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纸媒记者增强“四力”探讨

2019-06-12 08:22
中国地市报人 2019年3期
关键词:四力纸质受众

武当山盛世美景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在全媒体不断发展的当下,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如何结合全媒体发展的时代特点,更好地提升传统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工作者的“四力”,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全新课题,也是每一个传统媒体工作者重点努力的方向。

一、全媒体时代纸质媒体记者的挑战与机遇

全媒体时代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传播、采编和运营方式都发生了极大变化。所谓“全媒体”,就是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 它的“全”,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资讯的全部感官,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渠道,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

面对全媒体的深入发展,给纸质媒体记者带来的挑战不言而喻。首先,在新技术掌握、新媒介利用、新的传播规律适应等方面,与新媒体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其次,在信息来源方面,纸质媒体记者在信息来源渠道上处于劣势;再次,传统媒体记者的信息传播途径比较单一,受到的局限性较大;此外,纸质媒体记者在接收信息的速度上较慢,与新媒体相比灵敏性不足。

当然,挑战与机遇并存。全媒体时代的发展,新媒体有其天然的优势。但是纸质媒体在新媒体冲击下也有其很多方面的优势:一是具有良好的传播信誉和社会影响力,这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二是具有纸质媒体舆论主导的把握度与公信力,可以提供更多真实的新闻内容,帮助读者剔除很多假信息、假新闻;三是纸质媒体对新闻采写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报道深度上的把握,是一张王牌。在充分发挥优势的基础上必须把握以下几方面机遇:首先,纸质媒体记者要借助新媒体获取更为及时的信息,进一步拓宽纸质媒体记者的视野;其次,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展示纸质媒体作品,促进纸媒稿件多平台、多渠道发布,增加受众阅读量;最后,不断巩固和扩大纸质媒体的权威性和专业性优势,增强受众的信任度,占据舆论传播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二、纸质媒体记者转型要在增强“四力”上狠下功夫

1.在基层一线“抓活鱼”中增强“脚力”。在人人都是信息发布者的时代浪潮中,碎片化、空洞化、庸俗化信息满天飞是读者的最大困扰。越是信息泛滥,越突显出“好新闻”的重要性。好新闻的评价标准有很多,但究其根本还在于引起读者的共鸣,赢得群众的喜爱。群众爱读的好新闻出自哪里?有一句话说,双脚沾满多少泥土,心中才能沉淀多少深情。基层永远是新闻的富矿。纸媒记者要始终把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作为自己的制胜法宝,发扬“脚板底下出新闻”的好传统,深入基层一线“抓活鱼”,从火热社会实践中发掘素材,从群众生产生活中发现选题,采写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文章,让新闻作品能够满足人民期待、经得住时代考验。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2.学会利用新媒体工具增强“眼力”。在全媒体时代,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纸媒工作者要进一步拓宽视野,跳出传统媒体看媒体发展形势,学会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媒介资源和信息渠道,有效整合各种信息内容、生产要素,增强在网站、微博、微信、APP等新型社交平台上发现有效信息和有价值新闻的能力,通过与新媒体的互动,寻找用户感兴趣的话题和民生关注的热点,从中择优进行深度采编和刊发报道。

3.善于运用互联网思维增强“脑力”。纸媒记者在转型的过程中,最大的不足在于缺少互联网思维。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可以说万物互联、万事互联、万众互联,能不能跳出传统媒体固有的思维模式束缚,善于运用互联网思维思考媒体发展、引领新闻生产,将决定一名记者在全媒体环境下的工作能力。特别是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面对鱼龙混杂的信息资源,既要有敏锐发现的眼睛,又要有深刻洞察的头脑,练就透过现象看本质、廓清迷雾辨是非的本领,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打牢专业功底,加快知识更新,掌握好“看家本领”。

4.练就多种“语言”写作本领增强“笔力”。切实增强融合意识,掌握全媒体传播技术,提高全媒体采编能力,做到有“几把刷子”,会“十八般武艺”,真正成为“全媒化”“复合型”媒体人才;增强受众意识,研究受众特征,把握受众需求,精准定位,量身定做,互动传播,提升新闻作品的传播力;增强创新意识,大胆进行业务探索,创新语言表达方式,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纸媒语言、视频语言、网络语言等不同的写作风格完成新闻作品,通过“妙笔”的表达呈现,更好地反映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更好地讴歌亿万人民的奋斗实践,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三、媒体融合发展环境下纸媒记者增强“四力”如何保障

全媒体时代是一个传统模式与新模式共存的时代,在新旧媒体融合的过程中,人才永远是第一生产力。全媒体环境下,传统纸质媒体的人才战略应该作出相应调整,为记者增强“四力”、创造精品力作提供坚实保障,这是加快媒体融合发展的一个关键。

1.重构媒体人才规划。把全媒体人才发展战略作为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制高点,根据发展目标,认真研究现有人才队伍的现状,破除不合时宜、束缚人才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找准制约和影响人才成长、培养和使用的症结,制定符合发展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方法,坚定走人才强报、人才强社之路。

2.优化原有人才结构。把引进新鲜“血液”与内部“挖潜”统筹推进,更好地“盘活”采编团队,建立健全适应全媒体时代的人才梯队,尤其要重视专家学者型采编人才、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多媒体融合型技术人才、高层次职业经理人等选拔与培训,全力打造全媒体人才高地。

3.改革考核分配制度。坚持考核分配向深入基层、采编精细、鲜活生动、大胆创新、传播效果好的作品倾斜,鼓励纸媒记者主动增强“四力”,践行群众路线,奔赴新闻现场,掌握来自基层和一线的鲜活素材,结合全媒体传播特点,创作出更多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精品力作。

猜你喜欢
四力纸质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四川省图书馆发布2019年阅读报告
以“四力”赋能报道 把新闻提“鲜”变“活”
布达拉宫纸质文物修复——以佛经公文为例
用好“四力”法宝 “走”深新闻一线
增强“四力”靠什么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医改警惕“四力较劲”