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蜚声中外的“塞外皮都”

2019-06-12 05:12王君周总印
档案天地 2019年5期
关键词:毛皮皮毛张家口

王君 周总印

“雄伟的长城,蜿蜒起伏于八达岭的峰巅”。

“京张线上的火车,盘过巍巍丛山,穿过一个个山洞。眼前豁然开朗,出现一座三面环山的山城,那就是祖国首都的北大门,古今中外久负盛名的塞外皮都——张家口”。

这是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曾在张家口拍过的一部纪录片中出现的“镜头”。这部拍摄于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片名叫《塞外皮都》的纪录片,其形成的拍摄提纲,作为一份文字材料就保存在张家口市档案馆内。

岁月更替,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穿越时光隧道总能在历史发展的轨迹中寻找到时代的印迹。处在张库商道的起点和京张铁路终点的张家口,曾拥有“旱码头”和“华北第二商埠”的称誉,被称为“草原丝绸之路”的一条古商道也是万里茶叶之路的重要节点,作为一项支柱产业——皮毛工业的发展也把张家口推向了“塞外皮都”的高地,并诞生了“口皮”这一驰名中外的品牌。

如今,虽然大境门外作为张库大道市场的那种繁荣景象已然不复存在,“塞外皮都”的名声似乎也离我们渐行渐远,然而历史发展的轨迹在时代留下的印记是无法磨去的,它所记录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可以永久珍藏的。

记得2012年初,阳原县为筹建皮草文化博物馆派两位老师专门来市档案馆查阅皮毛发展和文化的历史资料,笔者曾亲自参与接待并提供了大量档案资料。现如今,阳原皮草文化博物馆早已建成并开放,其皮草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皮草文化蓬勃发展,成为阳原产业及文化发展的一大特色。

回看历史,总能从尘封的记录中寻找到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

毛皮贸易的兴起与张家口“皮都”的由来

张家口这个名称出现在祖国的版图上,虽然距今不足六百年的历史,但此地的毛皮贸易与加工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张家口皮毛贸易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历史。在1979-1981年度的《张家口毛皮工业调查报告》和《毛皮、毛纺、皮革工业的发展规划》中,对此均有所反映。

张家口地处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北依广阔的天然牧场,南接肥沃的粮棉产区,独特而又优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使之自古便成了“百货之所灌输,商旅之所归往”的蒙汉贸易商埠以及毛皮储存、运输、加工的贸易集散地。张家口所以称为“皮都”,主要源于地理位置而形成的历史悠久的皮毛业。

汉朝时期,张家口属上谷郡辖地,名广宁。公元49年,汉光武帝派护乌桓校尉官带兵驻此地,管理这一带的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当时张家口虽然还是一个军事营堡,但就开始了与北方民族的贸易活动。内地靴韂、布帛、茶糖、珠饰等源源涌入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而乌桓、鲜卑盛产的马匹、半只、角端弓(一种牛角做的弓)及“天下名裘”大批输入内地。

到了唐代,由于商业的逐渐发展,甘肃、宁夏、蒙古、坝上各县等地的皮货,都集中到张家口,然后再运往内地,张家口成了北方的毛皮集散地。从而促进了毛皮工业的发展。当时在张家口就有几十家皮货商,这些皮商也成了毛皮加工的小作坊,从外地運来的毛货,经洗涤,再用黄米面进行简单的、粗糙的“鞣制”,制成熟皮运往外地或在本地销售。

进入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张家口下堡、上堡先后筑成。每年早春二月,从堡内交易中心绵延四方空地、布满车辆、毡蓬,各类贾店鳞次栉比,大至骏马、骆驼、肥羊,小到毡毯、兽皮、羽毛、缯帛、棉布、杯瓶、酒器,比比皆是,琳琅满目。中原地区传统的足球游戏、杂技表演,吸引着各族兄弟,令人如痴如醉,眼花缭乱,出现了人声鼎沸、瑟管齐鸣、牛羊欢叫、悍马驰骋的繁华景象,形成中原、北疆的贸易中心,成为毛皮集散地。随着交换的扩大和毛皮原料的增加,毛皮加工制作业也应运而生并随着皮毛需求量的增加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到清朝建立后,张家口开始由原来的军事营堡向商业市镇过渡,蒙汉贸易逐渐繁荣兴旺起来,外商活动也开始出现,最后达到张家口贸易活动的鼎盛时期。在《万全县志》中曾有这样一段描述:“清之中叶,商贾辐辏,市面繁荣,殷实商号麇集市圈(今上堡)。光绪二十八年,中俄条约,大境门外元宝山开为通商场,遂为陆路大商埠之一”。

其实,早在咸丰十年(1860年)时,随着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北京条约》的续约,俄国商人就开始出现在张家口。到光绪十一年(1885年),英、美、法等国商人也纷纷来到张家口收购皮张、羊毛。特别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随着“八国联军”的入侵,外国商人派人到张家口,住在皮庄、皮局,肆意掠夺我国皮毛资源。自此,张家口的毛皮在国外的影响日益扩大。1902年,随着清政府在《中俄条约》上签字,大境门外元宝山壁为“陆路大商埠”,北京、天津、山西等地纷纷来张经商,蒙汉贸易日趋兴盛。日益繁荣的皮毛贸易,促进了毛皮加工业的兴旺发达,“天下皮裘”经此而输往海内,四方皮市经此定价而后交易,商工并举,商兴工旺,张家口得以皮毛而著称中外,“皮都”初具规模。

皮毛工业的发展使“皮都”进入鼎盛期

纪录片拍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说道:大境门在历史上经过毛皮贸易与加工业的鼎盛时期和衰落时期。大境门外西沟曾经是“陆路大商埠”的皮毛集散地,“口羔”“口皮”从这里开始名扬中外,“皮都”因而得名。那时的“皮都”从事毛皮工业的人数众多,几乎家家户户都是从事鞣制、加工毛皮的手工业作坊。

经历明清两代,奠定了张家口“皮都”的基础。清末民初,随着京张铁路和张库公路的建成通车,交通愈加方便。张家口至库伦(今乌兰巴托)的通商日盛一日,在张家口大境门外的西沟专门开辟了皮市、马市,每年贸易额达到了空前的一万五千万两白银。

民国十四年至十八年(1925-1929年),是张家口皮毛贸易和皮毛加工业的鼎盛时期。每年输入张家口市的皮子约800万张,毛绒一千多万斤,牲畜牛羊甚多。当时就有皮裘、粗皮、白皮、制革、蒙靴、皮件、毡房、猪鬃、驼店、皮毛栈等十四个皮毛行业。根据民国十八年十二个行业的统计资料,共有769家,从业人员达32532人,年输入各种皮子839万张。专门经营蒙汉贸易的旅蒙商行,被称之为恰克图货栈或库伦庄,计有300多家。那时,在张家口市至乌兰巴托三千六百里的大道上曾经出现过旅蒙贩运的牛车二万多辆、骆驼六千多头。每年从春至冬,经常是牛羊车马络绎相连。旅蒙商把换回的各种皮张屯集在大境门外的皮毛栈中,时值毛皮市一开,西沟一带“皮张迭垒成山,十里长途为之闭塞”。张家口的皮毛工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在《张垣市毛皮工业调查》资料中,有民国十四年(1925年)输入张市的各种皮张调查表如下(统计年度为民国十四年):

1924年以后,张家口毛皮工业在全国和亚洲、欧洲影响更大。每年到了旺季,全国各地的商人纷纷来张采购皮张。全国各地的毛皮贸易市场都等张家口毛皮市场定价后才开始交易。英、美、日、德等国也纷纷在张设立洋行或公司,设点收购。张市皮庄,如公记、信义德以及恒兴义、恒天德、恒兴源等大作坊都在广州、上海、南京、天津、北京、武汉等大城市开设分号,建立门市部推销产品。皮毛行业也分工愈来愈细。旅蒙业中有大量从事皮毛贸易商者,他们又细分为库伦庄、恰克图庄、皮毛栈、驼店等。加工业又细分为皮裘业、粗皮业、白皮业、毡坊和制革业。在1925-1929年期间,仅皮裘业就有360户,工人10000人,职员15000人,共计达25000人,年购皮约210万张,生产量达10万零5000件,原料多为羔皮、猾子皮、狐皮、灰鼠皮。成品大部销往平、津、青、沈及汉、穗等各大城市。粗皮业中也有96户,从业者达2万7000人,生产原料为山羊皮和老羊皮,全年生产需用粗皮50万张,生产皮衣11万余件,主要销售给军人和农民,其中粗皮军装占十分之七销往鲁、晋两省,其它十分之三销往农村。白皮业有12户,从业者140人,年生产皮革2000张。制革业有56户,从业者560人,年购入生皮(主要是牛马皮)约54000张,年销额约80%。蒙靴业是随着旅蒙业的发达而发达的,它直接联系着蒙民的购买力,在旅蒙畅通时的1925-1928年间,蒙靴业从业者有80户,1600人,每户约20人,年生产13万双蒙靴,80%销往外蒙,20%销内蒙。

由于张家口的皮张鞣制精细,皮板洁白,毛被舒展而具有光泽,皮衣丰满柔软、弹性好,质优物美享有盛誉。许多外国商人不畏涉洋过海,万里迢迢,来张采购所需皮毛制品。“皮都”到此达到全盛时期,产品也以“口羔”“口皮”为统称,驰誉国际市场。

“皮都”遭遇的挫折与衰落

由于蒙古独立,特别是1929年与俄国断交,中蒙(俄)贸易中断,商业财产损失白银一亿两以上,商业景象一落千丈。再加之北京到包头铁路通车,也部分减少了张家口毛皮资源的来源,使毛皮业受到很大影响。但因张家口皮毛加工业历史久远,已具备熟练技艺和相当生产规模,虽遭原料冲击亦兴旺不败。根据《万全县志》的记载,到1932年前后,当时的粗皮业仍有188家,工人1655人,资本17万零420元(银元),年需大小皮张45万1500张,年产各种皮衣56360件;皮革工业57家资本9480(银元),工人263人,年需牛皮5200张,年产各种皮革5170张;皮靴工业23家,资本8810(银元),工人118人,年需香牛皮原料4400张,生产皮靴17600双。

另据张市商业工会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调查的情况,当时张家口经营皮货的主要有皮裘业、粗皮业、旅蒙皮毛业、生皮行业四个工会共347家,年营业总额517万2000元(银元)。到1935年,毛皮、牲畜交易业仍然有496家,营业额总计达622万4702元(银元),占全市商会各业营业总额的26%,居百业之首。抗日战争前夕,在张设立的外国公司、代办处、洋行有40多家。那时,上、下堡与桥东已经连成一片,人口达13万之多,初步具备了一个中等城市的规模。 “皮都”的生产虽经国际市场风浪的影响而波动,但由于加工技术优越,陕北、新疆、西藏、东北等地的毛皮仍来张加工,此时的盛况还是可观的。

随着“七七事变”的发生,中日爆发全面战争,张家口也被日军侵占。日寇对“皮都”的皮毛资源早已垂涎,阴谋掠为已有。侵占张家口不久,便先后设立了明为经济机构,暗为特务机关的“大蒙公司”“三井株式会社”,大搞殖民经济和特务活动,掠夺我皮毛资源,破坏我皮毛工业。采取的手段是打着实行皮毛统购的旗号,作价极低,强征滥购,物贵皮贱,名换实夺,致使皮毛作坊十有八九因之倒闭。《张垣市的皮毛调查》资料显示,及至日寇投降时,张家口皮裘业“仅剩48户,经营者较战前减少97%,生产额较战前减少87%”。到1948年,“蒙靴业仅有13户,29人,生产蒙靴千余双;白皮业只剩下10户,40人,生产皮革600张;粗皮业仅剩29户,87人,生产3万张皮”。所剩这些也只是苟延残喘,难以为继。此时,张家口的皮毛工业基本上被摧残殆尽。

大境门曾经见证了外国势力掠夺我国皮毛资源的野蛮行径,也经历了“塞外皮都”被洗劫和衰败的过程。

“皮都”的新生与再度繁荣

解放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濒临破产的张家口皮毛工业又获得了新生,皮毛、制革、毛纺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张家口“皮都”一度得到重新振兴,大境门外恢复了畜产皮毛常年市场,重新成为全国重要皮毛集散地。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时,张家口皮、毛、革三个行业共有企业30户,加上配套的皮革化工、皮毛机械企业各一个,共有全民和集体企业32户(全民11户、集体21户),职工总数达14440人,拥有工程技术人员123人,生产工人11906人,固定资产净值2938万元。毛皮生產能力,可年吃大皮200万张,小皮800万张;制革生产能力,可年吃猪皮36万张,山羊皮20万张;毛纺业生产能力,可年吃羊毛6900多吨,化纤1200多吨。按1981年的统计,张家口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亿1638万元,而仅皮毛工业总产值就达到2142万元,比1957年的504万元增长了4倍多,比1965年也增长了2.5倍;皮毛工业利润1981年为106.3万元,比1957年和1965年分别增长了1.6倍和87%。

当时,张市皮毛革行业其生产规模、能力、利税等主要指标均在全省居首位。仅从1980年全省的统计数字来看,张市毛皮工业总产值占全省同行业的34%;制革工业中皮鞋生产总产值占全省同行业的23.3%;毛纺工业总产值占全省同行业的49.8%;皮毛和制革的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生产的21.3%,都属于省内的“排头兵”。在全国同类中等城市中,张市皮、毛、革的技术经济指标也居于领先地位。故此,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于1982年专门来到张家口拍摄《塞外皮都》,以下是拍摄提纲中出现繁荣场景的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毛皮皮毛张家口
冬奥会对张家口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发展策略
字母浓汤
张家口发布氢能规划
近期国内毛皮市场最新行情
近期国内毛皮市场最新行情
皮毛工厂斗匪记(上)
动物玩家之“狐狸”
皮毛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