[M].安启念,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墨轩.IDC行业竞争升级  盲目跟风将造成资源浪费[N].国际金融报,2011-08-09(6).

[责任编辑:李君安]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New Era and its Socio-economic Transformation

Li Xinguang

Abstract: As time changes, some major transformations on socialist cause are needed from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to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paper makes prospect planning of social econom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owards the consciousnes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t puts forwards the philosophy that transcends market-oriented economy and deals with the excessive material desir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hould be made i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and service sector. In terms of productive relation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hould be transformed in the role of property relations, competition model, regulation mechanism and path towards common prosperity.

Key w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ocio-economic Transformation; Material Desire; Forms of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of Productive Relations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
基于TOPSIS法新疆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测度评价
读《有机马克思主义》
论周秦生态伦理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浅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落实策略
浅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落实策略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发挥检察职能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