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域下非遗文化融合发展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2019-06-12 02:37许志强王雪梅
创新 2019年3期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非遗一带一路

许志强 王雪梅

[摘 要] “一帶一路”建设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活态传承,非遗反哺“一带一路”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非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探讨了非遗在多维融合发展中的机遇以及“挖出来、带起来、走出去”的构建模式,然后探讨非遗在“一带一路”视阈下的“点·线·面·体”活态传承生态体系,最后从政策、产业、推广、发展等多个维度深层次揭示了非遗产业未来发展的优化路径,旨在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提供“一带一路”视角的理论支撑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非遗;文化认知;生态体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G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616(2019)03-0048-09

一、问题的提出及相关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已经进入全面落实阶段,“朋友圈”持续壮大。“民心相通”作为“一带一路”“五通”建设中的“一通”,表明了“一带一路”倡议既是经贸之路,又是沟通文化、友好往来的友谊之路。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化交流便是最有效、最受欢迎的桥梁和纽带。但经过5年的实践,中国已经认识到“民心相通”属于难度相对较大、耗时较长、功夫较细的难点。

非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遗对树立中国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以及提高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各地非遗门类广泛、内容丰富,形态差异较大,但过去相关部门对非遗发掘、保护、开发以及推广的意识与理念不尽相同且相对滞后,方式方法与手段又较多与时代脱节,导致对其整体开发与利用程度较低且可操作性较弱,并正不断被边缘化,发展日趋式微。

“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理念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保护非遗的相关举措异曲同工。可以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非遗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支撑,“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非遗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新机遇,两者之间互惠互助、互动互为。因此,以“一带一路”的视角去探索和实践能够体现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非遗优秀基因、智慧元素,通过“文化先行”“文化互融”的方式促进各地与沿线各国的经济合作,并以非遗反哺“一带一路”发展,对各地乃至全国文化和旅游建设的价值和意义重大。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决议后,非遗的重大影响已引起国家与国内外学界的高度重视。相对于我国,国外对非遗的研究及开发实践工作已颇为成熟:意大利将每年5月最后一周作为一年一度的文化遗产周;英国利用老宅发展观光产业开发等项目;韩国在制定《文化财保护法》时便极力将文化财(包含有形的和无形的)开发为商品等,极大地推动了非遗的共享传承等。

2004年8月,中国正式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各地也相继出台了围绕非遗保护的政策方针;2011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标志着我国进入依法保护非遗的新阶段。但在如何保护的措施上,我国学界的观点难以一致。王文章认为非遗保护的重中之重是立法保护,科学管理机制的构建、全民保护意识的提升与加强宣传教育等,是非遗保护有序进行的根基[1]。苑利、顾军认为,收藏与展示非遗成果、建立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非遗资料库、数据库等是非遗保护的重要举措[2]。林秋朔认为应“以开发促进保护”[3]。

总的来看,目前国内外对非遗虽然已做了多角度的研究,但是主要还局限于对其的保护、文化意蕴和价值发现等理论研究。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中外非遗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为沿线各国非遗传承和保护带来了新机遇。

二、多维融合发展的机遇与模式构建

“一带一路”覆盖了较大的地理空间,沿线各国在主体文化、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思维行为、产业政策等诸多领域皆存在着巨大差异,缺乏一个彼此尊重、相互包容的文化认知共同体系[4]。中国非遗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应结合艺术学、新闻传播学、经济学、社会学、信息科学等对非遗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并通过“文化自信”“文旅融合”“文科融合”等多维视阈,构建“挖出来”“带起来”与“推出去”的多维融合发展模式,在传承的基础上求新、求变乃至跨界融合,追求“1+1=∞”的效应。多维融合发展的逻辑如图1所示。

(一)多维融合发展的机遇

1. 彰显文化自信,拓宽文化发展空间

中国非遗文化多维融合发展,有助于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彰显并坚定文化自信。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有明显的文化互补性、价值相通性,对文化交流项目路径的研究可使中国文化绕开与欧美强势文化的抵抗,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开辟空间,推动中国非遗的交融互鉴。

2. 夯实“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非遗文化多维融合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国与沿线各国的文化双向交流,促进中国与沿线各国在文化信仰和价值理念上的“民心相通”,继而形成一种“多元+互通+交融”且能以共同的文化、相似的历史为内核的文化现象和价值观念,使其能够为未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持续的关注度和认同感[5]。

3. 聚焦文旅创新,寻求协同发展

中国非遗文化多维融合发展,有助于中国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方式传承和传播中国文化,并使非遗成为沿线各国共享的文化产品,从而激发中国非遗文化活力与生命力,推动中国非遗生产性保护和衍生品创新工程,继而带动中国非遗文化区域经济、文化、旅游业和创新创业发展,提升中国非遗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有效供给,增进沿线各国对中国非遗文化的认知与理解,联动旅游产业发展经济,打造“中国非遗文化旅游名片”。

(二)多维融合发展的方式

1. 挖出来:追根溯源

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现代文明的冲击,中国非遗已经面临着流失、断代与破坏,挖掘、保护与传承必须提上日程。在“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大对中国非遗及其内涵的系统性挖掘、整理,对一系列古老的尤其是民族的中国非遗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的育成体系与生存状况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和评述。对通过各种主体、各种方式与方法采集而来的文献资源进行全面细致的阅读、分析、鉴定与整合,以及对其进行挖掘、订正和补充。与此同时,还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档案,建立非遗文化的数据库、案例库、样本库等(文本数据、图片数据、音频视频数据等),构建非遗文化资源统一揭示与服务第一手资料,优化非遗文化资源配置水平,从而打造中国非遗文化系统整理样板和示范。

2. 带起来:活态传承

关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文化和旅游部提出并强化了三个理念,即“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在提高中保护”和“见人见物见生活”,在生活中融入非遗,非遗才能在生活中焕发生机。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中国非遗获得了体量庞大、开放共享的文化交流和贸易网络,可将其作为“带起来”的发力点,发挥非遗资源的集聚效应,整体提升非遗文化的有效利用和创造转化水平。应对“一带一路”沿线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的价值意蕴和全球化战略与发展可能进行分析,结合实地调研的相关情况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寻找误区与空白(如文旅融合、文科融合等),从理论层面向研究内容、深度等层面全方位拓展,使得非遗文化认知与体验的互联互通“双向交流”,从而使得非遗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从僵化死板保护、自需与物物交换演进为开发式保护、他需及出口贸易,进而成为沿线共享的文化产品。

3.走出去:全球传播

保护、推广与传播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立体的状态。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以及文科融合、媒介融合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全球传播已远远超越仅靠媒体便能运作的概念,其发展更深层地涉及资源的融合与发展的跨界等问题。应充分挖掘中国非遗文化的潜力,找到非遗文化形态与现代推广及传播业态之间的關联点,积极探析非遗与旅游发展促进文化贸易、区域经济等相关领域的深度融合模式,并通过“文化先行”“文化互融”的方式推动非遗文化资源利用转化向优质高效转变,进一步转变非遗文化的传播手段、经营模式及消费路径等,构建非遗“走出去”的全球传播机制,实现从个性推广到共性、由特殊推广到一般的转变,从而不断建构起非遗文化资源的生发、生产与输出高地,为非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内容和支撑,并以非遗反哺“一带一路”发展,推动沿线非遗文化以整体的格局整合推广,实现共享传承与创新发展。

三、“一带一路”视阈下非遗活态传承生态体系

中国非遗资源丰饶,包含着民族、历史、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可以说,非遗其实就是生活,与老百姓息息相关。但如今的非遗往往以保护之名将其束之高阁,成为游离于生活外的“表演”,这极大地局限了中国非遗的传承发展。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应把散落在城市里各个角落的非遗资源(传承人、非遗文化项目、传习中心等)集合起来,通过开发非遗文创、打造非遗品牌、拓宽非遗传播等方式,让非遗回归社会、回归人民群众生活并学会“思考”,极有可能对非遗活态传承的生态体系产生重大的变革。

(一)点·线·面·体:非遗活态传承生态的新定位

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非遗活态传承应是一个相互依存、共同演化“点·线·面·体”体系——“点”即传承人、用户;“线”即非遗文化项目;“面”即平台,包括各类节庆、艺术展演、非遗传习中心等;“体”则是由“面”扩张融合而生。该体系不仅要为相关人/物(非遗传承人、法人/组织/机构、非遗项目等)创造非遗身份,还要赋予非遗身份更加宽广的内涵和外延,须从时空维、技术维、周期维、效益维、传播维等诸多领域进行整体思考,通过“降维攻击”融合所有非遗资源领域并形成一种基础治理能力,并分别从供给侧赋予机构/用户非遗创意、非遗生产、非遗流通、非遗消费及非遗业态等更多的选择。该体系在以传承人为中心、自下而上的演进与重构中,每位传承人都可以自由决策,找到合适的生态位,从而由弱变强。传承人可基于非遗的创意、生产、流通、消费及业态等信息与价值,提升非遗的使用价值。同时,形成各个参与主体/节点平等的自发生产与消费,反哺“一带一路”的发展,从而形成优胜劣汰、正向循环与活态传承的生态体系。点·线·面·体:非遗活态传承生态的新定位如图2所示。

(二)解构与重构:“一带一路”建设助力非遗生态体系

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非遗活态传承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调动政府资源、传承人的积极性及更好地挖掘潜在消费人群。

从时空维度来看,既能持续呈现用户实践相关联的非遗信息,又能交叉验证与复现多角度、多层次、跨地域的非遗元素。例如,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非遗板块中,公众只需佩戴VR眼镜,便可身临其境地置身于传承人的空间并与其一同学习烙画、漆画等非遗技艺。

从技术维度来看,既能通过4K/8K/HDR/IP、VR/AR/MR(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等数字化技术实现非遗的全球化传播,又能通过AI、知识图谱、媒介融合等跨媒体智能化技术实现非遗的智能化保护。例如,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非遗板块中,公众只需使用手机扫描AR卡片、二维码等便可观看立体化的妈祖信俗、中国剪纸等非遗展品。

从周期维度来看,既能明确非遗的项目定位和深入用户洞察,又能动态配置优化非遗要素以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例如,腾讯以故宫文化IP为核心,通过多重连接、情景分享与智能化算法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把过去古人的创作者和今天的创作者、把古代的用户和今天的用户串联在一起,从泛娱乐到新文创,从产业链到生态圈,不仅促进了促进非遗内容的有效分发与传播半径的不断拓宽,还实现了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良性循环。

从效益维度来看,既能激发非遗内在动能,提升混合效益,又能创新业务模式,深挖IP价值,拓宽生存空间。例如,腾讯以故宫文化IP为核心,将故宫文化进行动漫文化创意,打造“胤禛美人图”“皇帝的一天”“清代皇帝服饰”等一系列App,将故宫文化影响接地气地生动展现在手机屏幕上,极具教育性和欣赏价值,同时还增加了互动体验和趣味性。

从传播维度来看,既能“良性进化”多元化传播,又能通过资源开发、功能性感知等探索,提供“菜单式”“订单式”“体验式”传播。例如,“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通过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产业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10余场精彩绝伦的非遗服饰秀。据悉,共有23家网络直播平台参与了联动直播,合计赢得了6000余万次的点击量及超过1000万的网友互动。

从品牌维度,既能传承与实践相结合,助力公共文化,又能形成文旅融合的动力系统,打造非遗文化品牌名片,从供给端真正做到文化惠民。例如,羌族传统刺绣工艺、羌族传统编织技艺等羌族非遗,其制成品在羌族人民生产生活中便是自带“流量”的公认品牌,若能在夯实现有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开发其他市场对品牌的认同和信赖程度,便可保持品牌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解构与重构:“一带一路”建设助力非遗生态体系如图3所示。

图3  解构与重构:“一带一路”建设助力非遗生态体系

四、路径优化建议

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为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丰富和提升中国非遗文化的内涵和品质,实现中国非遗文化生产力的突破性解放和消费力的全新升级,更好、更快地体现与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应积极探索中国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从资源依附到创新驱动、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发展、从单一展示到整合传播、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嬗变的战略转换的内在诱因和机理,并在此基础上重点从政策、产业、推广及发展等多个维度探索未来中国非遗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的优化方向。

(一)政策路径:从资源依附到创新驱动

不同时期,中国非遗文化的政策路径不尽相同。而这些具有不同特点、理论依据、社会背景、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政策,又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深刻影响甚至改变着非遗文化未来的发展。因此,研究鼓励非遗文化发展的公共政策,有利于在兼顾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宗教等文化差异与风俗习惯的基础上,通过多元化、个性化、可视化等手段尝试突破文化壁垒,引发公众的“文化自觉”“文化复兴”“遗产变迁”等创造性活动。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非遗文化政策优化路径,应通过发布相关领域优惠扶持性政策法规等,通过开展专题研讨会、发表学术文章、组织开展学术活动等方式吸引公众关注非遗;应出台优秀传统文化企业建立协同育人、协同创新机制,实现中国非遗创新发展平台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应因地制宜,通过构建文化产业走廊等区域文化空间,使非遗从历史地理概念拓展延伸到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为非遗文化与旅游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提供物理载体;应充分利用非遗文化的内在及本质,有针对性对其展开相关分析,加强相似非遗区域联动并实现协同创新发展,从而使非遗在“政府+公众”共同参与的和谐共生中实现保护性开发和传承;应积极推动国内外互信体系建设,构建中国非遗文化产业输出保障机制,提升中国非遗文化产品输出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一带一路”中国非遗交融互鉴。

(二)产业路径: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不同文化的碰撞,诸多非遗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严重依托自然资源粗放式简单开发利用,仍向外界展示着僵硬的面孔,“圈粉”失败不说,而且还处于濒危灭绝境地,滋生了表现不一、程度不均但实质相同的“资源诅咒”现象及由此引发的“产业锁定”效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破解非遗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难题进而实现转型升级,就必须注入新的动能来推进“活态”传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从而走出传统模式和地域限制。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非遗文化产业优化路径,应发展非遗文化创意,即将可塑性强大的“原创性”非遗元素与文化创意的概念相结合,形成普及性和利于传播的“差异性”“个性化”的非遗文化产品,以产业形式进行普世性和平等性的非遗文化推广,从而打造非遗创意产业发展新高地;应学习借鉴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非遗产业发展经验,有效整合具有代表性和可复制性的非遗文化资源,支持社会力量集中打造更多中国非遗文化IP,扩大非遗产业主体,赋予中国非遗文化新的生命力;应以IP为核心,借助新一代跨媒体智能化技术,打破文化、科技、数字化的界限,打造非遗文化资源IP库,使其跨越内容生产的边界并从内容融合迈向产业生态融合,将IP价值开发最大化;应赋予用户非遗数字文化资源再创造的途径与手段,并可根据用户兴趣和消费力进行菜单式和订单式定制,从而激活非遗文化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承担起“一带一路”建设引导下延续文化命脉和文化生命的责任,同时助推沿线各国文化产业大发展。

(三)推广路径:从单一展示到整合傳播

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再到智慧媒体,从数字化到网络化再到智慧化,从“相加”到“相融”,“一带一路”、非遗的相关资讯充斥着各大传播渠道,国际媒体合作融洽,然而沿线各国在彼此间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基础设施及人文风俗等基础迥异,相对“低维”的传统媒介无法有效地管理和运作此类“高维”媒介的事务,导致“一带一路”、非遗理念的传播的广泛性、有效性还远远不够,无法实现广为人知[6]。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非遗文化推广优化路径,应在维护非遗品牌(产品、服务等)及专业化(生产者、经营者等)发展的同时,巩固现有市场成果并大力挖掘和开发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从而进一步提升对品牌的认同感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态势[7];应结合万物互联、万物皆媒、万众皆媒的背景积极创建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实验区,采用数字化等手段将非遗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并利用自媒体、全媒体、智能媒体、短视频等新型渠道多元化传播;应加强重视传播信息本身的事实性和逻辑性,让非遗活动保持原有的文化背景、常态生活和生产情景,积极思索如何从关系维度和情感维度上拉近非遗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即从物质产品展示向智能与全息动态展示转化的体验传播;应深入探索“互联网+非遗”的有效模式,找准影响消费群体决策的众多因素,革除公众对非遗的陌生感和神秘感,并通过“市场下沉”逻辑、寓教于乐的方式提升公众的幸福与快乐指数,形成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的良好情境,实现非遗文化服务、产品与用户实际需求的精细化对接;应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契机,将县域公共媒体资源整合起来、融合发展,按照“中央厨房”模式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要求,研究全媒体整合推广体系;应支持各级文化部门发挥新媒体、自媒体和全媒体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媒介融合平台的传播优势,赋能非遗传播,让更多人能以新颖有趣的方式体验中国非遗文化的魅力,构建中国非遗文化价值观念全面对外传播的影响力。

(四)發展路径: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嬗变

提高非遗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中国非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水平仍较低,方式仍较粗放,面临着结构层次低、特色不显著、结构不适应、传承人才匮乏等问题。由此可见,当前的建设更多是片面追求产品数量和经济效益,尚停留在量的积累的阶段,真正的传统工艺则受到冲击,尽快提升至更高的质的嬗变层面已刻不容缓。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非遗文化发展优化路径,应在“工匠”已然成为对工艺技艺具有更高精神追求的外化符号、消费者头脑中已然形成“工匠=精品”的共识环境下,精品化打造定制传承具有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符号”;应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数字平台上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引、采集、归集与聚类,探索建立以数据为纽带的生态链,分析监测沿线各国媒体和网民的关注焦点、变化趋势及情感倾向,归纳每种情绪的网民评论特征,从而定量化、常态化地为政府进展分析、态势研判、政策评价及潜力预测等决策服务;应以本区域的非遗项目为切入点,加强与专家、智库、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整体性考虑项目开发与周边经济、社会、文化事项的共生性;应抢救性保护非遗传承人,加快产教融合,推动非遗项目融入专业建设中,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引入师资队伍,提高非遗相关人群的综合能力(文化素养、审美和设计创意等),促进创新创业与活态传承;应坚持理论结合实践,引导开展多维度、多视角与全方位研究,构建与完善重点指标体系,构建“一带一路”建设下的非遗智力支撑体系,并加强智库成果转化。此外,还应探寻中国非遗文化交流的交叉地带,培育共性文化;加强中国非遗教育文化交流,促进沿线各国的教育合作。

五、结束语

“一带一路”建设是对古丝绸之路“丝路精神”的继承,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若能以中国非遗的智慧为纽带,拓展与沿线各国在非遗文化的发掘、保护、研究、利用、交流和创新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和空间,便可进一步增进沿线各国对中国非遗文化的认知与理解,用非遗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非遗文化以整体的格局整合传播,实现共享传承与创新发展,从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王文章.以《公约》精神推动“非遗”保护——在第四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J].四川戏剧,2013(5):4-5.

[2]苑利,顾军.传统节日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N].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报,2007-02-06.

[3]林秋朔.抢救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言[J].民间文化论坛,2004(5):80-83.

[4]赵梅艳.“一带一路”背景下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路径选择[J].中华文化论坛,2016(10):143-148.

[5]谢中元.“一带一路”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探论[J].理论导刊,2017(7):78-82.

[6]喻国明.互联网是一种“高维”媒介——兼论“平台型媒体”是未来媒介发展的主流模式[J].新闻与写作,2015 (2):41-44.

[7]杨红.品牌:为非遗的当代价值传递、实现、增值赋能[N].中国文化报,2018-08-01.

[责任编辑:吴寿平]

Research on the Model and Path of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Xu Zhiqiang  Wang Xuemei

Abstract: The pursuing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promotes the living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hile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nurtur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elt and Road. Firstl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t home and abroad. Secondly it discusses the opportunitie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its multidimensional integr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model of "unearthing it, thriving it and making it global". Then, it expounds the living inheritance of ecological system from all-dimensional perspective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Belt and Road. Finally, it reveals the improved path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future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olicy, industry,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in a bi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living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Key words: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ultural Cognition; Ecological System;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猜你喜欢
命运共同体非遗一带一路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大国文明新气象: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澳媒:中国用“命运共同体”拉近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