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三百里
01.
年前最后一天,我去公司办实习离职的手续。
我给带我的老师送了本书,给和我关系最好的同事写了封信。日子还真是白驹过隙,一眨眼,我和职场的第一次交手就结束了。
我工作的部门归节目组管,年底缺人,我从运营到编导都有所涉及。两个多月的工作下来,让我印象最深的竟然是挤地铁。
早晚高峰的地铁,千万同行者神情漠然。我站在人群里,忽然觉得世界像一台运转的巨型机器,而我们,都是维持这台机器运转的螺丝钉罢了。
会议室浑浊的空气,熬夜后纸杯里的茶渍,狭窄逼仄的格子间。人在这种环境中待久了,视野会被限制,思考的东西逃不出钱、房子、车,诸如此类。
最疲惫的时候,我会想起自己在沙漠度过的一段日子——澳洲中部的红土沙漠,荒野之中的巨石,夜幕降临时漫天的繁星。
我在纷杂的工作中,怀念起浩渺的宇宙。
02.
过年的时候,我去看了《流浪地球》。
我不算铁杆科幻迷,但刘慈欣的作品也一直有看。好的作者是有能力把读者拉入自我创造的空间的,刘慈欣显然做到了。他的作品里有一种很硬核的东方美学,譬如“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真理祭坛,譬如,向地心驶去的落日飞船。
写东西的人,在这样的作品面前,是会自惭形秽的。小情小爱固然是快乐的,但是,与浩瀚的宇宙相比,这些东西,真的是微不足道。
我很久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作品,似乎是星空之外的一双眼,俯视一名幼童一般俯视着地球,用吟唱史诗的语调来叹息——
“地球啊,我的流浪地球!”
这是超越了宗教与民族的悲悯。
他已经不再局限于一人或一家的悲欢了。他要讲述的,是整个人类的命运。他所仰望的,是无边无际的宇宙。
当镜头拉远,浩渺群星映入镜头时,那些我所烦恼的一切,包括我自己,都在一瞬间变成了尘埃——太宏大,也太壮丽了。
03.
刘慈欣的《三体》里,曾有这样一个画面。
当原始人仰望星空的时间超过三秒,宇宙中的高级文明便发出了警报。在他们心中,这标志着人类开始对宇宙产生了好奇。
我想那時候的夜空应当很热闹。我们的祖先在无事可做的深夜看向万千繁星,产生了温饱之外的思考。
此后,在无数的战争与流血之后,在诸多王朝的建立与毁灭之后,在日月交替、星河轮转之后,人类中最有智慧的一批人,终于有能力去应答祖先的疑惑。
电影是在深夜散场的。我听着耳机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童声吟唱,不自觉地抬头,向夜空看去。
我知道城市的霓虹灯或许能使银河暗淡,我知道今天的星空一如既往被雾霾遮蔽。我知道生活不易,诸事纷杂,很多人已经没有了远眺星河的浪漫。
可我们仍要抬头看。
那是我们的祖先凝望过的宇宙,终有一天,我们会替他们去问、去求,去追寻一个终极的真理。
正如《银河英雄传》中那句著名的台词一样——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